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药香治病,婆媳交锋
林晚晴脸上的笑容多了,话也渐渐多了起来,会主动和陈默说些家里的琐事,甚至偶尔还会打趣他几句。
陈默也乐得与她相处,每日除了喝药调理身体,便是琢磨着怎么用有限的资源改善生活。
系统奖励的“初级医术”技能点,让陈默脑海里多了不少基础的药理知识和养生常识。
他发现村里不少人都和原主、林晚晴一样,身子虚,常年受些头疼脑热的小毛病困扰,却舍不得花钱看大夫,只能硬扛着。
这天,邻居家的小虎子发了高烧,小脸烧得通红,哭闹不止。
虎子娘急得团团转,正准备背着孩子去镇上求医,被陈默撞见了。
“虎子这是怎么了?”
陈默上前问道。
“唉,怕是夜里着了凉,烧得厉害!”
虎子娘抹着眼泪,“这就去镇上找王大夫看看。”
陈默探了探小虎子的额头,又看了看他的舌苔,心里有了数,说道:“嫂子别急,我看虎子这像是风寒入体,不一定非要去镇上。
我这儿有个法子,或许能试试。”
虎子娘愣了愣,有些犹豫:“陈先生,你……你还懂医术?”
在她印象里,陈默就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病书生。
“略懂一些养生调理的法子。”
陈默没多说,“你家有生姜和葱白吗?
取几片生姜,三段葱白,再加点红糖,熬成水给虎子趁热喝下去,让他发发汗,应该能退烧。”
这是最基础的风寒感冒食疗方,在现代是常识,放在这里却成了“偏方”。
虎子娘半信半疑,但看着孩子难受的样子,也顾不上那么多了,连忙点头:“有!
我这就去熬!”
陈默又叮嘱道:“熬好后用被子给孩子捂严实些,让汗出透,但别捂太久,免得过犹不及。”
过了约莫一个时辰,虎子娘兴冲冲地跑了过来,脸上满是感激:“陈先生!
太谢谢你了!
虎子真的退烧了,现在睡得香着呢!”
这事很快在村里传开了,大家都没想到,这个病弱的书生竟然还有这本事。
之后几天,陆续有村民来找陈默请教些小病小痛的调理法子,陈默都根据脑海里的知识,结合村里现有的食材草药,给出简单易行的建议,效果都还不错。
叮!
宿主运用现代养生知识帮助村民,传播健康观念,获得积分+30。
叮!
村民对宿主信任度提升,获得积分+20。
系统提示音不时响起,陈默的积分慢慢涨到了200,健康值也提升到了50,身体比之前硬朗了不少,己经能帮着张氏做些轻活了。
然而,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矛盾就悄然而至。
这天晚饭时,张氏看着日渐好转的儿子和脸色红润的儿媳,心里既欣慰又焦虑。
她放下筷子,叹了口气,看向陈默:“阿默,你身子好得差不多了,晚晴的气色也好多了,有些事……也该提上日程了。”
陈默心里咯噔一下,有种不好的预感:“娘,什么事?”
张氏看了眼低头吃饭的林晚晴,语气带着期盼:“你看你们成婚也有些日子了,晚晴这肚子……也该有动静了。
我知道你们年轻人脸皮薄,但这传宗接代是大事啊。”
林晚晴的脸瞬间红透了,头埋得更低,手里的筷子都快握不住了。
陈默皱了皱眉:“娘,孩子的事得看缘分,急不来的。”
“怎么能不急?”
张氏的声音提高了些,“你爹走得早,我就盼着你能早点给陈家续上香火!
晚晴这身子,就算能生,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我前两天跟你三奶奶打听了,邻村有个姓李的姑娘,人长得结实,性子也好,才十六岁,正是好生养的年纪……娘!”
陈默打断她,脸色沉了下来,“您说什么呢?
我早就说过,我这辈子只有晚晴一个妻子,绝不会纳妾!”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犟!”
张氏也来了气,“我这不是为了你好,为了陈家好吗?
纳妾怎么了?
哪家富贵人家不是三妻西妾的?
就算是普通人家,只要有条件,谁不想多生几个娃?”
“那是别人,我不是!”
陈默据理力争,“晚晴是我的妻子,不是生孩子的工具!
我们夫妻感情好,日子过得踏实,比什么都重要。
再说,您看家里现在这条件,连吃饭都得精打细算,哪有闲钱再养一个人?”
“钱钱钱,你就知道钱!”
张氏眼圈红了,“我拉扯你这么大容易吗?
供你读书,为你娶媳妇,不就是盼着你能传宗接代,让我在九泉之下也能对得起你爹?
你现在倒好,为了一个外来的女人,连祖宗的规矩都不顾了!”
“娘,这不是规矩的事,是道理的事!”
陈默也有些急了,“一夫一妻,相互尊重,这才是夫妻该有的样子。
晚晴嫁给我,是要跟我过日子的,不是来受委屈的。
您要是真为我好,就该盼着我们夫妻和睦,而不是逼着我们做不愿意的事!”
“我……”张氏被堵得说不出话,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又看看一旁默默垂泪的林晚晴,心里又气又急,猛地一拍桌子,“好!
好!
你长大了,翅膀硬了,娘说的话你都不听了!
你要是执意如此,就当我没生过你这个儿子!”
说完,张氏站起身,捂着脸哭着进了里屋,“砰”地一声关上了门。
饭桌上的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
林晚晴抬起头,泪眼婆娑地看着陈默,哽咽道:“都……都是我的错,要是我能……不关你的事。”
陈默打断她,语气放缓了些,伸手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是娘一时钻进牛角尖了,等她消消气,我再跟她好好说。
你别往心里去。”
林晚晴看着他,眼里闪过一丝感动,又有些担忧:“可是……娘她……放心吧,娘就是嘴硬心软,她会想明白的。”
陈默笑了笑,试图缓和气氛,“快吃饭吧,菜都凉了。”
林晚晴点了点头,拿起筷子,却没什么胃口。
她知道,婆婆的话像一根刺,不仅扎在了陈默心里,也扎在了她的心里。
这“传宗接代”的压力,恐怕还会伴随她们很久。
陈默看着她闷闷不乐的样子,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
他知道,改变根深蒂固的封建观念,比治好村民的小病要难得多。
这场家庭矛盾,或许才只是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