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刚成高富帅,李渊就造反

>>> 戳我直接看全本<<<<
隋大业十三年,六月十日。

“殿下,快起床。”

两眼酸胀,脑袋昏沉,强行中断睡眠的感觉让杨侑很不爽。

无需睁眼,听声辨位,抓奶龙抓手,软,真软!

世界安静了。

一拳不握,大,必定是“秋月。”

杨侑唤出一声。

秋月精准中招,知道殿下醒了:“殿下,快起床。”

穿越半月来,杨侑感受到古代的大,是真大。

床不***,叫榻。

大到可以时而摆出一个太字,时而摆出一个弓字。

睡觉都标配两名侍女,三人在榻上滚上两圈,依旧宽裕。

室不叫室,叫殿。

卧室叫寝殿,名曰安定殿。

宅不叫宅,叫宫,还有一个牛逼轰轰的前缀“东”。

杨侑身在东宫之中,身份显贵。

嫡皇孙,亲王,京师总留守,代太子监国。

妥妥大隋帝国第一高富帅。

唯一的遗憾,少年十二,缺了不可言语的快乐。

满屋的烛光,天未亮,叫醒他的时辰不对,提前了,心中一凉:“难道他来了?”

秋月的声音很软,带着特有的京话味:“殿下,小贤子在殿外候着,急事求见。”

小贤子是杨侑的贴身小内侍。

寝殿外归小贤子服侍,寝殿内归春花秋月服侍。

像这种夜闯寝殿内的事,半月来头次发生。

算算日子,应该是彻底改变大隋帝国命运的事发生了。

看来,他的穿越并未影响历史轨迹。

杨侑翻身起床,在赖床和小命面前,他还是拎得清楚谁轻谁重,开口应道:“让他进来。”

秋月一如既往拿来衣物,准备帮殿下穿戴。

杨侑挥手拒绝,接过衣物,他不习惯有人帮他穿戴,显得他像个残疾人。

但是古人的一头长发他是毫无办法。

坐到铜镜前,秋月会帮他梳理头发,春花会端来洗漱的铜盆和布巾,还有刺嘴怪味的“牙刷”。

稍后,小贤子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官员呈报。

红色封面,写着一个急字。

小贤子递上呈报:“殿下,西河郡守高德儒八百里加急。”

所谓八百里加急,要求每三十里有一个驿站,逢驿站换人换马,保持马匹始终疾驰。

此时隋王朝并未建立完善的驿站系统,故而西河郡距离京师大兴城八百里,送达一份紧急呈报,仍需西到五日。

在小贤子的记忆中,自皇帝去年南巡江都,殿下独揽京师大权起,这是第一份由郡守首接送来的加急呈报。

拂晓送入东宫,小贤子见封面上的急字,知道不能耽搁,只能叩开代王寝殿。

杨侑拿着呈报默默念叨:“西河郡。”

作为穿越人士的他自然知道,西河郡为河东十五郡之一,北邻太原郡,是李渊南下必经之路,也是李世民首秀第一战。

接过呈报,拿在手里有点厚度。

惜字如金的官员不会写过多的字,所谓言多必失,当官的岂能不懂。

此急报有点不一样,除了封面多出一个急字,厚度还不薄。

翻开一看:“呈代王殿下:唐国公、太原留守李渊于六月五日太原晋阳起兵造反,建大将军府、分三军,传檄河东诸郡,听从号令。

臣己拒使毁檄,表忠心于陛下。

恐李渊南下,意图西京东都。

臣令治下招募乡兵,据城抵抗,待殿下援军一同剿灭李渊反贼。

六月六日,西河郡守高德儒亲笔。”

后面还有一大段,杨侑细细读来,是李渊的起兵檄文。

来了,李渊终究还是来了,带着开挂的儿子来了。

穿越前他是李世民的小迷弟,尤其是那一句:“我要节制天下兵马。”

点燃了多少男儿雄心。

穿越人士两大笑话:男穿和李世民争天下,女穿和马皇后搞宫斗。

没想到,一朝穿越成皇帝杨广的嫡皇孙杨侑,他成了笑话的主角。

要说命令京师放开城防,迎接李渊父子进京,诚意满满对李世民说:“我是二表叔的小迷弟,皇位就该二表叔来坐,我们一起平定天下,不讲武德、只谈贞观,如何?”

李渊会如何想?

李世民会信吗?

李渊虽然性情豪迈,广交天下,面对敌手,心眼比针尖还小,说过的话从来不算数。

刘武周杀了,薛仁皋杀了,窦建德杀了,萧铣杀了,李密杀了……但凡领头的各路枭雄,全被他杀光了。

最牛的儿子李世民也被他忽悠了九年。

至于李世民,什么都好,就是争皇位,货真价实六亲不认。

李渊的话能信,母猪都能上树。

敢抢李世民的皇位,他就敢八百人对掏。

不管形势再不利,天高皇帝远,如今京师之地,杨侑是天,他的话就是皇帝的话,这便是他的底气。

如今的杨侑,少年十二岁,却是千年后的成人灵魂。

他不是理工科博士,也不是考古专家,更不是文学泰斗、医术圣手,却有着最适合改变乱世,治国安邦的知识储备。

意外吧,杨侑穿越前是政治学博士,极其冷门的特殊高级人才。

天子血脉,世家背景,历史脉络,加之众多穿越必备小知识,诸多条件集中在一起,足以让他和李世民掰掰手腕。

从李渊起兵那一刻起,他便不再、也不能年少天真。

至此后,他杨侑,将是帝国中坚,大隋延续的希望。

少年十二,也有雄心万丈。

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一人。

杨侑合上呈报,放在一边,压低声线问出一句:“所寻之人可有消息?”

一字一句尽显上位者威严,小贤子第一次感受到来自代王的压迫感。

也不知道为何,半月前殿下突然让他寻一个叫李靖的人。

半月来,他寻遍大兴城,甚至周边的几个县,毫无踪迹。

小心翼翼答道:“奴寻遍京师之地,只在大兴城南永阳坊寻到李靖家宅。

家中仅有妻子张氏和两个儿子。”

“你找到李靖的家人了。

她如何说?”

杨侑心中一喜,却是面不改色。

寻思着张氏是不是传闻中的红拂女,江湖通达,武艺高强。

小贤子答道:“张氏只说李靖在马邑郡官任郡丞。”

杨侑想了一下,李靖官任马邑郡丞不假,但在李渊起兵前逃出了太原。

具体是何时逃出,又何时出现在大兴城,他也不知道。

“就这些?”

“张氏似乎很抗拒外人,奴派去的人多问了几句,还被打出了家门。”

“你派去的人被打了?

确定是打不是骂?”

殿下面前岂敢说谎,要不是殿下说过,对李靖的家人要礼待,小贤子都想让衙门抓人了。

“的确是打出来,奴派去的几个人,如今还躺在床上养伤。”

“你没说是孤派去的人吧?”

“殿下交代过奴,不能透露是东宫代王的人。”

“行,这事你就不管了,孤安排另外的人去寻。

即刻以东宫名义宣召在京朝官,屈突通、阴世师、宋老生三位将军,外加孤的舅舅,巳时初东宫大殿朝议。”

小贤子应声离开,杨侑莫名问了身边服侍的春花秋月一句:“你俩怕不怕?”

春花秋月一愣,两人听不懂殿下此话何意?

好好的,突然冒出一句怕不怕。

难道还有殿下害怕的事?

两女聪慧,虽不知小贤子送来的急报讲了什么,却明显感受出,自从殿下看完后,整个就像变了一个人。

那种陡然而来的威压感,只有当今陛下。

不管怎样回答“不怕”一定不会错。

“孤也不怕。”

杨侑淡淡吐出一句,穿越人士的信心还是有的。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