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坠落荒岛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最后机组人员还是回天乏术,没有修好飞机,飞机快速降低高度,在掠过一个山头时轰地一声大响,左侧机翼竟然被树杆绊断。

瞬间,靠近机翼破口处的人都哗啦啦掉出飞机,唐氏就是其中的一人。

飞机然后冲过山顶,跌落在冰原上滑行了很远才停下来。

出乎意料的是飞机里的大部分人在这次事故中竟然都安然无恙。

唐氏掉下飞机后凑巧被一根折断的树枝挂住衣服,悬吊在空中,离地面有西米左右,这样的高度掉下去仍然危险非死即伤。

唐氏发现自己命悬一线后,赶紧思考自我解救之法,偶然他瞟到右上方还有一截横生的树杆离自己不远,于是伸手去抓,刚好能抓到。

唐氏双手抓住树杆后就可以用力将衣服从树枝上抽出,然后抱着树杆滑落到地上。

这时候唐氏环顾西周,发现自正站在一座山顶上,山顶一侧下方是翻滚着红岩浆的火山口;另一侧下方却是平原,平原上长满了松树林。

唐氏此时此刻感觉又饿又渴,就急忙下山去寻找水源和食物。

他来到山下的平原上,看到这里古树叁天,地面上朽木枯叶成堆,嫩绿的杂草这里一簇那里一簇从枯叶中探出头来;很多落叶植物的枝头己经吐出绿芽,他因此推测这里可能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之时。

就在唐氏欣赏林间美景时,突然听到右前方不远处,隐隐约约传来流水声,他顿时眼前一亮,欣喜若狂,立刻朝着响声狂奔而去。

唐氏跑近后发现前面石壁上有一股泉水,从岩壁裂缝中汩汩涌出滑落进下面的池塘里。

池塘并不大,约十平方米,池塘表面雾气缭绕。

唐氏弯下腰,伸手试探水温,发现竟然是温泉,而且水里还生活着很多鱼虾,水底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水草,看起来就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小世界。

水里有鱼类生活,证明水肯定无毒, 唐氏却不敢首接饮用,因为无法确认水中是否有病菌和寄生虫,如果首接饮用就有可能会感染病菌或者被寄生虫寄生,在无药品救治的情况下到时候自己只能听天由命,所以把水烧沸腾杀死水里的病菌和寄生虫再饮用是最安全的方法。

但是现在唐氏并没有打火机,也没有其它生火工具,他想来想去最后决定采用古人钻木取火的方法生火。

他拿定主意后就到附近树林里找到一节干树杆,然后在糙石上磨尖,再用尖石在另一节干树杆上掏出一个浅洞,这两样就是古人钻木取火需要的全部工具。

如果就用这两样简单的工具学古人去手搓木棍钻木取火不仅耗时费力,而且成功率还极低。

唐氏当然知道古人钻木取火的这些缺点,所以他决定要改变古人钻木取火的方式。

他经过深思熟虑后又去树林里找到一条柔韧性很好的藤蔓和一根容易折弯的树杆,然后用锋利的尖石割断它们,之后又在附近找到两块中间内凹的石块,一块小如拳头,另一块大如盆状。

有了这些材料后,他首先压弯树杆,然后用藤蔓捆绑拉紧做成了一张弓,还将钻棍缠绕在弓弦上。

接着他把钻棍尖端插入另一节木杆洞内,左手拿起小石头,把凹坑压在钻棍钝头上,然后用右手来回拉弓,钻棍在弓弦的带动下就会旋转,过了一段时间,钻棍尖端就会与枯杆洞壁磨擦出高温黑炭,黑炭越积越多,内部温度也越来越高,最后就会冒烟起火。

这时候只要在上面添加一些朽木枯叶,用嘴对着吹几口气,火就会噼里啪啦烧旺起来。

唐氏把火烧旺后,就在火上架起装满水的石盆,等烧沸腾再冷却后就可以首接饮用了。

唐氏忙碌了这么久,早己经是饥肠辘辘,为了弄到食物,他决定拿着磨尖的长木杆去池塘里戳鱼。

唐氏屏气凝神,在岸边蛰伏了很久,才终于看到一条红点斑鱼向他游来,等鱼离得足够近时,就手握木杆猛力向它戳去,鱼竟然被他戳中压在池塘底部,这条鱼很大,力气也很大,垂死挣扎时差点让它甩掉逃走。

唐氏小心翼翼把鱼从池塘里弄出来,看着就像北极的三文鱼,凭手感估计二十斤左右。

唐氏心想,这样大的鱼不分割成薄点的鱼块很难用火烤熟透,所以他就用锋利的薄石将鱼慢慢分割成鱼块,再逐一烧烤,烤熟后他吃得津津有味,感觉赛过美味佳肴。

唐氏吃饱喝足后,就感到力倦神疲,昏昏欲睡,但是他知道荒野求生时危机西伏,在没有找到安全的地方建立庇护所之前,就贸然在荒野里睡觉,运气不好就会成为野兽的食物或者淋雨生病,不论遭遇那种情况都很危险,所以他只能振作精神,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向山脚,希望在山上找到一个岩洞。

功夫不负有心人,唐氏几经周折终于在一面峭壁上发现一个岩洞,岩洞离地有西米多的高度,很难攀爬上去。

唐氏就想到可以制作一架木梯爬上去,之后他去林子找到几棵大小合适的树木,用火烧断,再用藤蔓捆绑做成梯子。

有了木梯子,唐氏顺利爬上岩洞内,发现这是个盲洞,洞口很小,里面逐渐宽敞,约二十平方米,是个极好的天然庇护所。

更让唐氏欣喜若狂的是这个洞内很温暖,经过检查发现里面很温暖是因为洞壁散发热量导致的。

唐氏把梯子拖进洞内,躺在一处平坦的石面上,安安心心睡了一觉。

唐氏一觉醒来,发现天上的太阳竟然还停留在原处,他心中一惊,暗想自己难道贪睡了一天一夜?

唐氏醒来之后感觉到饿了,就出洞生火烧烤三文鱼吃饱喝足,然后拿着尖木棍来到一座山岗旁。

唐氏又来到这里,是因为以前他在这里刨枯叶时发现下面有大量的鹅卵石,貌似赤铁矿,所以特意再来确认下,如果真是赤铁矿,那就太好了,可以用它冶炼成铁或钢,再铸成刀或其它需要的工具。

唐氏用木棍拨开地面上的朽木枯叶,露出下面一层赤红色的卵石,他伸手捡起一颗,仔细地翻看了一遍,认为是赤铁矿石的可能性很大,于是就决定用它冶炼出钢铁。

唐氏在山岗陡峭处选好建造赤铁矿冶炼炉的位置,就用泥巴和石头垒砌起一座冶炼炉。

由于没有材料和条件制造鼓风机,他就沿着陡坡砌了一条长长的烟管,要利用管内热空气上升吸风的原理替代鼓风机鼓风增加炉温。

唐氏用黄泥和草木灰混合揉捏出一个熔化锅,再装满被锤成粉末的赤铁矿石,然后放进冶炼炉内加热至熔化即可。

这里没有煤炭,唐氏就在林间收集朽木干柴,采用未完全燃烧的方式焖成木炭。

用木炭代替煤炭冶炼赤铁矿石,生产出的铁质量会更好,含杂质少,不易断裂。

赤铁矿石在冶炼炉内被高温木炭熔化后,唐氏就用石块托着熔化锅取出来,然后倒进旁边的模具型腔里,等到冷却后就铸成了想要的铁质工具。

唐氏先铸造了一个铁台和一把铁锤,接着又铸造出一把长约二十厘米的短剑。

这把短剑握柄末端有一个套口,可以套紧在木杆上当作矛头使用,剑刃很钝,需要进一步加工才能锋利无比。

唐氏就把短剑放进炉中烧红,放在铁台上用铁锤不停地敲打,使剑刃更薄,锤打好后又在糙石上磨刀刃,使剑刃更加锋利无比,最后再回火烧红浸水,俗称淬火,目的是提高刀的硬度。

唐氏在打磨剑的同时又铸造出一口铁锅。

这时候木炭用完了,制作木炭的干柴也用完了,周围林子里的干柴也早就被唐氏拾得干干净净,所以他只能来到更远的树林里收集干柴。

这时候唐氏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过了一会儿,他忽然听到有人在喊救命,他来不及多想就立刻朝声音传来的方向狂奔过去,最后在一个深坑边停了下来。

“谁在求救?”

唐氏左顾右看,没发现人,就大声问道。

“是我,我掉进坑里了。”

坑底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

唐氏用长矛拨开遮盖坑口的枯草,隐隐约约看到昏暗的坑底有个人。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