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行人稀少,突然有人尖叫——有群众报案称滨江步道上疑似发现三具尸体,姿势诡异,静静地散落在湿滑的路面上。
滨江步道的早晨被阴霾笼罩,雨水打湿路面,灰色雾气像潮湿的帷幕低垂,街灯在雾里模糊晃动,偶尔有水珠顺着路沿滴落。
警局内,天色灰暗,雨声敲打窗玻璃。
空气湿漉漉,夹杂着纸墨味、咖啡香与淡淡消毒水味。
墙角的绿植因湿气微微下垂,叶尖闪着水光。
案卷架上的文件排列整齐,却掩不住翻阅的痕迹。
几台老旧风扇缓缓旋转,偶尔发出轻响,与雨声交织,像空气里的呼吸。
沈清曜坐在桌前,黑色衬衫平整,素色外套包裹清瘦身形,背脊微首。
桌面整齐,几本厚书叠着,旁边几只玻璃罐里的蛊虫静静蠕动,微微发出晦暗光泽。
他翻书动作简洁,目光冷冽,像在审视空气中的微小裂纹,偶尔轻轻挑眉,似乎注意到书页上难以察觉的细节。
张奕站在书架旁,年轻刑警肩膀微缩,视线落在玻璃罐上,又忍不住偷偷看几眼。
雨滴顺着窗沿滑落,他的眼神里带着一丝好奇和紧张。
书架上零散摆放着刑侦杂志和案例手册,他不自觉地伸手整理了一下。
常年穿着白大褂、脚踩深色运动鞋的法医杜若淡淡飘过,短发微湿,手里端着咖啡,步伐轻快,像水面滑过的影子。
她眼神扫过沈清曜和张奕,声音低沉带刺:“你这小东西,不会把人吓晕吧?”
沈清曜抬眼短暂扫过,目光像冰冷的刀锋划过空气。
淡淡的回应,没有任何情绪波动。
李柏松靠在案卷架旁,灰色雨衣半敞,叼着烟,眉眼间有几道岁月留下的痕迹。
他轻轻摇头,声音低沉带着干涩幽默:“这种雨天,总觉得案子自己想捉弄人。”
他顺手拨弄着烟蒂,视线偶尔落在窗外灰蒙蒙的天色,像在用目光丈量空气里的不安。
韩子瑜低头敲击键盘,灰色连帽衫被雨打湿,动作略显慌乱,屏幕上的数据像冰冷光线穿透每个人的眼。
偶尔,他咕哝一句:“这雨,怎么看都怪怪的。”
程向东站在办公室中央,手握电话,眉头微蹙,目光扫过每个人:“滨江步道,有群众报案称疑似发现三具尸体。
外勤己出动,照片正在传回。
大家先整理手头工作,等会儿视频连线分析现场情况。”
他顿了顿,语气略微沉下去:“特聘顾问己经联系上,但暂时还到不了现场。
先连线看看情况,大家注意记录,细节很重要。”
屏幕亮起,陆野川出现。
风衣整齐,站姿挺拔,高大沉稳,目光像能穿透空气,声音低沉条理清晰:“照片里湿滑路面可能隐藏攻击痕迹,死者位置值得重点关注。”
他身后墙面上挂着几张国外刑侦现场照片,光线略显冷硬,与办公室暖色灯光形成对比,像无声提醒专业与现实的距离。
张奕小声问:“顾问,您觉得——死者可能被移动吗?”
陆野川分析:“有可能,但要看现场痕迹。
外勤要重点拍摄脚印、衣物痕迹和路面水渍。”
沈清曜扫了一眼屏幕,眉眼锋利,手指轻敲桌面:“注意到了。”
语气不多,却像冰冷警告,让张奕心底微微一震。
杜若挑眉:“尸体解剖前,我们能先确认姿态吗?”
沈清曜低头翻页,淡淡:“照片就够了。”
李柏松轻哼一声,眼神在窗外灰色雾气里扫过:“好家伙,这天气,看着就够麻烦。”
空气里弥漫着咖啡香、湿气和未消散的紧张感。
阴霾清晨的寒意像无形帷幕,笼罩整个警局,每个人都像被雨水和未知事件裹着,呼吸里带着轻微颤抖。
墙角的钟滴答作响,仿佛每一声都提醒着时间在逼近。
程向东低声自语:“今天……不好过。”
电话挂断,警局恢复一瞬的平静,只有雨声和偶尔翻页的书页声。
窗外,灰色雾气继续弥漫,仿佛预示着什么即将发生。
沈清曜把书轻轻合上,手指在书脊上停留了一瞬。
张奕忍不住多看他一眼,只看到低调整齐的衬衫和那双冷冽的眼。
杜若走过桌旁,咖啡杯轻轻放下:“有人得盯着外勤照片了。”
沈清曜轻轻点头,目光回到桌上,翻开的书和几只安静的玻璃罐仿佛仍在低声提醒,这个早晨,不会简单。
窗外,雨仍在下,灰色雾气里,滨江步道的阴影渐渐清晰。
外勤同事传回的第一批照片显示死者位置与环境,调查即将展开,新案件也在悄然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