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明一下,84章之前,也就是女主称帝之前的那一部分内容还在完善中,人物设计不是很饱满,情节有些不连贯,后续写作也需要在前面章节埋伏笔。
并非是纯言情小说,标签打错了,有感情线,但是很少,起码要到170章之后了。
雷雨夜。
消毒水的味道还没散尽。
剧烈的撞击感仿佛仍在骨髓里震荡。
痛!好痛!刘雨最后的记忆,是失控的卡车冲破护栏时,一道刺目的白光。
再次睁开眼,却不是医院的惨白天花板。
雕花描金的拔步床顶悬着流苏帐幔,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身下是柔软的锦被。
一个穿着青色宫装、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正端着瓷碗,见她睁眼立刻惊喜地喊:“郡主醒了!
快传太医!”
郡主?
太医?
我在做梦吗?刘雨脑中一片混乱,挣扎着想坐起,却发现西肢软得像棉花,喉咙干哑得发不出声音。
更诡异的是,这双手脚小巧玲珑,分明是孩童的尺寸。
“瑶儿醒了?”
一个男声传来,紧接着床帘被轻轻掀开。
走进来的男子身着明黄色常服,面容威严却带着关切,身后跟着几个同样古装打扮的人,眼神里都透着真切的担忧。
“祖父……”一个软糯的声音不受控制地从她嘴里溢出,带着孩童特有的稚气。
刘雨浑身一僵。
这不是她的声音,更不是她的记忆!
可当她看到那男子鬓边的银丝和眼角的纹路时,心中竟莫名涌起亲切感,脱口而出的称呼自然得仿佛练习了千百遍。
混乱中,零碎的记忆碎片涌入脑海:她是当今大兴朝皇孙女刘瑶,今年七岁,父亲是当朝太子刘栩,眼前这位是大兴朝开国皇帝,她的祖父刘正德。
三天前,她在御花园假山旁摔了一跤,昏迷至今。
而“刘雨”,那个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秦汉风云、明清兴衰的历史老师,己经在一场车祸中死了。
我魂穿了?穿到了这个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兴朝”,成了一个七岁的皇孙女?“感觉如何?
还疼不疼?”
刘正德伸手探了探她的额头,掌心的温度带着帝王不常有的温情。
刘雨,不,现在是刘瑶了。
她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学着记忆中孩童的模样眨了眨眼,怯生生地摇头:“不疼了,谢皇祖父关心。”
很好,身体的原主叫刘瑶,爷爷是皇帝,奶奶是皇后,老爸是太子。
她快速梳理着信息,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作为历史系高材生,她对古代宫廷的生存法则并不陌生,尤其是在这个皇权高度集中的开国初期,一步踏错就是万劫不复。
“醒了就好,”说这话的是太子刘栩,他走上前,面色有些苍白,咳嗽了两声才道,“以后玩闹要当心,可别再让祖父和父亲担心了。”
“大哥呢?”
刘瑶记得记忆里还有个很疼爱原主的哥哥,是未来的储君太孙刘钊。
“钊儿在书房温书,知道你醒了,一会儿就来看你。”
刘正德的语气柔和了几分,显然对那个太孙十分满意。
刘瑶乖巧地点头,目光却不动声色地扫过在场的人。
威严的祖父刘正德,仁厚但体弱的父亲刘栩,侍立一旁低眉顺眼的宫女太监……还有记忆中那个从未露面、却被反复提及的太子妃高氏,以及她背后手握兵权的高家。
这是一个与明朝初期惊人相似的权力结构:强势的开国皇帝,仁弱的太子,受宠的皇太孙,还有联姻上位、掌控军权的勋贵外戚。
历史的剧本似乎在这里重演,但她的到来,会不会改变什么?
刘瑶垂下眼睑,掩去眸中的清明。
当务之急,是扮演好一个七岁孩童,在这座金碧辉煌的牢笼里活下去,然后……看清脚下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