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熟悉山水环境

穿越之山水间 凃之 2025-09-30 14:24:30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刘元若走后,林小满在刘家的日子正式开始了。

清晨,她在公鸡的啼鸣中醒来。

陌生的环境,硬邦邦的土炕,以及眼下这完全脱离现代生活的处境,让她有一瞬间的恍惚。

但很快,那股从农村打到北京都不服输的韧劲又回来了。

“既来之,则安之。

郭梓陶,不,林小满,你能行的!”

她暗暗给自己打气,利索地爬起身,叠好那床单薄的被子。

清晨的山村空气清冽得醉人,带着草木和泥土的芬芳。

远山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气,如同水墨画般朦胧诗意。

溪流潺潺的水声隐约可闻,伴随着几声清脆的鸟鸣,宁静而祥和。

婆婆李氏己经在灶间忙碌,大嫂曹绣绣则在后院喂鸡,嘴里嘟囔着“多吃点多下蛋”之类的话。

小姑子刘元元,一个约莫十岁、眼神怯生生的小姑娘,正拿着比她还高的扫帚,笨拙地打扫院子。

林小满挽起袖子,主动上前:“娘,大嫂,有什么我能帮忙的吗?”

李氏见状,脸上露出一丝宽慰:“起来啦?

灶上烧着热水,你去添把柴火吧。”

曹绣绣瞥了她一眼,语气不咸不淡:“新媳妇倒是勤快,就是不知道能坚持几天。”

林小满只当没听见,熟练地蹲到灶口,控制着火候——这活计,她小时候在老家可没少干。

早饭依旧是稀粥咸菜,只是今天每人多了一个鸡蛋,算是家里难得的营养。

“呀!

今天有鸡蛋吃!”

曹绣绣看到眼都亮了。

大哥刘元林看到有煮鸡蛋吃,也傻呵呵地笑了。

元元心里也欢喜的很,但也知道是娘特意给二嫂煮的,我们只是跟着沾光了。

林小满注意到,婆婆特意在她碗底多放了几粒米。

这个细微的举动让她心头一暖。

刘老汉沉默地吃完,便扛着锄头下地去了。

大哥刘元林也跟着去了地里。

曹绣绣嘴上说着要洗衣裳,眼睛却瞟向林小满,显然想看看这新弟媳如何行事。

“咱们家地不多,收成刚够交租和糊口。”

曹绣绣絮叨着,“你相公读书花费大,家里紧巴巴的。

如今多了你一张嘴...”林小默默听着,没有作声。

她知道大嫂这是给她下马威,但也从中了解到刘家为了供她相公也确实花费不少。

李氏慈和地对林小满说:“小满啊,今天让元元带你西处走走,熟悉熟悉咱村子和周边。

认认路,也认认人。”

正说着,篱笆墙外传来一个爽利的声音:“李大娘,听说你家新媳妇来了?

我们瞧瞧来啦!”

话音未落,一对年轻夫妻就笑着走了进来。

男子身材壮实,皮肤黝黑,一脸憨厚相,叫大牛。

女子挽着妇人的发髻,面容清秀,眼神明亮,透着利落劲儿,手里还挎着个小篮子,里面放着几把刚挖的鲜嫩野菜。

“是小草和大牛啊,快进来坐。”

李氏笑着招呼,“这就是我们元若媳妇,小满。

小满,这是咱邻居,你叫小草姐,大牛哥就行。”

“小草姐,大牛哥。”

林小满从善如流地叫道,她喜欢这对夫妻身上散发出的质朴友善的气息。

小草上下打量着林小满,笑道:“真是个俊俏媳妇!

元若兄弟好福气。

就是身子看着单薄了些,得多吃点。

喏,刚挖的荠菜,嫩着呢,给你们添个菜。”

李氏连忙道谢。

小草是个自来熟,拉着林小满的手就说:“妹子刚来,肯定闷得慌,正好,我们要去西山脚那边挖野菜,那边林子浅,没啥危险,还有不少野果子呢,带你们一起去转转?”

林小满正想深入了解这片山水,立刻点头:“那太好了,谢谢小草姐!”

李氏想了想也同意了:“有你们带着,我也放心。

元元,你也一起去,帮你嫂子认认路。”

刘元元小声应了,眼里却有点期待的光。

西人拿了小锄头和篮子,便出了门。

小草是个活泼性子,一路上指着各处介绍:“那是村长家,那口井的井水是村里最甜的叫甜水井。

洗衣洗菜就去前面小溪,水可清了…瞧,那边就是西山,咱们今天就去那儿。”

秋日的阳光温暖而不炙烈,天空湛蓝如洗。

村子被群山环抱,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从村边蜿蜒流过,在阳光下闪烁着粼粼波光。

溪边有几个妇人在洗衣洗菜,说说笑笑。

看到林小满都好奇的瞅几眼,棒槌敲打衣物的声音回荡在山谷间。

“咱们村叫溪山村,就是因为这条溪和这些山。”

小草热情地介绍着,“溪水甜着呢,首接能喝。

山里好东西也多,野菜、蘑菇、野果子,就看你会不会找了。”

大牛补充道:“不过深山里有野猪和恶狼,可不要乱闯!”

跨过溪上的小木桥,就到了西山脚下。

这里的山林不像远山那般深邃茂密,阳光透过稀疏的林木洒下光斑,空气更加清新,混合着泥土、腐叶和野花的香气。

“看,这是荠菜,开水焯一下凉拌或者包饺子都香!”

“这是马齿苋,有点酸,炒着吃也行…哟,这儿有片野茼蒿!”

小草如数家珍地教她们辨认各种野菜,大牛则憨厚地笑着,负责刨挖一些需要费力的根茎。

林小满学得认真,这些知识在她看来都是宝贵的生存资源。

刘元元也放松了不少,跟着小草仔细辨认。

不知不觉,她们渐渐深入了一些。

这里的树木稍显茂密,野果也多了起来。

忽然,林小满的目光被一片红艳艳的灌木丛吸引了过去。

那是一片生长在山坡向阳处的野果树,上面密密麻麻结满了指甲盖大小、圆溜溜、红得发亮的果子!

是山里红!

而且是一片长势极好、果实累累的野生山里红!

她的心猛地一跳。

前世记忆瞬间苏醒——小时候,村里的山坡上就有很多山里红,奶奶总会摘来做山楂糕、泡山楂水,秋天时,最盼望的就是那扛着稻草靶子走街串巷卖冰糖葫芦的老爷爷…冰糖葫芦!

酸甜开胃,制作相对简单,成本低廉,在这古代乡村绝对是新鲜玩意儿!

而且眼下正是九月,山里红成熟的季节,原料几乎不要钱!

前世在北京打工时,她曾在美食街帮过忙,学过冰糖葫芦的做法。

这满山的免费原料,不就是现成的商机吗?

一个念头如同破土的春笋,迅速在她心中生根发芽——也许,她的第一桶金,就要着落在这片红果子上了!

“小满,看啥呢?”

小草注意到她的出神,顺着目光看去,“哦,那是酸果子,又酸又涩,没啥人吃,偶尔有娃子摘几个磨牙,倒牙得很。”

林小满强压下心中的激动,故作随意地问:“小草姐,这果子很多吗?”

“多!

这片山坡好多呢,没人要的东西。”

大牛憨憨地接话,“酸掉牙,鸟都不咋爱吃”。

没人要?

林小满的眼睛更亮了。

这意味着原料几乎零成本!

她走过去,摘下一颗红果子,在衣服上擦了擦,放进嘴里一咬——嘶!

果然酸涩得让人五官紧缩,但那股熟悉的山楂味之后,却隐隐回甘。

正是做冰糖葫芦的上好原料!

酸味足,才能衬托出糖的甜!

“是挺酸的,”林小满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乐开了花,“不过看着红彤彤的挺喜人,我摘些回去看看能不能泡点水喝,解解腻。”

小草不疑有他,笑道:“你们读书人家的小娘子就是想法多,这酸果子还能解腻?

行,那你摘点吧,我们再多挖些野菜。”

林小满拉着刘元元,开始采摘那些饱满红润的山里红。

她心里飞快地盘算着:冰糖葫芦的关键在于熬糖,糖在这个时代算是比较贵的东西,启动资金需要一点…但比起其他生意,这几乎是空手套白狼的好买卖!

元元心里倒是没有太多想法,二嫂让干啥便干了!

路上,她还注意到溪边生长着茂密的芦苇和竹子,这些都是日后可能用到的资源。

回程时,林小满特意绕到溪边,捧起清甜的溪水喝了一口。

水质甘冽,毫无污染,真是大自然的馈赠。

傍晚回到刘家,林小满的篮子里除了野菜,还装了不少红艳艳的山楂。

曹绣绣见了撇嘴道:“摘这酸果子干啥?

又不能当饭吃。”

李氏倒是没说什么,只是好奇地看了几眼。

晚上,林小满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虫鸣,思绪万千。

这片山水蕴藏着如此丰富的资源,只要善加利用,何愁不能改善生活?

冰糖葫芦将是她在这个世界迈出的第一步。

虽然丈夫远行,但有了目标,生活顿时充满了希望。

月光从窗棂洒入,林小满握紧拳头,轻声对自己说:“郭梓陶...不,林小满,加油!

你一定能在这里闯出一片天!”

远处传来几声犬吠,更显出山村的宁静。

在这片美丽的山水间,林小满的创业之路,即将从那些红艳艳的山楂开始!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