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国家之弊端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啊,身体真不舒服啊!

这太子让你当的如此窝囊,你爹说什么就是什么,他还真是你爹啊!

活生生的将自己累死了。”

朱华坐在床上,刚刚将记忆融合完的他,伸了一下腰,本是集团最年轻的总裁,在庆功酒上喝多了,没想到一觉醒来竟然穿越到了明朝。

那花花世界还没来得及好好享受,好在穿越到了刚刚病死的太子朱标身上。

朱华心中暗暗思忖,看来咱老朱家的兴衰得靠自己来拯救了,管理一个国家可比管理一个公司有意思得多。

“标儿!

标儿!

为什么你也要离咱而去啊,我的标儿。”

房间外,传来一阵悲痛欲绝的呼喊声,朱标听到这熟悉的声音便知道是那大名鼎鼎的朱元璋来了。

只见朱元璋泪流满面,脚步匆匆地走进房间。

当他看到正安然坐在床上的朱标时,瞬间呆立在房门口。

凝视着活生生的儿子,朱元璋深吸一口气,瞬间止住眼泪,用衣袖擦拭了一下眼睛,而后挥手示意跟在身后的太监退下,愤怒地说道:“标……标儿,你这样吓你爹,是嫌你爹活的太长了吗?

想把你爹吓死好自己当皇帝吗?”

朱标望着刚刚还悲痛万分,此刻又恢复严肃模样的朱元璋,神色平静地回应道:“老爹!

我刚刚视察完陕西回来你就要我连夜批完这些奏折,您是嫌我活的太长了吗?”

朱元璋自顾自地走到凳子旁坐下,听闻朱标的话,猛地一掌拍在桌子上,大声斥责道:“天下乃咱朱家之天下,你身为太子,怎能如此懈怠?

天下百姓又该如何?

还装死来吓你老子,老子今日非得好好教训你不可。”

朱标往床上一躺,记忆里朱元璋可是没打过本身,不在乎地说道:“老爹!

从小到大你就没打过我,别吓唬儿子了。”

朱元璋这才察觉到,朱标一首称呼自己为“老爹”,而非平日里的“父皇”。

看来此次陕西之行,太子必定遭遇了非同寻常之事。

然而,锦衣卫传来的消息,仅提及太子身体较为虚弱,并未报告发生什么重大变故。

自从当上皇帝以后这小子从没叫过自己老爹,看着朱标现在完全不像之前仁慈宽厚的模样,朱元璋满心疑惑,走到床边问道:“标儿!

此番视察陕西,可是遇到了什么难题?”

朱标侧着躺在床上:“爹!

你我父子累死累活的处理朝政,可是儿子这次去视察发现老百姓还是一样的苦,只是比打仗好了一点罢了,您说这是为什么?”

朱元璋微微一愣,着实没想到朱标会突然抛出这样一个问题。

难道是目睹天下百姓的艰难处境,致使他自信心受挫?

朱元璋轻声安慰道:“天下之事,从古至今皆是如此。

你爹我本就出身穷苦百姓,又怎会不知其中艰辛?

正因如此,我们父子才需更加勤勉,力求让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啊!”

朱标继续问道:“唐宗汉武,哪一个不比我们勤于政务?

可是这天下百姓还不是一样?”

朱元璋不禁有些气愤,自己的儿子往日里勤奋有加,常常在自己睡后仍在批阅奏折,如今怎会变得如此消极,毫无斗志?

他微微怒道:“标儿!

你如今这副模样,让老子如何放心将大明江山交付于你?”

朱标听出朱元璋语气中的愤怒,知道他是真的动怒了说道:“老爹!

您说我大明现在所做的一切和以前的王朝有什么区别吗?

您没发现大明现在所做的一切和前之王朝一样吗?

唐宗汉武又如何还不是亡了?”

朱元璋眉头紧皱,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你是想说,若我们依旧理沿袭旧制治国家,大明的未来,亦会如同前朝一般,终有亡国之日?”

朱标心中暗叹,不愧是朱元璋,自己仅仅开了个头,他便能立刻领会到更深层次的含义,回应道:“正是如此!

所以儿子想到此处便气血汹涌晕到过去,不知道是哪个死太监居然说我死了。”

朱元璋听了朱标的话心中五味杂陈。

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对大明的未来竟有如此深远的忧虑,这才是自己的好儿子,一想到大明或许会重蹈前朝覆辙,最终走向亡国,他的内心也满是痛苦与无奈。

自己兢兢业业就想把一个完美无缺的国家交给子孙后代,按朱标这么一说自己做的根本不能够啊!

可是如何才能让大明传世于永久呢?

朱元璋想了半天回顾了前之王朝不可谓没有圣明之君,哪怕秦多少代英明君主也在二世而亡。

朱元璋无奈地叹了口气,缓缓说道:“标儿!

事在人为,你我父子在世一日,便为百姓谋一天好日子便是了。”

朱标听闻此言,意识到朱元璋这位出身穷苦的帝王,终究还是被封建思想深深束缚。

他接着说道:“老爹!

既然从古至今的王朝命运大多相似,那便是像者死,学者也是死,为什么我们大明不改变呢?

为什么要学前之王朝?”

朱元璋一听,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双眼紧紧盯着朱标,急切地说道:“对啊!

标儿,我的好儿子,我们确实可以做出改变啊!

标儿,继续说下去,说说你的想法。”

朱标一脸坦然地说道:“我说完了啊!”

朱元璋一愣,满脸诧异:“说完了?

你不是说大明需要改变吗?

那接下来的打算呢?”

朱标从容地说道:“可是需要改变的事情太多了,首先我们就要跳出旧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看朱元璋没有说话朱标继续说道:“我们都是按沿袭旧制治理,为什么不能想想有没有别的办法处理?

不是有众多大臣吗?

养着他们是白拿俸禄的吗?

让他们想啊,遇到问题就让户、礼、兵、工几个部门所有的人一个人想一个办法,人多力量大,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咱们就负责做决定就行,逼他们一定要用新的方式处理。

我己经想好了怎么做了,明日朝会再议吧。”

朱元璋眼前顿时一亮:“对啊!

这些文官武将何其多,让所有人一起想一个最好的办法出来就是了,你我父子做决定便好。

标儿你今日就好好想想如何做,明日在朝会上一定要出一个章程。”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