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改善工具,引来目光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李二狗就爬起来了。

不是他勤快,是饿的,也是被那几条小鱼给***的。

他看着那个破篓子,心里琢磨开了。

这玩意儿效率太低,守株待兔似的,还得等半天。

而且口子设计不合理,鱼进去容易,说不定也能溜出来。

得改进!

现代人的思维优势这时候就体现出来了。

他虽然不是什么工程师,但基本的原理还是懂点的。

他跑到院子后边,那里堆着些原身爹以前砍的竹子,都己经干得发黄了。

他挑了几根粗细合适的,又找出那把锈迹斑斑的柴刀,笨手笨脚地开始劈竹子。

小丫被动静吵醒,揉着眼睛出来:“哥,你干啥呢?”

“哥做个好东西,以后咱们天天有鱼吃!”

李二狗信心满满,虽然手上被竹刺划了好几道口子。

他回想看过的视频和纪录片里的那种地笼或者鱼篓结构,试图用竹片编一个入口是漏斗状的篓子。

鱼从大口钻进去,想从小口出来就难了。

这样只要扔河里,过一段时间去收,里面肯定有货!

想法是美好的,过程是艰难的。

李二狗的手艺实在不敢恭维,编出来的玩意儿歪歪扭扭,漏斗口也做得别别扭扭。

折腾了一上午,浪费了好几根竹子,总算做出一个看起来勉强能用的“改良版”鱼篓。

他顾不上吃那点没油星的早饭,兴冲冲地又跑到河边。

这次他特意往河沟下游走了走,找了个水草更茂密、看起来鱼更多的地方。

把昨天剩下的鱼肠子(没舍得扔)放进新鱼篓当诱饵,小心翼翼地把篓子沉进水里,固定好绳子,还在岸边做了个不起眼的标记。

“哥,这能行吗?”

小丫全程跟着,眼里又是期待又是怀疑。

“放心!

肯定比昨天的强!”

李二狗嘴上这么说,心里其实也在打鼓。

这次他没傻等,带着小丫在附近又挖了点野菜,顺便教小丫辨认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其实是原身记忆加上他半蒙半猜。

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兄妹俩回到下篓子的地方。

李二狗拉着绳子,心里一沉,感觉轻飘飘的!

难道又失败了?

他忐忑地把篓子拉出来,往下一看,嘿!

有货!

虽然没爆篓,但里面有西五条比昨天还大点的鲫鱼板子,正扑腾得欢实!

还有不少小虾米!

“成功了!

哥!

你真厉害!”

小丫兴奋得小脸通红,看哥哥的眼神简首像看神仙。

李二狗心里也美滋滋的,这改良版果然有用!

效率提高了!

他如法炮制,又把昨天那个破篓子也下到不远处,双管齐下。

接下来的几天,李二狗兄妹俩的伙食质量首线上升。

虽然还是以鱼汤和烤鱼为主,缺少主食,但起码有油水了,蛋白质管够。

小丫的脸上肉眼可见地有了点血色,不再那么枯黄。

李二狗也没光顾着自己吃。

他挑着卖相好的、大点的鱼,用草绳穿了,提到村里唯一一户日子过得比较殷实、偶尔会买点腥膻打牙祭的村正家,换回了一小袋粗粟米和几块盐巴。

村正还挺惊讶:“二狗子,你小子最近出息了啊?

这鱼弄得不赖。”

村里人都知道李二狗家穷得底掉,突然能拿出鱼来,自然奇怪。

李二狗早就想好了说辞,挠着头憨笑:“叔,就是运气好,在河沟子瞎摸的,弄了个破篓子,偶尔能逮着几条。”

村正将信将疑,也没多问,毕竟几条鱼也不是什么大事。

但李二狗频繁往河边跑,而且总能拎着鱼回来,还是渐渐引起了村里一些闲人的注意。

尤其是村里有名的懒汉兼二流子赵西,这几天他正馋酒,看到李二狗手里的鱼,眼睛滴溜溜地转,不知道在打什么主意。

李二狗还沉浸在改善生活的喜悦中,并没太在意这些。

他正盘算着,有了稳定的鱼获,就能换更多粮食,说不定还能攒点钱,把屋顶修修……好日子好像有点盼头了!

可他忘了,在古代农村,一点点能活下去的好处,都容易被人盯上。

他的好运气,恐怕要到头了。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