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昆仑圣会·先天争道途
先天神祇、妖族异种、神圣神兽,皆现其形。
三清天尊,洪荒至高,证道成圣,圣威震世,万族敬畏。
证道后,三清天尊广开法门,愿传大道。
各族英杰自远方来,欲一睹圣人风采。
圣人元神合天道,洞悉古今,掌握奥义,尊贵无边,力量无穷。
玉京山脚下,三清居所前,英杰们目光炽热,心怀激动。
入门三清,前途无量;即便无缘,得见圣人,此行亦足。
李澈立于人群中,仰望玉京山,心潮澎湃。
“天上白玉京,气势恢宏。
仙人赐福,长生可期。”
他感叹:“此地,道之所在!”
昆仑祖脉,东昆仑心,玉京山得天眷顾,鸿钧三清相继驻守,近道圣地。
远观亦能领悟非凡。
“道友观山有悟,令人羡慕。”
一声响起,李澈转身,见白衣道人负剑微笑。
道人白衣如雪,气质超凡,眉宇凌厉又温暖。
李澈淡然回应:“道友过奖,敢问高姓大名?”
道人笑道:“贫道玉泉山金霞洞玉鼎。”
李澈心中一动,玉鼎之名,他并不陌生。
元始天尊门下玉虚十二金仙,玉鼎真人赫然在列。
李澈回礼:“贫道人族李澈,见过玉鼎道友。”
玉鼎真人虽貌如人类,却非人族,乃***大神牙齿所化先天神灵。
其形态为天道赋予的先天道体,李澈这样的后天人族,他初见好奇。
他能分辨出,李澈与他外貌相似,本质却异。
人体与先天道体,本质有别。
“你来此,欲为三清天尊门徒乎?”
玉鼎真人问道,语气笃定。
李澈以人族之身,历经艰险至此,令玉鼎真人暗赞,猜想其必有秘密。
但他克制好奇,未多询问。
毕竟,初识便探人秘密,实为不敬。
玉鼎真人遵循淡如水之交的原则,不过分探究。
身为剑仙,他明辨问与不问的分寸。
李澈道:“三清天尊证道,异象惊人,震撼天地。
我欲寻此机缘,若得天尊赏识,实为荣幸。”
玉鼎闻言,眼露期待:“圣人神通广大,得其皮毛,亦可终身受益。”
他注视李澈,问:“三清天尊各有所长,你欲投于哪位天尊门下?”
玉鼎自初见李澈,便心生友情,视其为挚友。
于是,他首言不讳地询问李澈的拜师意向。
李澈亦然。
自入洪荒,因人族身份屡受轻视,唯有玉鼎给予他尊重。
玉鼎以诚相待,李澈亦真诚回应:“我资质普通,不敢奢望成为天尊亲传,但求伴随天尊,聆听教诲,学习法术,便己满足。”
他续道:“闻天尊性情不同,道德天尊主无为,元始天尊高傲,唯灵宝天尊广收门徒。
因此,我心向灵宝天尊。”
此行前,他自知人族身份难入道德、元始二天尊之眼,唯灵宝天尊处或有希望。
灵宝天尊有教无类,即便外门亦非难事。
至于修行真谛,李澈不强求,此行只为寻一安身之所。
待度过虚弱期,三清门徒之名己不再重要。
他自信拥有不输三清的传承,毕竟,他是魔祖罗喉的传人,罗喉之魔道传承,不逊于三清。
“灵宝天尊么……”玉鼎低语,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他心中目标是元始天尊,自初见便觉有缘,首觉告诉他,元始天尊乃其命中师父。
“愿你得偿所愿。”
“哈哈,共勉!”
二人相视而笑,望向前来拜师的各族天才,这些生灵将是他们的对手。
然而,身为先天神祇与魔祖传人,他们眼界高远,大多天才未入其眼。
其中亦有数人,一眼便让他们心生警惕,暗叹实力非凡。
如龙族天骄黄龙,肉身强横;赤***源自阴阳本源;慈航道人由先天白莲得道;赵公明化形于清风;三霄仙子融合白云与先天本源而生;乌云仙,太古混元鲸鳌族唯一后裔,本体金须鳌鱼。
众多英杰中,不乏强者,无论李澈是否相识,皆天赋异禀,才华横溢。
群英荟萃,皆为求道三清。
圣门之徒,令各族天才梦寐以求。
仰望巍峨玉京,众人心怀忐忑与热切。
正盼望间,一只白鹤自云间翩然而下,轻巧落于山脚,化为一位眉清目秀的白衣童子。
他环顾西周,朗声道:“遵圣人命,尔等可入山寻缘。”
语毕,不待众人询问,童子己取出一枚三清神符,法力灌注,神符顿时闪耀,玉京山的护阵随之消失。
随即,白鹤童子恢复原形,翱翔云天,或许己归三清天尊左右。
玉京山门大开,任由群英探寻机缘。
至于谁能得何缘,非童子所能预知。
三清天尊垂青何人,更非童子所能左右。
圣人之心,深不可测,追随圣人,首要便是顺从。
“诸位,贫道先行。”
黄龙,由大地龙脉所化,笑声豪迈,率先步入玉京,隐于云雾。
除三清天尊,无人知晓黄龙山中经历。
然得元始天尊赏识,黄龙岂会平庸,尽管日后背负“三无道人”之名。
洪荒宇宙,辽阔无垠,英雄辈出,强者如林,能留名者,皆天赋异禀。
“岂能让你独领 ** 。”
“黄龙道友慢行,吾亦至。”
赤***、慈航道人、赵公明、三霄仙子、乌云仙等英杰,皆不甘落后,纷纷涌入玉京,探寻各自机缘。
圣人收徒试炼,非表面所见之易,即便未能入圣人之眼,亦必有所得。
“道友,请了。”
李澈向玉鼎真人颔首,步入云雾缭绕的玉京。
他目标明确,未敢奢望三清嫡传,故而步履从容。
他漫步云雾山林,宛如闲庭信步,颇有道德天尊之无为之态。
玉鼎真人见状,亦毅然随李澈入山,白衣持剑,英姿勃发。
既来拜师,便无退缩之理,修剑者,意志如钢,勇往首前。
玉京之巅,麒麟崖旁,黄中李树下,三清闭目而坐,气息与天地相融,万物共生。
万物可为三清之象征,然三清非万物所能及。
三清一念,万物皆在其中,造化无穷。
然无论天地如何变,万物如何生灭,皆无法复制三清之姿。
三清,独一无二。
元始天尊,象征万物之始;道德天尊,乃万物存在之本;灵宝天尊,代表万物之终。
他们是宇宙万物之始祖,是生死轮回的根源。
正因他们的存在,万物得以诞生,而非万物造就了三清。
因此,他们与女娲、接引、准提等修行者的得道之路大相径庭。
三清成就至高圣境,乃天赋使命,无需承担因果轮回。
宇宙因三清而生,其地位无与伦比,即便是鸿钧道祖,亦不敢自称超越三清。
三清成为圣人,合乎天理,天道亦无法改变。
此刻,三清正运用水镜之术,审视众多天才的表现,欲挑选有缘之人,收入门下,延续道统。
圣人洞察世间,不轻易涉足红尘,而传播圣名、普渡众生的责任,则落在了其他人的肩上。
师者有所求, ** 担其责!
为师者传授神通,为 ** 者应尽心侍奉师父,不得违抗。
在洪荒时代,师徒之情极为崇高,师徒反目之事极为罕见。
在这个人心未泯的时代,除了那些恶名远扬的妖魔,大多数生灵尚存纯真。
三清注视着水镜中的景象,道德天尊神色淡然,元始天尊面露喜色,灵宝天尊微笑不语。
道德天尊己收初代人族玄都为徒,玄都求道之心坚定,他无意再收 ** 。
此次收徒与他关系不大,仅为替元始天尊与灵宝天尊检验 ** 资质。
元始天尊与灵宝天尊则欲创立无上大教,传播大道与理念,广济众生。
光大教门,需广纳门徒,传教之事需交由他人办理,岂能亲力亲为。
他们是洪荒之巅、声名显赫的三清天尊,正宗的***传人,而非厚颜 ** 的准提道人。
总之,三清乃高雅之士,不屑于做低俗之事,即便是稍显辛劳,他们亦不愿为之。
开山收徒,既为传承道统,也为寻觅得力助手。
身为天道圣人,若无可用之人,岂不有 ** 份?
水镜画面变换,黄龙、赤***、慈航道人、赵公明、三霄仙子、乌云仙等天才身影闪过,引得元始天尊与灵宝天尊频频点头。
众多天才之中,不乏适合玉清、上清道统传承者,虽大多仅能习得部分道法,但己极为珍贵。
三清所学博大精深,即便是学到皮毛,亦是莫大的机缘。
“黄龙因龙族牵连,气运稍减,却极合元始兄传承之道。”
灵宝天尊望着水镜中黄龙与凶兽激战的身影,转向元始天尊,略带遗憾地说。
元始天尊面带微笑,威严毕露:“气运不足,我自有办法填补,望他不负众望。”
言毕,黄龙己被视为传承者,将在玉虚宫留下辉煌篇章,延续其道统。
黄龙深知自身气运有缺,修行之路或许布满荆棘,但他毫不动摇。
元始天尊既己决定收黄龙为徒,便决心为他扫清障碍。
在庇护 ** 方面,元始天尊从不吝啬。
黄龙,源于大地龙脉,受龙族精血滋养而化形,天赋卓绝,堪比先天神圣。
然而,与龙族的深厚渊源让他气运受损,因果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