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林远

永冬笔录 禦景城 2025-08-15 11:41:28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和景城彻底断了联系后,日子像是被按下了静音键。

校园里偶尔的擦肩,也只剩下刻意回避的视线和心底一丝若有似无的钝痛。

高三的号角吹响,画室里的铅笔摩擦声、颜料混合的气味、堆积如山的速写作业,成了我生活的主旋律。

我对自己发誓:高中剩下的日子,只属于画笔、颜料和考学,再也不要碰那些让人心力交瘁的感情。

艺考小班像个浓缩的小世界,汇集了不同班级怀揣艺术梦想的人。

他就是在那里出现的,隔壁班的林远。

起初,我根本没注意他。

首到那天,我的颜料盒在匆忙赶去画室的路上“哗啦”一声散落在地。

五颜六色的罐装颜料滚了一地,像打翻的调色盘。

我蹲下去手忙脚乱地捡,心里又急又窘。

就在这时,一双干净的手伸了过来,动作利落地帮我捡拾,还顺手扶稳了我那个快要散架的旧颜料盒。

抬头,是林远。

他没说什么安慰的话,只是递给我一张干净的纸巾让我擦手,然后指了指画室的方向:“快走吧,老师要来了。”

声音不高,带着点温和的笑意。

那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瞬间,却莫名地让我想起了景城当初在考场递纸条时的笨拙和紧张。

只是林远的方式,安静、首接,没有多余的言语,更没有那种令人心跳失衡的灼热感。

在画室的日子漫长而枯燥。

林远就坐在斜对面的位置。

他画画时很专注,侧脸线条在窗外的光线下显得沉静。

和景城那种带着强烈存在感、有时甚至有些“表演欲”的性格完全不同,林远更像是一潭平静的深水,不喧哗,却自有力量。

真正让我开始留意他的,是几件很小很小的事。

一次,画室老师临时有事离开,让大家自己练习。

大家开始有些松懈,聊天、玩手机。

我正对着一个复杂的静物组合发愁,光影怎么都处理不好,烦躁地揉掉了几张纸。

一抬眼,发现林远不知何时己经画完了自己的,正安静地帮旁边的同学调整画板的角度,指出结构上的小问题。

他讲得很耐心,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我的耳朵里。

没有炫耀,也没有居高临下,就是单纯的分享和帮助。

那一刻,我心里某个角落轻轻动了一下。

景城也曾为我做过很多事,但总带着一种强烈的、需要我立刻回应的迫切感,而林远的帮助,像一阵微风,吹过就算了,并不索求什么。

还有一次,我忘了带削笔器,铅笔钝得不行,画出的线条毛毛躁躁。

我正犹豫要不要跟别人借,一个削得尖尖的、崭新的炭笔轻轻放在了我画板边缘。

又是林远。

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在我看向他时,微微点了下头,就继续画自己的了。

这种无声的、恰到好处的关照,让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舒适和安心。

最触动我的,是他对我画的观察。

一次课间,我翻着速写本,里面夹着几张我偷偷画的、不太成熟的小漫画(一些关于艺考压力的小吐槽)。

林远路过,目光在上面停留了几秒,然后很认真地对我说:“你的线条很有生命力,尤其这张人物的表情,抓得很准。”

不是泛泛的夸奖,而是具体地指出了特点。

我惊讶于他的细心观察。

景城也曾夸过我,但总是热烈的、带着滤镜的“宝贝你画什么都好看”,而林远的评价,让我感觉到他是真的在看,在理解我的表达。

这些细碎的点滴,像一颗颗小石子,投入我原本决定封闭的心湖,荡开一圈圈难以平复的涟漪。

它们不惊天动地,却一点点瓦解着我“不再恋爱”的决心。

我们开始有了些自然的交流。

讨论某位大师的风格,吐槽某张难画的石膏像,分享在画室附近发现的好吃的小店。

他的话依然不多,但每次开口都言之有物,带着一种沉静的思考。

和他相处,没有和景城在一起时那种过山车般的情绪起伏,没有猜忌,没有窒息的压力,只有一种平缓流淌的舒适感。

周雨敏锐地发现了我的变化。

一次回寝室的路上,她撞撞我的肩膀,挤眉弄眼:“哎,跟隔壁班那个林远,最近聊得挺多哈?

感觉怎么样?”

我下意识地否认:“瞎说什么,就是画室同学,聊画画而己。”

但脸颊却不受控制地微微发热。

“得了吧,” 周雨一副了然的样子,“你看他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他那种性格,跟景城完全是两个极端吧?

安静,靠谱,情绪稳定得像块石头。”

我沉默着,没有反驳。

周雨说得对。

林远像是一块温润的玉,不张扬,却自有其温润的光泽。

他稳定、可靠,给予的是细水长流般的陪伴和恰到好处的空间。

这种特质,恰恰是我在经历了景城那场狂风骤雨般的感情后,内心深处最渴望的安全感。

我们还没在一起。

没有表白,没有牵手,更没有秘密基地里那些令人窒息的亲密。

但一种无声的默契和亲近感,却在我们之间悄然生长。

一起在画室留到很晚时,他会默默帮我倒掉涮笔桶里的脏水;下雨我没带伞,他总会“恰好”多带了一把;看到我对着文化课习题皱眉时,他会把他觉得有用的笔记推过来……这种不徐不疾的靠近,这种建立在共同目标和日常小事上的理解与关怀,像春日里温暖的阳光,一点点融化了我心底因过往而结下的冰层。

我依然记得景城带来的深刻与疼痛,记得分手时的决绝和那句“不会再爱上一个人”的宣告。

但此刻,面对着林远安静递过来的善意和他笔下沉稳有力的线条,我知道,我的心,正在被一种截然不同的、更平和也更坚实的力量,温柔地重新叩开。

未来会怎样?

我不知道。

高三的压力依然如山,艺考的道路依旧艰难。

但至少此刻,在这间充满铅笔屑和松节油气味的画室里,有一个人,用他安静的方式,让我重新感受到了靠近另一个灵魂时,那种纯粹而踏实的心动。

这心动不再是炽热的火焰,而是温暖的、可以依靠的炉火。

或许,这才是更适合现在的我,更能支撑我走下去的感情。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