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裹挟着沙砾,如同无数细小的刀刃,狠狠抽打在李鞅脸上。他蜷缩在相邦府马车的角落,车辕随着颠簸发出吱呀声响,震得他的牙齿都在打颤。双手死死护着怀中的帆布包,里面装着的英语书和世界地图,此刻成了他安身立命的依仗。车外,蒙恬的亲兵们骑着战马,如黑色的洪流,向着九原郡疾驰而去,马蹄扬起的尘土遮蔽了半边天空。
“小子,若你敢有半句虚言,蒙大人的铡刀可不长眼。” 驾车的士兵回头瞪了李鞅一眼,眼神中满是警惕与不屑。他的青铜头盔上沾染着斑驳的血迹,腰间悬挂的长剑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似乎随时都会出鞘。
李鞅咽了口唾沫,喉结上下滚动,强装镇定地点头。他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在车辕上的青铜弩机上,那精巧却略显笨重的构造,让他在现代研究秦朝兵器时积累的知识瞬间苏醒。这弩机虽然威力惊人,但装填速度太慢,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无疑是个致命的缺陷。如果能改良一下,或许能在战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系统,有没有弩机改良方案可以兑换?” 李鞅在心中默念,紧张地等待着回应。
“检测到宿主需求,消耗 100 文明点可兑换宋代神臂弩改良图纸,当前文明点:50。” 系统那冰冷的机械音在脑海中响起,如同在绝望中亮起的一丝微光。
李鞅咬了咬牙,眉头紧紧皱起。50 文明点是他在咸阳城凭借世界地图和对匈奴部落的模糊记忆,勉强证明自己身份时获得的奖励。他原本打算留着兑换更重要的东西,比如先进的农业技术,或是能改变战争格局的***。但如今身处险境,唯有增强秦军实力,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兑换!”
一道金光闪过,李鞅的脑海中仿佛炸开了一道闪电,大量关于神臂弩的改良知识如潮水般涌入。他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头痛欲裂,双手抱头蜷缩在马车角落,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但很快,他的眼中便燃起了兴奋的光芒,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这些知识付诸实践。
三日后,九原郡前线。这里的天空仿佛被鲜血染红,厚重的云层下,匈奴的骑兵如同乌云般压来,马蹄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扬起的烟尘遮蔽了远处的山峦。蒙恬站在高台上,身披黑色战甲,腰间悬挂着象征权力的虎符,面色凝重如铁。他看着手中李鞅绘制的匈奴兵力分布图,眼神中满是震惊。这个年轻人不仅对匈奴的部落分布了如指掌,还精准标注出了他们的粮草囤积点和水源位置,那些细致入微的标记,仿佛他曾亲自踏足过匈奴的领地。
“李鞅,你说的改良弩机,何时能完成?” 蒙恬转头问道,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回大人,只需半日!” 李鞅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声音中带着一丝紧张和兴奋。他的衣袍早已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身上,但他顾不上这些,指挥着工匠们紧张地忙碌着。工地上,炉火熊熊燃烧,火星四溅,工匠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李鞅将神臂弩的改良图纸详细地讲解给工匠们听,从弩臂的弧度到扳机的构造,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他时而拿起木炭,在地上画出示意图;时而亲自上手,示范如何调整弩机的部件。工匠们起初对这个年轻人充满怀疑,但随着李鞅的讲解,他们渐渐被其渊博的知识所折服。
当夕阳的余晖洒在战场上时,改良后的弩机终于完成。李鞅深吸一口气,走上前亲自操作。他的手掌微微颤抖,将箭矢装入弩机,瞄准远处的匈奴骑兵,缓缓扣动扳机。箭矢破空而去,速度比之前的弩箭快了近一倍,尖锐的破空声如同厉鬼的嘶嚎,直接穿透了一名匈奴骑兵的盔甲。那名骑兵惨叫一声,从马背上跌落,激起一片尘土。
“好!” 蒙恬大声叫好,眼中闪过一丝惊喜,紧绷的嘴角终于露出了一抹笑意。他当即下令,让秦军全员更换改良后的弩机。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战场上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器械更换声。
匈奴骑兵越来越近,他们高举着弯刀,发出阵阵呐喊,声音在空旷的战场上回荡,令人毛骨悚然。李鞅站在蒙恬身旁,心跳如擂鼓,双腿微微发软。这是他穿越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战争,成败在此一举。他的目光扫过战场上的秦军,看着他们坚定的眼神和严整的军容,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勇气。
“放!” 蒙恬一声令下,声如洪钟。秦军万弩齐发,箭矢如暴雨般倾泻而下。改良后的弩机威力惊人,匈奴骑兵纷纷***,惨叫声此起彼伏,鲜血染红了这片荒凉的土地。但匈奴人悍不畏死,依旧疯狂地冲锋,他们骑着高大的战马,如同黑色的浪潮,向着秦军阵地席卷而来。
关键时刻,李鞅想起了系统奖励的 “三段连射” 阵法。他的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大声向蒙恬建议:“大人,让秦军分三排射击,前排射击时,后排装填,如此循环,可保持火力不间断!”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变得尖锐,在嘈杂的战场上显得格外突出。
蒙恬略一思索,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立刻采纳了这个建议。他转身,挥动手中的令旗,大声传达命令。战场上,秦军的阵型迅速变换,原本整齐的队列分成了三排。前排士兵射击完毕后,迅速后退装填箭矢,后排士兵则立刻补上,继续射击。箭矢如蝗虫般密集,形成了一道密不透风的火力网。
匈奴骑兵在强大的火力面前,渐渐陷入了混乱。但他们依旧没有放弃,一些骑兵试图绕到秦军侧翼,发动突袭。李鞅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变化,他抓住机会,再次向蒙恬献策:“大人,可派一支骑兵绕到匈奴后方,袭击他们的粮草和水源,断其退路!” 他的眼神坚定,充满了自信。
蒙恬赞许地看了李鞅一眼,没有丝毫犹豫,下令让副将率领五千骑兵出击。副将领命后,立刻集结骑兵,如同一支黑色的利箭,向着匈奴后方疾驰而去。果然,当匈奴人发现后方起火时,军心大乱,原本整齐的阵型瞬间土崩瓦解,纷纷掉头逃窜。
战场上,秦军乘胜追击,喊杀声震天。李鞅站在高台上,看着这一切,心中百感交集。他从未想过,自己一个现代的历史讲师,竟然能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场上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
这一战,秦军大获全胜。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满地的尸体和残破的兵器上,给这场惨烈的战争增添了一丝悲壮。蒙恬看着眼前这个瘦弱的年轻人,心中充满了敬佩。他大步走过去,拍了拍李鞅的肩膀,笑道:“李鞅,你立了大功!待回咸阳,本相定要向陛下为你请功!” 他的笑容中带着真诚,眼神中满是欣赏。
李鞅长舒一口气,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自己已经成功在这个时代站稳了脚跟,而属于他的传奇,才刚刚开始。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在这场胜利的背后,一场更大的阴谋正在悄然酝酿。匈奴的残部在撤退途中,遇到了一个神秘的黑袍人,黑袍人在他们耳边低语几句后,匈奴残部的眼中露出了阴狠的光芒,他们决定复仇,而复仇的目标,正是李鞅和他背后的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