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奇葩队友大搜罗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所以,除了我们俩,就差把城市所有能敲能弹的都找来了吗?”

陈颖坐在废旧工厂的变电箱顶上,交叉着腿,冲林牧抛下一句半是调侃。

铁门外头,一道身影晃晃悠悠地靠近。

破旧帆布包乱七八糟地挂在背上,比他本人还显眼。

林牧抬头,赵冬茶像一股没来由的风首接拱进了空间,“哎呦,这地儿比我高中琴房还潮!

你们组乐队,考虑过我的鼓吗?

有点名气的鼓,就怕潮气啊。”

陈颖瞥了他一眼:“怕潮气怕成这样,你要不要改叫赵干茶?”

赵冬茶眨眨眼,装腔作势地摸了摸鼓棒:“哈哈,哥是什么人?

干湿两用型!

我妈说我弹鼓的时候多像给家里洗碗。”

林牧忍不住笑出声,牛仔外套下的肩膀微微抖动。

气氛却被门口的脚步声轻轻挡住。

一双笔首的牛仔裤踩进工厂那片斑驳的水泥地,孟星然像一块冷色调的砖,完完整整地嵌进乐队成色里。

没人敢率先开口。

孟星然淡淡地环视西周,好像这是家族会议而不是组乐队。

冷静到近乎挑剔的目光,让废墟里的每块破铁皮都被审视了一遍。

林牧终于站起来:“孟星然,对吧?

说好今天试一下,我们先聊会吧。”

孟星然点头,侧身把吉他包放在脚边。

陈颖自来熟,摆了个夸张表情:“哎呦外归派!

等你露两手,可别和我们本地土特产抢饭碗哦。”

赵冬茶插嘴:“你要是有海外***的鼓谱,记得发个副本给我。

我怕我家小猪抢鼓皮。”

气氛诡异地松快又紧绷。

林牧侧头看了看每个人,心里感到一种莫名的平衡——其实也没有那么完美,但像混音器里的混音,不同杂音凑在一起就是最真实的底色。

“既然都来了,不如先演奏一段。

我编了小样,大家一起试试各自的风格。”

林牧打破僵局。

三人默契地进入状态。

孟星然打开吉他箱,动作敏捷且有些刻意。

陈颖站到临时话筒前,赵冬茶则把背包放在鼓边,用手指试了试鼓面。

林牧调整音响,开始播放他编的小样。

鼓点炸开,吉他滑入旋律,陈颖开嗓,声音像热咖啡把冷空气搅拌开。

可是,还没唱完两句,节奏突然乱了套。

赵冬茶一连串敲击太热情,节奏冲到了前头,陈颖脆脆的嗓音瞬间被“高能乱入”盖过。

孟星然立马皱眉:“你的鼓点太跳脱了,难以跟进。”

赵冬茶吹口哨:“这叫自由流派!

你海外见过没?

不拘一格。”

陈颖努力憋住笑,闷了一句:“你别跳太远,小心鼓皮真的跳开。”

林牧举手示意停下,故意咳了一声:“行了,先磨合——我们不是比赛,是组队,大哥们。”

孟星然低头调着自己吉他,旁若无人的样子,沉默地用拨片弹了几下,仿佛只有自己能听懂的音准。

“要不我们先选个最简单的曲子?

熟悉彼此风格。”

林牧看着孟星然。

孟星然抬眼,点头,略带倨傲:“你们有什么拿手的?”

陈颖扬眉,“平山小调!

林牧最擅长的那个。”

赵冬茶“哒哒”地拍鼓,一脸欢迎,“来吧,我保证只用一只手敲。”

新一轮合奏开始,粗糙却真诚。

林牧默默观察着,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语汇述说着梦想:陈颖的嗓音坚韧、有爆发力,赵冬茶的鼓点活泼外放,但偶尔闹腾过头,孟星然的吉他却精准得像激光——每一个***都带着不想妥协的锋芒。

演奏结束后,陈颖喘了口气,“这样还蛮好玩,虽然有点跑偏。”

赵冬茶立刻附和,“我们的风格叫‘混沌青春’!

比啥流派都时髦。”

孟星然终于笑出声,不过只是一小下,像被风带起的碎音:“你们挺有意思,但缺点明显,节奏很不统一。”

林牧没急着判决,反而认真点头:“那正好,下次你带一首你最擅长的曲目过来,大家一起摸摸看。”

赵冬茶大手一挥,“好家伙,这就是开放式混编,国际接轨。”

气氛终于松下来——不再是剑拔弩张,却也没有融成一锅粥。

陈颖挥了挥手,让大家靠近点:“既然今天凑一起,大家介绍一下呗?”

赵冬茶首当其冲,一本正经道:“赵冬茶,民间鼓友圈头号笑话制造机,乐队开心果,三秒落泪五秒暴走,主要负责调戏吉他手和提醒主唱喝水。”

陈颖接道:“陈颖,主唱。

五岁学唱,十岁唱到爸妈吵架——现在努力不让舞台吵架。”

孟星然略带迟疑:“孟星然,吉他手。

刚回国,之前玩爵士、拉丁,习惯独奏。”

林牧挑眉:“林牧,音乐制作。

专长是把奇奇怪怪的想法变成歌。”

赵冬茶突然笑起来,“哥的专长是把别人奇奇怪怪的想法弹崩坏!”

几个人笑成一团,工厂的铁皮墙像被集体涂彩。

林牧悄悄望了眼陈颖,她正笑着打量新队友,眼中闪着熟悉的期待。

他心里默念,也许这个队伍,真的能出奇迹。

窗外的广场上传来一阵遥远的音乐。

有小孩在旋转,有老人在舞步里寻找年轻时的节奏。

那声音仿佛弥合了队伍间的间隙,也让乐队的未来最初有了注脚。

孟星然收拾吉他,转身准备离开,背影仍有几分冲淡的自持。

林牧跟了两步,“下次可以试试改编你那首爵士。”

语气里难掩期待。

孟星然停下脚,点头,嘴角终于浮现一丝轻微的笑意。

赵冬茶则把鼓敲成了“滴答”,像官方结束仪式,“新世界第一团,今晚集结成功!”

陈颖扯了扯林牧的袖子:“你觉得我们能撑多久?”

林牧看着几个各怀鬼胎又各自闪光的队友,把鼓棒递回赵冬茶,低声回应:“没准可以撑到世界比赛的决赛。”

几个人一步步走向工厂门口,夜风吹拂,人人带着自己的躁动和疑问走入城市深处。

倔强的梦想和不完美的磨合,在灯光和广场音乐里继续回响、发酵。

而属于音浪青春的队伍,才刚刚开始在城市的故事里铺展开他们难以复制的乐曲。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