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初见,像夏末的风

>>> 戳我直接看全本<<<<
2015年8月,江城的热浪还没褪去,“筑境”设计事务所的玻璃门被推开时,带进一阵带着栀子花香气的风。

江乐晗抱着一摞植物标本冲进会议室,象牙白的真丝衬衫领口系着个松垮的蝴蝶结,下面是条浅卡其色的A字裙,裙摆被风掀起时,露出纤细白皙的小腿。

她生得极美,眉峰柔和,眼尾微微上挑,笑起来时眼下会漾出两个浅浅的梨涡,此刻虽没笑,那双杏眼却像含着水光,亮得惊人。

乌黑的长发松松地挽在脑后,几缕碎发垂在颊边,衬得脖颈愈发纤长。

怀里的文件夹突然滑下来,“哗啦”一声散了一地。

她手忙脚乱地去捡,头顶忽然投下一片阴影,一双骨节分明的手先她一步拾起了最底下的那张——那是她画的“老社区景观改造草图”,角落里用铅笔描了只蜷缩的猫。

“江乐晗?”

声音低沉,像冰过的矿泉水,带着点凉意。

她抬头,撞进一双很深的眼睛里。

男人穿着简单的白衬衫,领口系得一丝不苟,袖口挽到小臂,露出的手腕线条干净利落,戴着一块黑色手表,表盘边缘有细微的划痕。

他很高,肩背挺括,鼻梁高挺,唇线偏薄,组合在一起有种清冷的疏离感。

只是此刻,他看着她的眼神里,藏着一丝极快的愣神,像被什么轻轻撞了下,快得让她以为是错觉。

江乐晗的脸瞬间红了。

她是今天刚入职的新人,这是她第一次参与项目会议,没想到刚进门就被“抓了包”。

眼前的男人她认得——叶知秋,事务所最年轻的合伙人,业内出了名的“细节控”,据说能在一百张图纸里一眼找出毫米级的误差。

“对、对不起,叶老师,我还没来得及修改……”她结结巴巴地说,手指紧张地绞着帆布包的带子。

那包是低调的皮质款,边角却绣着精致的暗纹,里面露出半截绿萝,是她从家里花园剪来的,说“办公室太冷清,添点生气”。

叶知秋没接她的话,把草图递还给她,转身走向会议桌主位。

他走路的姿势很稳,背影挺首,像他设计的建筑一样,带着种不容置疑的严谨。

“坐吧,”他拉开椅子,“项目启动会,正好听听你的景观方案。”

江乐晗赶紧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心里却悄悄犯嘀咕:他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她不知道的是,早上人事把新员工资料送到叶知秋办公室时,他扫过简历照片,看到那个对着镜头笑出两个梨涡的姑娘,名字栏里“江乐晗”三个字,被他无意识地记了下来。

她偷偷打量他。

他正在翻看项目资料,侧脸的线条很利落,下颌线绷得很紧,像是对一切都提不起兴趣,却又在翻到社区平面图时,指尖在某个老旧的凉亭位置停顿了两秒。

阳光透过百叶窗落在他脸上,勾勒出清晰的眉骨轮廓,睫毛很长,垂下去时在眼睑投下一小片阴影。

“老社区的核心问题是‘老龄化’,”他忽然开口,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江乐晗身上,“景观不仅要好看,更要实用。

比如,你画的这只猫——”他顿了顿,语气听不出喜怒,“流浪动物的投喂点,需要避开居民的窗台。”

江乐晗的心猛地一跳。

她画那只猫只是因为昨天去调研时,看到有位老奶奶在凉亭下喂猫,觉得很暖,没想到他连这个细节都注意到了。

她赶紧拿出笔记本,那本子封面是细腻的皮质,上面烫着小小的花体字母,笔尖在纸上划过:“我会调整投喂点的位置,用矮灌木丛围起来,既隐蔽又安全。”

叶知秋“嗯”了一声,没再说话,继续讲解建筑改造的重点。

他说话时很少有多余的手势,却总能用最简洁的话戳中关键。

江乐晗听着听着,忽然觉得这个“冰山”好像也没那么可怕——至少,他对“猫”的关注,比她想象中多。

会议结束时,己经过了午饭时间。

同事们三三两两地离开,江乐晗收拾东西时,发现自己的绿萝从包里掉了出来,正躺在叶知秋的椅子旁边。

她刚要去捡,叶知秋己经弯腰拾起,手指轻轻碰了碰叶片上的水珠。

他的指腹带着薄茧,大概是常年握笔绘图的缘故。

“碧玉,”他忽然说,“喜阴,别放在窗边晒。”

江乐晗愣住了。

这盆绿萝的学名是“豆瓣绿”,她自己都不知道还能叫“碧玉”。

叶知秋把花盆递给她,指尖不经意地碰到她的手背,像电流窜过。

他很快收回手,转身拿起搭在椅背上的外套:“楼下便利店有三明治,去晚了就只剩金枪鱼味的了。”

说完,他径首走出了会议室。

江乐晗抱着花盆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头,忽然觉得夏末的风好像没那么热了。

她低头看了看手里的草图,那个被他指出错误的角落,不知什么时候,被她悄悄画了一小丛栀子花——和她今天身上的香气一样。

也许,在这里工作,会比想象中有趣一点。

她想。

写好一点。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