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功高盖主与暗流涌动“陈总,您就放心吧,扩容方案和价格优惠我已经申请好了,
保证比其他家性价比高出一大截。”苏晴对着手机轻笑,语气亲昵又专业,
“下周我亲自带技术过去调试,顺便给您带两盒上好的明前龙井,知道您好这口。
”电话那头,宏远集团的采购总监陈明达开怀大笑:“小苏啊,我就爱跟你打交道!
做事爽快,还总记得我这点小爱好。行,就按你说的办,合同走电子签吧!
”挂断电话不过三秒,
苏晴的电脑提示音响起——宏远集团五百万元的服务器扩容订单正式生效。
这已经是本季度来自宏远集团的第三笔大单。销售部开放式办公区内,
几道羡慕又嫉妒的目光投来。苏晴习以为常地抿了口咖啡,指尖在键盘上轻快敲击,
将项目信息录入系统。“晴姐,又是宏远?”邻桌的赵媛探头过来,压低声音,
“你这个月业绩又稳坐第一了,甩开第二名都快一倍了!”苏晴微微一笑,未置可否。
她目光扫过办公桌隔板上贴着的便签,
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个核心客户的喜好、生日、家人信息——陈总爱喝茶,
李总的女儿下个月高考,王董的夫人喜欢某位小众艺术家的画作...这些细节,
才是她常年稳坐销售冠军宝座的真正秘诀。“苏晴,李总让你去他办公室一趟。
”部门助理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同情。销售总经理办公室内,
李伟正对着电脑屏幕上的业绩报表,面色晦暗不明。苏晴的业绩柱状图一骑绝尘,
将他重点培养的几个亲信远远甩在后面。“李总,您找我?”苏晴敲门进来,姿态从容。
李伟瞬间换上热情笑脸:“小苏啊,快坐!又是宏远的大单吧?真是给我们部门长脸啊!
”苏晴心中警铃微作——每次李伟笑得特别热情时,总没好事。“都是李总领导有方,
加上公司平台支持。”苏晴公式化地回应。“哎,说到平台,”李伟身体前倾,
双手交叉放在桌上,“最近公司强调要团队协作,资源共享。我看你手上客户那么多,
尤其是宏远、鑫海这几家大客户,工作量太大了吧?”苏晴不动声色:“谢谢李总关心,
我还忙得过来。客户们都合作很久了,习惯了我的节奏。”“就是合作太久了才需要变化嘛!
”李伟声音提高一度,“我是这样考虑的,
让小王和小张帮你分担一下鑫海和信德的日常维护工作,你也好集中精力开拓新客户。
”苏晴心中冷笑。小王是李伟的表侄,小张是他一手提拔的亲信,能力平平,抢功一流。
这分明是要蚕食她的客户资源。“李总,恐怕不太合适。”苏晴语气温和但坚定,
“鑫海的刘总脾气您知道的,最讨厌换来换去。信德那边正在关键谈判期,
临时换人恐怕会影响项目进度。”李伟脸色沉了下来:“苏晴,你这是不相信同事的能力,
还是舍不得放权啊?”话音刚落,苏晴手机响起。她瞥了一眼,是鑫海刘总的私人号码。
“抱歉李总,鑫刘总的电话,可能是急事。”苏晴当着李伟的面接起电话,
语气瞬间变得轻快自然,“刘总您好!...是吗?公子考上北大了?恭喜恭喜!
...放心,我记得您说要送导师什么礼物,我帮您打听好了...”通话结束后,
苏晴看向脸色铁青的李伟:“您看,刘总儿子高考录取的事,我跟进半年了。这时候换人,
恐怕...”李伟强压怒火,摆摆手:“行了,这事以后再说。”苏晴走出办公室时,
清楚感受到背后那道冰冷的目光。她知道,这事没完。果然,下午部门周会上,
李伟阴阳怪气地强调:“个别同事业绩突出是好事,但要注重团队和谐,
不要搞个人英雄主义。公司平台才是成功的基石,离开平台,个人什么都不是!”散会后,
老同事张姐蹭到苏晴工位旁:“小心点,
我听说李总最近在收集‘客户资源过于集中’的材料,可能要向HR说事。
”苏晴感激地点头。她并不意外,李伟的嫉妒和焦虑早已显而易见。下班后,
苏晴约了宏远陈总推荐的朋友喝茶——一位自称“老王”的中年男子。茶馆包间里,
对方递来的名片上印着:星耀科技总裁,王瀚。“苏小姐,我就开门见山了。
”王瀚诚意满满,“我们星耀科技虽然规模不如迅达,但发展迅猛,急需您这样的人才。
薪资待遇可以在迅达基础上翻倍,销售副总裁职位,外加期权。”苏晴微微惊讶。
星耀是业内近年崛起的黑马,以创新产品闻名,正是迅达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
“王总厚爱了。我在迅达做得还算顺手,暂时没有跳槽打算。”王瀚也不强求,
留下话:“星耀的大门永远为您敞开。顺便说一句,李伟总经理的为人,业内多少有所耳闻。
若有一天您想换个环境,我随时恭候。”回家的路上,苏晴思绪纷杂。她确实对迅达有感情,
但从李伟近日的举动来看,山雨欲来风满楼。隔天一早,苏晴刚进办公室就感觉气氛不对。
李伟召集全体销售开会,宣布公司为“加强风险管理”,
要求所有销售员将客户联系人、跟进记录等详细信息录入公司新CRM系统,
并分享给直属上级。“这是为了方便管理层掌握项目进展,也是为了一旦有人离职,
工作能顺利交接。”李伟说话时,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苏晴。众人心知肚明,
这是针对谁的举措。苏晴面上平静,心中冷笑。真正的核心客户资源,
哪是几行冰冷的联系方式和项目状态就能概括的?
刘总只在周四下午有时间深谈业务;知道信德董事长的夫人最讨厌别人迟到...这些细节,
她从未记录在任何系统里。会后,苏晴故意当着李伟的面,认真地将客户信息录入系统。
李伟满意地点头,以为她终于服软。但他没看到的是,苏晴在退出系统前,
悄无声息地安装了一个小程序——一旦她的账号被禁用或权限变更,
所有她录入的客户联系信息将自动替换成李伟的私人手机号。“既然这么想要客户,
就让你接个够。”苏晴心中默想。几天后,行业慈善晚宴上,苏晴与宏远陈总相谈甚欢时,
李伟硬是***来,举着酒杯对陈总谄媚道:“陈总放心,贵公司的业务我们最重视,
无论谁负责,都一定会提供最优质的服务!”陈总礼貌举杯,
却在李伟转身后对苏晴低语:“这李总怎么回事?上次见面还把我名字叫错了。小苏啊,
咱们合作这么多年,我可只认你。”苏晴苦笑:“陈总,公司可能有人员调整,
以后说不定是小王来服务贵司。”陈总顿时皱眉:“开玩笑!那小伙子连基本参数都记不清!
要是换人,我们得重新评估合作了。”晚宴结束,苏晴叫了代驾。车窗外的城市霓虹闪烁,
她收到张姐发来的消息:“听说裁员名单下周就要定稿,李总报上去的名字里有你,小心!
”苏晴凝视着窗外,缓缓吐出一口气。她打开手机,找到那个标注为“星耀王总”的号码,
输入又删除,最终只发出一条信息: “王总,如有变动,再与您联系。
”该做的准备都已就绪。现在,只需等待那把迟早会落下的刀。而办公室内,
李伟正在精心润色提交给HR的裁员建议书,在苏晴的名字后面备注:“客户资源过于集中,
团队协作能力差,可能带走客户风险高...”他满意地保存文档,
浑然不知自己正亲手将公司和自己的职业生涯推向悬崖。
第二章:冷酷裁员与“善意”提醒周一清晨,迅达科技销售部的气氛压抑得能拧出水来。
裁员的风声已经传了整整一周,每个人脸上都写着不安。只有苏晴依旧淡定自若,
甚至比平时更仔细地打理了办公桌——她有一种直觉,今天就是尘埃落定的日子。九点整,
部门助理抱着一叠信封走进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叠薄薄的白纸上。
助理不敢看任何人的眼睛,低着头将信封逐一放在工位上。“接到信的同事,
请到小会议室...”助理的声音细若蚊蝇,几乎听不见。苏晴桌面上也落下一个信封。
她平静地拆开,白纸黑字写着“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理由冠冕堂皇:“因公司业务调整,
您的岗位不再设置...”邻桌的赵媛已经红了眼眶:“晴姐,怎么会是你?这太离谱了!
”几个平时受苏晴帮助的新人也围过来,纷纷表示不解和愤慨。反倒是几个李伟的亲信,
躲在工位后窃窃私语,难掩得意。张姐悄悄蹭过来,
压低声音:“我早说让你小心...李总这是铁了心要...”话没说完,
李伟的办公室门开了。他站在门口,面无表情:“接到通知的同事,请到会议室办理手续。
苏晴,你先来。”小会议室内,HR经理已经就座。李伟坐在主位,
面前摆着苏晴的离职文件。“苏晴,坐。”李伟的语气出奇地平静,“公司的情况你也知道,
业务调整,需要优化团队结构。你的补偿金按N+3计算,算是公司对你过去贡献的认可。
”苏晴没有看文件,而是直视李伟:“李总,直接说吧,为什么是我?
”李伟皱眉:“这是公司的整体考虑,不是针对个人。”“是因为我‘客户资源过于集中’?
还是‘可能带走客户风险高’?”苏晴轻轻吐出李伟在报告里写的措辞。李伟脸色微变,
显然没料到苏晴会知道得这么具体。HR经理尴尬地低头整理文件。“既然你知道了,
我也直说了。”李伟身体前倾,语气转冷,“苏晴,你确实很能干,但太个人主义了!
公司的客户资源应该属于团队,而不是绑在某个销售身上!你这样下去,对团队建设不利!
”苏晴几乎要笑出声:“李总,客户认的是我这个人,是因为我比任何人都了解他们的需求,
能提供最合适的解决方案。这不是个人主义,这是专业精神。”“离开迅达这个平台,
你什么都不是!”李伟终于撕破伪装,声音提高,“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苏晴深吸一口气,做最后努力:“李总,我手上的几个大客户,尤其是宏远集团,
签的都是年度框架协议,但后续的执行和服务非常依赖个人关系。如果我突然离开,
交接不当,恐怕...”李伟不耐烦地打断:“苏晴,别危言耸听!公司离了谁都能转!
客户认的是迅达的品牌和产品,不是你个人!”他粗暴地将笔推过来:“签字吧,
别耽误大家时间。”会议室陷入死寂。HR经理尴尬地咳嗽一声:“苏晴,
如果你对条件有异议...”“没有异议。”苏晴突然笑了,爽快地在文件上签下名字,
“我签。”李伟明显松了一口气,掩饰不住得意:“很好,识时务者为俊杰。
现在开始工作交接,今天下班前完成。”交接过程堪称滑稽。李伟亲自监督,
让他的侄儿小王接手苏晴的客户。小王对着客户名单两眼放光,
仿佛已经看到奖金在向他招手。“宏远陈总的喜好是...?”苏晴故意问。
小王一愣:“啊?喜好?”“比如他喜欢什么茶?什么时候不方便接电话?
他最看重供应商的哪点品质?”苏晴慢条斯理地问。小王支支吾吾答不上来。
李伟打断:“这些不重要!把联系方式和项目进度交接清楚就行!”苏晴点头,
打开CRM系统,将一个个客户联系人的名字、电话、邮箱逐一告知。小王认真记录,
如获至宝。但他不知道的是,每当苏晴说出一个电话号码,
她都在心里默默倒数——那些号码,很快就会变成给李伟的“惊喜”。下午四点,
所有手续办理完毕。苏晴清理完个人物品,只有一个不大的纸箱。临走前,
她最后看了眼销售部的业绩榜——她的名字依然高居榜首,后面的数字亮眼得刺目。
李伟也注意到了她的目光,嗤笑一声:“很快就会有新人取代你的位置。”苏晴转身,
意味深长地看着他:“希望李总别后悔今天的决定。”走出迅达科技大厦时,夕阳正好。
苏晴深吸一口自由的空气,拿出手机,拨通了一个电话。“王总,我是苏晴。
现在有空聊聊您之前的邀请吗?”电话那头的王瀚惊喜交加:“当然!随时恭候!
您这是...”“我刚刚离职。”苏晴微笑着说,“不过在此之前,
我想您应该对迅达即将动荡的客户关系感兴趣?”“当然!您在哪里?我马上派车接您!
”“不急。”苏晴看着手机屏幕上不断弹出的消息提示——都是来自客户们的询问和关心。
她先给宏远陈总回了条信息:“陈总放心,我一切安好。只是公司人事调整,
后续由小王为您服务。虽然他是个新人,但还请您多多关照。”这条信息发出去不到三分钟,
陈总的电话就直接打了过来:“小苏,什么情况?怎么说走就走?
那个小王上次来连产品型号都说不清楚!”苏晴语气轻松:“公司安排嘛。您多担待,
谁不是从新人过来的呢?
”陈总在那头哼了一声:“我这就让下面的人把正在谈的项目暂停一下,
等你们内部稳定了再说。”紧接着,
鑫海刘总、信德张董...几乎所有核心客户都打来电话表示震惊和不解。
苏晴一律温和回应,劝他们“给新人一个机会”,但字里行间都在暗示这不是她的本意。
效果立竿见影。一小时内,
客户们纷纷表示“需要时间重新评估合作”、“暂停当前谈判”、“等交接稳定后再推进”。
李伟焦头烂额,却还要强装镇定:“没问题!理解!小王很快就能上手!
”挂掉最后一个客户电话,苏晴心情愉悦地拦了辆出租车。车上,
她再次拨通王瀚的电话:“王总,关于星耀的offer,我想我们可以详细谈谈了。
不过在此之前,我有个小建议...”半小时后,
星耀科技官网悄然更新了一条动态:“热烈欢迎销售精英苏晴女士加盟!
”虽然没有明说她从何处来,但业内明眼人一看便知。几乎同时,
苏晴在朋友圈发了一张夕阳下的城市美景,配文:“新的开始,感谢所有关心我的朋友。
相信老东家会越来越好[爱心]”这条朋友圈下面,迅速挤满了点赞和评论。
最引人注目的是宏远陈总的留言:“小苏去哪都是最棒的!有空喝茶!
”然后是鑫海刘总:“恭喜!有机会合作!”信德张董:“明智的选择!
”一长串有头有脸的客户大佬的祝福,活像一场行业盛会。苏晴微笑着看完评论,手指轻点,
给李伟发了最后一条短信:“李总,客户们的热情真是让人感动。
希望小王能应付得来:)”短信发出后,她顺手将李伟的号码拉黑。
出租车停在了一家高级咖啡馆前。玻璃窗内,王瀚已经起身相迎,脸上是掩不住的笑意。
苏晴拎着纸箱下车,夕阳将她的身影拉得很长。她知道,李伟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而她的新征程,已经拉开帷幕。第三章:客户流失与焦头烂额苏晴离职后的第一周,
迅达科技销售部表面风平浪静,暗地里却暗流涌动。
李伟在晨会上意气风发:“苏晴的离职证明了一个道理——公司离了谁都能转!
小王已经全面接手她的客户,我相信在他的努力下,业绩会更上一层楼!”台下,
小王昂首挺胸,仿佛已经跻身销售精英之列。只有几个老销售交换着担忧的眼神,
他们太了解客户关系的脆弱性。第一天相安无事。小王按照苏晴交接的名单,
逐一给客户发去了自我介绍邮件:“尊敬的客户您好,我是迅达科技新任客户经理王XX,
很荣幸为您服务...”邮件大多石沉大海,只有几个礼貌性的回复。小王不以为意,
向李伟汇报:“客户反应良好,过渡平稳。”李伟满意地点头:“看吧,
我就说客户认的是公司品牌!”第二天,小王开始电话跟进。
第一个就打给了宏远集团的陈总。“陈总您好,我是迅达的小王,
苏晴的继任者...”电话那头沉默片刻,然后陈总客气但疏远地说:“哦,小王啊。
我现在有个会,回头聊。”电话被挂断。小王不以为忤,继续打给下一个客户。
同样的情节不断重演。不是“在开会”,就是“正在忙”,再不然就是“稍后回复”。
一天下来,真正通上话的客户寥寥无几。李伟仍然乐观:“客户需要时间适应新人,正常。
”转折发生在第三天。宏远集团的项目经理突然来电,语气焦急:“王经理,
我们扩容项目的交付日期能提前吗?业务增长超预期,现有系统快撑不住了!”小王一愣,
慌忙翻找项目文件:“这个...我需要查一下生产排期...”“苏晴上周还说没问题!
”对方不满道,“怎么换个人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小王支支吾吾:“我刚接手,
给我点时间...”“算了算了,我等不了!”项目经理啪地挂断电话。一小时后,
李伟接到陈总直接打来的电话,语气冰冷:“李总,
你们新来的客户经理连基本项目进度都不清楚?这样我们很难放心合作啊!”李伟冷汗直冒,
连声道歉,保证立即处理。他冲进办公区,对着小王怒吼:“怎么回事!
宏远的项目你不是都接手了吗?”小王委屈道:“苏晴只交接了联系人方式,
没详细说每个项目的具体进度啊...”李伟这才意识到问题严重性。
他命令小王立即整理所有重点项目状态,
却发现许多关键信息根本不在系统里——那些都在苏晴的脑子里。第四天,真正的危机爆发。
鑫海集团的刘总直接致电李伟:“李总,我们下半年那个500万的项目,暂时停一停。
”李伟心里一沉:“刘总,是有什么不满意吗?我们可以谈!
”刘总呵呵一笑:“没什么不满意,就是觉得需要重新评估一下。苏晴走了,
你们那边的服务水准好像不太稳定啊。”几乎是同时,信德集团也发来正式邮件,
表示“鉴于贵司人员变动较大”,决定暂停正在洽谈的两个项目,“待团队稳定后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