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8个粉丝里的微光
对话框里是给“老渔民阿海”的回复,她删了又改,从“请问您爷爷的渔汛表还在吗”到“想向您请教毕宿的观测经验”,最后只剩下一句干巴巴的“我打算去石塘村,方便拜访吗?”
窗外的阳光斜斜地切进来,在星图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桌上的笔记本摊开着,第17页专门记着毕宿的资料:蓝笔写着《步天歌》“毕宿八星如小网,左角一星光独朗”,黑笔标着现代天文数据“毕宿位于金牛座,包含著名的昴星团”,红笔圈出的疑问格外醒目——“民间为何将毕宿与‘补船板’关联?
是否与季风规律有关?”
这些疑问像根细刺,扎了她快半年。
上次在图书馆查《浙江通志》,看到一句“石塘渔民以毕宿昏见东南方为候,谓‘毕星出,南风至,可补舟’”,当时她眼睛一亮,可翻遍了后续记载,再没找到更具体的描述。
如今“老渔民阿海”的出现,像突然在雾里看到了盏灯。
手机屏幕暗下去又亮起来,映出她有点紧张的脸。
从昨天首播结束到现在,“老渔民阿海”再没发过消息,头像始终是片灰扑扑的海,像沉在水底,没了声息。
她甚至开始怀疑,那句留言会不会是随手发的,对方根本没当回事。
“叮——”屏幕突然震了一下,吓得她差点把手机碰掉。
是“老渔民阿海”的回复,只有一行字:“来就行,村头找王阿伯,提我名字。”
没有多余的话,连个标点都没有,却让陆星仪的心跳瞬间快了半拍。
她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椅子腿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惊得窗外的麻雀扑棱棱飞起来。
她立刻点开购票软件,查去浙东石塘村的路线——先坐高铁到临海,再转中巴到石塘镇,最后还要雇辆三轮车进村,全程得耗大半天。
最早的一班高铁是明天早上七点,她毫不犹豫地订了票,支付成功的提示音响起时,她才后知后觉地摸了摸口袋,想起自己的积蓄不算多,这趟来回怕是要花掉小一半。
“算了,值。”
她对着空荡的房间嘟囔了一句,像是在说服自己。
这时,手机后台弹出首播平台的消息提醒,是昨天的首播数据复盘。
她点进去,屏幕上的数字刺眼得很:观看峰值8人,平均停留时长2分17秒,互动率0.3%,礼物收益0元。
下面附了条系统建议:“内容垂首度不足,建议结合热点调整首播方向。”
她滑动屏幕,翻到粉丝列表。
8个粉丝里,3个是系统默认的“游客”,2个是林薇薇的小号,剩下3个里,“老渔民阿海”的头像依旧灰暗,另外两个ID分别是“星空爱好者老李”和“拾光的猫”,头像是默认的灰色小人,看起来像僵尸粉。
陆星仪点开“星空爱好者老李”的主页,对方没发过任何动态,关注列表里只有三个账号,全是天文相关的科普号。
她犹豫了一下,发了条私信:“您好,看了您的关注,您也对古天文感兴趣吗?”
消息发出去,像石沉大海。
她又点开“拾光的猫”,主页同样空空如也,关注列表里杂七杂八,有美妆博主,有游戏主播,唯独没有和天文沾边的。
“大概是误点关注的吧。”
她叹了口气,退出后台,开始收拾行李。
背包不大,她却装得格外仔细。
星图折了三折,放进防水袋里;最常翻的几本笔记——《二十八宿民间谚语集》《三垣星象实地验证记录》《古籍天文术语对照表》——被她按厚度排好,塞进背包侧袋;录音笔充了满电,放在最外面,方便随时拿出来记录;最后,她把那本泛黄的《步天歌》夹在笔记本中间,像揣着个秘密。
收拾到一半,手机又震了一下。
她以为是“老渔民阿海”的消息,点开却发现是“星空爱好者老李”的回复:“小姑娘讲的星宿,有点意思。
我年轻时在天文台待过,见过不少老观测记录,你说的毕宿与渔汛,好像在民国的《浙江气象志》里见过,可惜书早丢了。”
陆星仪的眼睛一下子亮了。
她飞快地回复:“真的吗?
那您还记得具体内容吗?
我明天要去石塘村,想找当地渔民聊聊。”
“石塘村啊……”对方回得很慢,“那地方我去过,七十年代的时候,村里还有老人会看星象定渔期。
你要是能找到王阿伯,他或许知道些什么——他爹以前是村里的‘看星先生’。”
王阿伯?
不就是“老渔民阿海”让她找的人吗?
陆星仪的心跳又开始加速,指尖打字都有点发颤:“您认识王阿伯?”
“算认识吧,”老李回复,“当年他爹教过我认北斗。
对了,你去了别说我推荐的,老人脾气倔,不爱提以前的事。”
“好的好的,谢谢您!”
关掉对话框,陆星仪靠在椅背上,长长地舒了口气。
原来这8个粉丝里,不止有“老渔民阿海”这束光。
她看着桌上的星图,忽然觉得那些密密麻麻的星点,好像都在对着她眨眼睛。
傍晚的时候,她又打开了首播间,没开摄像头,只放了张毕宿的星图在屏幕上,配文:“明天出发去浙东石塘村,寻找毕宿与渔汛的故事,有人想听吗?”
她没指望有人看,却没想到刚开播几分钟,“拾光的猫”就发来了弹幕:加油!
我爷爷也总说星星的故事,可惜我听不懂,等你回来讲给我听。
紧接着,“星空爱好者老李”也冒了出来:注意安全,石塘村海边风大,多带件外套。
陆星仪看着这两条弹幕,鼻子忽然有点酸。
她对着屏幕轻声说:“谢谢你们,我会把听到的故事都记下来,回来讲给你们听。”
那天的首播只播了十分钟,在线人数始终是“3”,却比前三天加起来都让她觉得踏实。
关掉首播时,她在笔记本的最后一页写下:“8个粉丝,3束光,足够照亮去石塘村的路。”
夜里,她做了个梦,梦见自己站在海边,天上的星星亮得像撒了把碎钻,王阿伯和“老渔民阿海”坐在礁石上,正对着星空说着什么,她跑过去想听,却被一阵海浪声惊醒。
窗外的天己经黑透了,城市的光污染依旧严重,但陆星仪知道,在千里之外的石塘村,有片更干净的星空,有群记得星星故事的人,在等着她。
她摸了摸背包里的《步天歌》,仿佛能感受到书页里藏着的温度。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