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九爷坐在 “聚义堂” 的二楼雅间,指尖夹着一支未点燃的烟,目光落在桌上那枚巴掌大的青铜鱼上。
这青铜鱼是三天前一个叫狗剩的土夫子送来的,说是在城外乱葬岗挖出来的,上面刻着奇怪的花纹。
陈九爷见多识广,一眼就认出这是南汉时期的物件 —— 那鱼眼处镶嵌的红宝石,还有鳞片间隐约可见的 “崇” 字,都指向了一个传说中的人物:南汉异姓王赵崇。
“九爷,这玩意儿真能找到赵崇的墓?”
王胖子搓着手,满脸兴奋,他刚从云南回来,一身的风尘还没来得及洗去,“据说那老小子当年搜刮了半座岭南的财宝,要是能找到,咱们可就发大财了!”
陈九爷没说话,只是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着青铜鱼的纹路。
鱼腹两侧刻着密密麻麻的古篆,他辨认了许久,才勉强读出几句:“南海之滨,赤礁为标,血玉为引,方得入陵。”
“赤礁?
长沙附近哪来的赤礁?”
苏晚晴皱着眉头,她是团队里的考古顾问,戴着一副金丝眼镜,显得文质彬彬,“南汉的疆域主要在岭南,赵崇的墓怎么会在长沙?”
陈九爷放下放大镜,终于点燃了那支烟,烟雾缭绕中,他的眼神变得深邃:“赵崇当年在南汉内乱中失势,相传他带着财宝潜逃,辗转来到长沙。
这青铜鱼应该是他的贴身信物,用来标记墓址的。
至于赤礁,或许不是真的礁石,而是某种地貌特征。”
正说着,雅间的门被推开,一个穿着蓑衣的汉子走了进来,雨水顺着蓑衣滴落,在地上积成一小滩水洼。
“九爷,打听清楚了,城外三十里的黑风口,有一处红色的山崖,当地人都叫它赤礁岭。”
汉子是陈九爷的线人,名叫老鬼,常年在长沙周边活动,消息灵通得很。
王胖子一拍桌子:“得嘞!
那咱们明天就出发,早点找到墓门,也好早点分赃!”
陈九爷瞪了他一眼:“急什么?
赵崇是出了名的多疑,他的墓里肯定机关密布,咱们得好好准备准备。
晚晴,你去查一下南汉的丧葬习俗,特别是关于防盗机关的记载;胖子,你去备足干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