第一章:这届差生不好带,重生第一天就炸了考场粉笔灰在阳光里浮游,像一场微型雪崩。
李心语站在讲台前,手握粉笔,指尖微微发颤。黑板上那道应用题像一头龇牙咧嘴的野兽,
正盯着她笑。全班四十双眼睛死死钉在她背上,呼吸都压低了,
仿佛怕惊扰了即将发生的丑闻。“她肯定不会。”“三分钟内要是能动笔,我把试卷吃了。
”“李心语,你是不是连题都看不懂啊?”赵思哲靠在椅背上,嘴角咧到耳根。
他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袖口磨出了毛边,但眼神里全是轻蔑。他是年级前十,
数学竞赛常客,而李心语——是全年级唯一一个连续三年月考数学没上过30分的人。
可现在,她的试卷上写着:98分。不是满分,但比第二名少了整整12分。
数学老师王淑芬拿着那张卷子来回翻了五遍,红笔批改的痕迹清晰可见,没有任何涂改,
答题步骤完整,甚至连最后那道压轴题都解出了标准答案。“不可能。”她低声说,
声音却刚好能让前排听见。“李心语平时上课都在睡觉,作业从不交,
上个月还因为旷课被德育处记过。她怎么可能考98?”“抄的。”有人小声说。
“绝对是抄的。”“王晓丽坐她前面,说不定传纸条了。”话音刚落,
一道清脆的女声响起:“我觉得,心语不可能抄。”全班一静。说话的是王晓丽,
李心语的堂姐,年级第一,学生会主席,保送北大的热门人选。她穿着熨帖的白衬衫,
马尾高高扎起,笑容温婉得像春天的风。“我最了解我堂妹了,她虽然成绩不好,
但从不作弊。”她语气诚恳,“不过……既然大家有疑虑,
不如让老师现场出一道同类型的题,让她当场做一遍?这样也能还她清白。
”教室里瞬间炸开。“好主意!”“对啊,现场做,看她是不是真会!”“要是做不出来,
就当众道歉!”李心语站在讲台边,手指攥紧粉笔,指节发白。
她知道王晓丽在玩什么把戏——捧杀。先替她说话,显得大度,再提出“自证清白”,
把她架在火上烤。如果她做不出来,
就是坐实抄袭;如果她做出来了……那也是“运气好碰上了原题”。可她没得选。“好。
”她抬头,声音不大,却清晰,“但我有个条件。”全班安静。“如果我做出来了,
你们——”她目光扫过赵思哲、王淑芬、王晓丽,最后停在那些起哄的同学脸上,
“每一个说我抄的人,都要当众道歉。污蔑,是要付出代价的。
”赵思哲嗤笑一声:“你要是能做出来,我喊你爹。”“你说的。”李心语盯着他,“不喊,
是孙子。”王淑芬皱眉:“赵思哲!注意言辞!”“老师,”李心语平静道,“他说的,
您也听见了。那就请他现场兑现承诺。”空气凝固。王淑芬脸色变了变,
最终挥了挥手:“行了,别闹了。我来出题。”她转身,粉笔在黑板上快速书写。
一道应用题缓缓成型:某工厂生产A、B两种产品,每日总工时不超过8小时,
A产品每件耗时0.5小时,利润60元;B产品每件耗时0.4小时,利润50元。
若每日至少生产A产品5件,B产品不少于3件,问如何安排生产可使利润最大?题干结束,
全班倒吸一口冷气。这是典型的线性规划题,高二下才学的内容,月考卷上只是简单涉及,
而这道题——是竞赛难度。“这题,”王淑芬转身,推了推眼镜,“和试卷最后一题同源,
但更复杂。你们谁能在十分钟内解出来?”没人举手。赵思哲脸色微变,
他昨晚刚刷过类似题,但也没把握十分钟内解完。李心语却笑了。她记得这道题。
不是因为做过。是因为——上辈子,她抄过这道题的标准答案,抄了整整三遍。
那时她被数学老师罚抄错题集,抄到凌晨两点,边抄边哭。而如今,
那些公式、图像、约束条件,像老朋友一样自动浮现在她脑海。她拿起粉笔,走向黑板。
脚步很稳。全班屏息。
约束条件:0.5x + 0.4y ≤ 8x ≥ 5y ≥ 3x, y ∈ N接着,
她画出坐标系,标出可行域。赵思哲瞪大眼:“她……她真的在画图?
”“她怎么知道要画图?这题不是可以直接列方程吗?”“但那样会漏解!
”李心语笔尖不停,
迅速标出交点:(5,3)、(5,8.75)、(8,5)、(16,0),
然后代入目标函数计算利润。最终,
,5)“最大利润为:60×8 + 50×5 = 480 + 250 = 730元。
”她放下粉笔,转身。全班死寂。王淑芬盯着黑板,嘴唇微抖。这解法,比标准答案还简洁。
“这……这不可能……”她喃喃,“她怎么可能……”赵思哲猛地站起来:“你抄的!
这题我昨天刚做过,你肯定是偷看了答案!”李心语冷笑:“那你倒是说说,我从哪儿偷看?
考试时你坐我后面,你看见我偷看了?”“你……你……”“还是说,”她逼近一步,
“你根本就做不出来,所以觉得别人也做不出来?”赵思哲脸色铁青。“现在,
”李心语环视全班,“谁说我抄的,站出来。”没人动。“那——”她目光落在赵思哲脸上,
“不喊爹的是孙子。”赵思哲嘴唇哆嗦,猛地一拍桌子:“你!”“我什么?”她挑眉,
“你说的,当全班的面。”王淑芬急忙打圆场:“好了好了,都坐下!李心语同学表现优异,
值得表扬!但这话……太不文明了!”“文明?”李心语笑出声,“你们骂我抄的时候,
怎么不说文明?”她拿起自己的试卷,走回座位,坐下时,
听见后排传来一声低语:“她……真的变了。”她没回头,只是把试卷轻轻摊开,
98分的红色数字在阳光下刺眼。而她心里清楚——这才刚刚开始。---那天晚上,
李心语坐在书桌前,台灯的光晕像一圈小小的 halo。她翻开数学书,
第一页上画着一只歪歪扭扭的乌龟,旁边写着“王八王八王八”。
那是她上辈子无聊时的涂鸦。可现在,她看着书上的“函数单调性”定义,竟然一眼就懂。
不是死记硬背。是理解。她试着做了一道课后习题,五分钟解完,答案正确。
她又翻到三角函数,曾经让她头疼的诱导公式,现在像儿歌一样在脑子里循环播放。
“sin(π - α) = sinα……”她轻声念出,嘴角扬起。这不是巧合。
这是重生的馈赠。上辈子,她是全年级最烂的差生,考试20分,上课睡觉,放学泡网吧。
父母失望,老师放弃,亲戚嘲讽。堂姐王晓丽每次见她,都要“语重心长”地说:“心语啊,
你得努力,别给家里丢脸。”可她知道,王晓丽是在享受她的失败。因为她是“完美女儿”,
而李心语,是那个用来衬托她的“废物亲戚”。高考那天,她考了298分。填志愿时,
她看着表格发呆。而王晓丽,考了687,去了北大。五年后,她在一家奶茶店打工,
月薪三千五,租住在城中村。某天下班路上,一辆失控的货车冲上人行道——她死了。
再睁眼,是高二开学第一天。月考刚结束,成绩单还没发。她重生了。而这一次,
她决定——让所有人,都为曾经的轻蔑,付出代价。她合上书,打开手机,
搜索:“高二数学竞赛题库”。凌晨两点,她还在刷题。台灯的光映在她脸上,
眼神亮得吓人。---第二天早晨,闹钟没响。她被母亲拍醒:“心语!七点二十了!
”她猛地坐起,抓起书包就往外冲。面包咬了一半,校服扣子系错位,头发乱得像鸡窝。
冲进教室时,正好七点四十五。“李心语!”王淑芬站在讲台前,脸色铁青,“又迟到!
昨晚又去网吧了吧?”全班哄笑。“哎哟,昨天不是考了98吗?怎么还这么颓?
”“估计是熬夜打游戏。”李心语喘着气,额头冒汗:“老师,我昨晚在看书,
起晚了……”“看书?”王淑芬冷笑,“你这种学生,也配说看书?
别以为考了98分就真变好了。后边站着去!”李心语僵在原地。她想解释,可没人信。
差生的辩解,永远是借口。她默默走到后排,靠墙站着。整节课,她都在走神。
直到王淑芬发下物理试卷。“王晓丽,148分。”“胡军,142分。”“……李心语,
87分。”全班再次哗然。物理是她的弱科,上辈子月考只考了23分。这次87,
虽然不如数学惊艳,但足以让所有人怀疑人生。“她……又抄了?”“物理也抄?
她抄得过来吗?”“说不定提前背了答案。”王淑芬拿着试卷走过来,眼神复杂:“李心语,
你解释一下。”李心语从后排走来,接过试卷,平静道:“我没抄。我只是……开始学了。
”“开始学?”王淑芬盯着她,“你以前上课睡觉,作业不交,现在突然就学会了?
”“人是可以改变的。”她说,“您教了我们一年,难道不希望看到学生进步?
”王淑芬语塞。就在这时,教室后门传来一声轻笑。“心语,真巧啊。”李心语回头。
是王晓丽。她穿着整洁的校服,手里拎着保温杯,笑容甜美:“昨天听说你考得不错,
恭喜啊。”李心语没理她,低头翻书。王晓丽却走近,语气关切:“你以前成绩不好,
突然进步,大家有疑虑也正常。不过我相信你,毕竟是一家人嘛。
”李心语抬眼:“那你昨天在班里说让我现场做题,是为了帮我?”“当然。”王晓丽笑,
“我是为你好,让大家看到你的真实水平。”“哦。”李心语合上书,“那你现在满意了?
”“我只是希望你别骄傲。”王晓丽轻拍她肩膀,“毕竟,一次考试说明不了什么。
真正的学霸,是稳定发挥。”李心语盯着她:“那你上次物理竞赛,为什么少写了单位,
被扣了两分?”王晓丽笑容一僵。全班安静。那场竞赛,只有前二十名知道细节。
李心语怎么会知道?“你……”王晓丽强笑,“你听谁说的?”“我说了,”李心语站起身,
直视她,“人是可以改变的。”王晓丽脸色变了。
她突然意识到——这个她一直踩在脚下的堂妹,可能真的……不一样了。---放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