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48 步改 46 步的革命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杨教练在蓉城租了一间不到二十平米的小房子,离省队训练基地不远,房子虽然简陋,但收拾得很干净。

房间里只有一张床、一个书桌和一个衣柜,杨教练把床让给林野,自己则在地上打地铺。

“委屈你了,暂时先住在这里,等以后条件好了再换。”

杨教练一边铺地铺,一边说。

林野看着杨教练忙碌的身影,心里很过意不去,“杨教练,还是我打地铺吧,您年纪大了,睡地上对身体不好。”

“不用,我身体好着呢。”

杨教练摆摆手,“你是运动员,需要好好休息,才能有精力训练。”

林野不再坚持,只是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训练,不辜负杨教练的付出。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杨教练就把林野叫了起来,“走,去训练。”

他们来到附近一所中学的操场,操场不大,跑道是煤渣铺的,和省队的塑胶跑道比起来,差了很多。

但杨教练却毫不在意,从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和一个计时器,“从今天开始,我们正式训练。

首先,我要给你制定一个‘步频压缩计划’。”

“步频压缩计划?”

林野疑惑地问。

“对。”

杨教练打开笔记本,上面画着林野跑步的姿势和步频、步幅的数据,“通过这几周的观察,我发现你跑百米需要 48 步,步频虽然快,但步幅太小,只有 1.9 米左右。

这样的跑法虽然稳定,但浪费体力,你每次跑后半程都会降速,就是因为步频太多,肌肉疲劳。

所以,我要把你的 48 步压缩到 46 步,每一步的步幅增加到 2.1 米左右,这样既能保持你的步频优势,又能节省体力,让后程更有力。”

林野明白了,但他还是有些担心,“可是,我己经习惯了 48 步,突然改成 46 步,会不会很困难?”

“困难肯定会有。”

杨教练严肃地说,“肌肉记忆是长期形成的,要改变它,需要付出比平时多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

而且,改步幅不是简单地迈大步,还要调整你的起跑姿势、发力方式、核心力量,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如果你现在就打退堂鼓,可以现在就告诉我。”

林野看着杨教练的眼睛,坚定地说:“我不打退堂鼓,再难我也能坚持!”

“好,有骨气!”

杨教练满意地点点头,“那我们现在就开始训练。

第一步,先调整你的起跑姿势。

你的起跑重心太靠后,导致起动慢,从今天开始,我们要把重心往前移,同时加强腿部力量训练。”

杨教练拿出两个 5 公斤重的沙袋,绑在林野的小腿上,“现在,你去跑楼梯,从 1 楼到 18 楼,跑 20 趟。

记住,跑的时候要保持正确的起跑姿势,重心前倾,脚掌着地,感受腿部的发力。”

林野点点头,转身走向楼梯。

沙袋绑在腿上,沉甸甸的,每走一步都很吃力。

他按照杨教练的要求,保持着起跑姿势,一步一步地往上跑。

刚跑了两趟,他的小腿就开始发酸,汗水顺着额头往下流,浸湿了衣服。

“坚持住!

不要停下来!”

杨教练在楼下大喊,“疼就对了,疼才能记住正确的发力方式!”

林野咬紧牙关,继续往上跑。

每一趟都像在地狱里煎熬,小腿的肌肉像被撕裂一样疼,呼吸越来越急促,眼前开始发黑。

但他没有停下来,他想起了杨教练的期望,想起了自己的梦想,一次次地给自己打气。

20 趟跑完,林野瘫倒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小腿又红又肿,轻轻一碰就疼得厉害。

杨教练走过来,递给他一瓶水,“休息 10 分钟,然后我们进行核心力量训练。”

10 分钟后,林野挣扎着站起来,跟着杨教练来到操场的角落。

杨教练从包里拿出一台电***仪,这是他托朋友从省队借的。

“核心力量是短跑的基础,核心不稳,步幅就无法稳定,也无法保持速度。

这台电***仪可以帮助你锻炼腹肌和背肌,让你的核心更有力。”

杨教练把电极片贴在林野的腹肌和背肌上,然后打开仪器。

一股强烈的电流瞬间通过身体,林野的肌肉不受控制地收缩起来,疼得他浑身发抖,冷汗首流。

“忍住!

坚持 30 分钟!”

杨教练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林野咬着牙,双手紧紧抓住旁边的栏杆,指甲都快嵌进木头里了。

电流越来越强,肌肉的收缩越来越剧烈,他感觉自己的五脏六腑都要被挤出来了,好几次都想喊停,但他还是忍住了。

30 分钟后,杨教练关掉仪器,林野像一滩烂泥一样瘫在地上,呕吐不止。

杨教练拍着他的背,递给他一杯温水,“第一次都会这样,习惯了就好了。”

林野喝了口水,稍微缓解了一些。

他看着杨教练,心里充满了感激。

他知道,杨教练的训练方法虽然残酷,但都是为了他好。

接下来的日子,训练更加艰苦。

每天早上,林野都要绑着沙袋跑楼梯,从 1 楼到 18 楼,20 趟雷打不动;上午,在煤渣跑道上练习起跑和步频,杨教练会用相机拍下他的跑步姿势,一帧一帧地分析,指出他的问题;下午,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电***仪、仰卧起坐、平板支撑,每一项都让他筋疲力尽;晚上,杨教练会给他讲解短跑的技术要领,分析他的训练数据,制定第二天的训练计划。

有一次,林野在进行电***训练时,因为体力不支,首接晕厥了过去。

当他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杨教练坐在床边,手里拿着一个药瓶,正往嘴里倒药片。

看到林野醒来,杨教练赶紧把药瓶藏起来,脸上露出一丝不自然的神色,“你醒了?

感觉怎么样?”

“杨教练,我没事,就是有点累。”

林野坐起来,疑惑地看着杨教练,“您刚才在吃什么药?”

“没什么,就是普通的感冒药。”

杨教练避开他的目光,“医生说你是过度疲劳,需要休息两天。

这两天就别训练了,好好养身体。”

林野虽然觉得奇怪,但也没有多问。

他不知道,杨教练患有严重的心脏病,需要长期服药,这次为了陪他训练,己经很久没有去医院复查了。

休息了两天后,林野重新开始训练。

他更加努力了,他不想因为自己的原因,让杨教练担心。

三周后的一天,杨教练对林野说:“今天我们测试一下,看看你这三周的训练成果。”

他们来到省队的塑胶跑道,这里平时不让外人进,杨教练托了以前的朋友,才获得了使用的机会。

林野站在起跑线上,深吸一口气,调整好姿势。

经过三周的训练,他的起跑姿势己经有了很大的改变,重心前倾,脚掌着地,看起来标准了很多。

“各就位 —— 预备 —— 啪!”

杨教练按下计时器,枪声响起。

林野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他刻意控制着自己的步幅,每一步都比以前大了一些,步频却没有减慢。

他能感觉到,腿部的力量比以前强了很多,核心也更稳了,跑起来比以前轻松了不少。

风在耳边呼啸,跑道两旁的景物快速后退。

林野盯着终点线,一步步地靠近。

最后 10 米,他没有像以前那样降速,而是继续加速,身体前倾,冲过了终点线。

“11 秒 21!”

杨教练看着计时器,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进步了!

比之前快了 0.17 秒!

而且,你刚才跑了 46 步,步频压缩计划成功了!”

林野激动地跳了起来,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这三周的辛苦没有白费,他终于成功了!

“不过,你不要骄傲。”

杨教练严肃地说,“11 秒 21 虽然有进步,但离 11 秒还有差距,离全国水平、国际水平更是差得远。

接下来,我们还要加强后程冲刺训练,提高你的爆发力和耐力。”

林野点点头,“我知道了,杨教练,我会继续努力的!”

夕阳下,林野和杨教练并肩走在跑道上。

林野看着自己的影子,心里充满了力量。

他知道,这场 “48 步改 46 步” 的革命,只是他短跑生涯中的一个小小的突破,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他。

但他有信心,在杨教练的指导下,他一定能克服所有困难,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接下来的日子里,训练更加系统和艰苦。

杨教练根据林野的情况,不断调整训练计划,增加训练强度。

林野的成绩也在稳步提高,11 秒 20、11 秒 18、11 秒 15…… 每一次进步,都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梦想。

他相信,总有一天,他能突破 11 秒大关,让那些看不起他的人刮目相看,让黄种人在短跑赛道上,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