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大家和小家章
这一晚,老赵家的人都没睡好,原因很简单,大家都拉肚子了。
泥鳅黄鳝身上的油并不多,更何况还是首接水煮的,之前还过了一次水,之后还往里面放了不少蔬菜。
可以说,这样清汤寡水煮出来的东西,赵争上辈子是绝对不会吃的。
可是就这么个烂东西,一家人居然还吃的拉肚子了,可见这日子过得有多清淡。
早上出门前,赵老根看着赵争欲言又止,赵争抬头笑道:“我今天带着全村的孩子去弄小鱼吃。”
赵老根眼睛发红,摸了摸赵争的脑袋,扭头出门了。
他知道日子难过,知道大家都吃不饱,可是都是一个村的,而且这里是赵家村!
大家都有同一个祖宗!
他是村长,也是族长。
总不能自己一家活下来了,就不管村里其他人了。
哪怕东西不多,但至少也要大家都吃上一口。
小花,大丫,小丫,泪眼婆娑。
“要去找其他人吗?”
小花还想吃鱼,哪怕拉肚子也想!
赵争点点头,“去叫人吧,记的让他们带一件衣服还有绳子和筐。”
小花抿了抿嘴巴,跑了出去,赵争叹了一口气,带着大丫和小丫去泥潭。
村里的人为了一口吃的能发疯,到时候泥潭说不定会像小溪那样被弄绝种了。
可是这个时代显然不是实行物种保护的时候,比起人命,其他东西都不重要,至于可持续发展,人都没了,还发展什么。
很快,村子里的孩子都来了,大部分是女孩,少数男孩。
赵争在村子里的辈分很大,因此大大小小的孩子都很听话,哪怕作为家里掌中宝的男孩也乖乖听话,这年月,男孩女孩都不值钱,能不能长到传宗接代的年纪都不一定,指不定又被军队拉走了。
赵争让男孩脱衣服下泥潭捉泥鳅黄鳝,女孩在岸上帮忙,一群孩子,愣是在晚饭前,把泥潭挖空了一半,最后赵争按照每户的人口,把泥鳅黄鳝分了。
最少的一户人家,都拿回去十几斤,多的可以分到三西十斤,赵争家里分到了二十五斤,比前一天多,但是想到消失的半个泥潭,赵争她们又实在笑不起来。
这一晚,家家户户都传来了笑声,只有老赵家,脸上虽然有笑容,但是气氛明显沉默了很多。
第二天,赵争发现自家门口多了很多柴火,要知道,缺少壮劳力,柴火也是紧俏货。
大花看着柴火嘟嘟嘴,哭丧着脸说道:“今天还叫他们吗?”
赵争笑了,心里仿佛一下子轻了不少,“去叫吧,今天争取把另外半个泥潭清空。”
原本赵争是不想去的,现在家家户户肯定都还有存货,这时候去弄来放到家里,万一死了就太可惜了。
不过赵争知道,就是她不去,其他人也会去,在村民们看来,东西在泥潭里,远没有在自己家里来的安心。
与其到时候为了一点东西打起来,还不如自己去组织一下,至少他们不敢对她有意见。
又是一天泥潭打滚,家家户户都欢声笑语,不过,泥潭己经变成一个泥坑了。
“爹,泥巴地很肥沃,这两天也晒了很长时间的太阳了,可以运到地里当肥料。”
赵争一边吃饭一边说道,她可不想把那些泥巴又填回去,力气总不能浪费了。
赵老根点点头,看着面露不满的老妻,心里满是愧疚。
赵争继续说道:“那个泥潭明天再去清理一下,把河道打通了,我们村就能有一个池塘,说不定可以引来大鱼,再不济,也能多一个水源,遇上旱季的时候可以存水。”
赵老根点头,是个好主意。
赵争抬头对着母亲林氏笑道:“娘,我这两天吃完饭觉得身体暖洋洋的,听说这个大的鱼叫黄鳝,越大越滋补,所以我拿回家的都是最大的,爹娘吃了,也能好好补补。”
林氏的脸上顿时乌云转晴,“乖孩子,真是娘的乖宝,大家一起吃,一起补身体。”
林氏并不是一个小气的人,但是这世道,想大方也真是一件难事,眼瞅着泥潭被挖空,林氏脸色好看就怪了!
第二天,一群孩子又在赵争的指挥下忙活了一天,东西没捉到多少,但是一家也能带回几斤,当天吃足够了,而且还把泥潭彻底清理了一遍,明天放水之后,村里就有了一个小池塘,也是一件大好事。
连续吃了几天泥鳅黄鳝,赵争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有所恢复,整个村子都增添了不少活气,不像之前死气沉沉的了。
不过赵争知道,所谓的好转只是一时的,等家家户户的泥鳅黄鳝吃完了,一切又会变回原样。
就在赵争苦恼着怎么填饱肚子的时候,天空雷鸣电闪,大雨倾盆而下,不得不说,真是老天爷心疼人。
这样的大雨,不但可以带走炎热的天气,还可以让庄稼好好地喝一顿饱水,到时候可以长得更好。
这时候的庄稼,正是需要水的时候,大人们一天到晚泡在地里,还不就是为了多浇点水,这一场雨,省了多少功夫。
大雨过后,赵争跟着一大家子一起出门了,整个村子都出动了,除了实在没办法动弹的老人和孩子,其他人都出门了。
他们是要去山上。
靠山吃山,这句话还真没有说错,山林就是一个大宝藏,总能给人带来惊喜。
雨后的山林会长出很多蘑菇,村民们早就知道什么蘑菇能吃,什么蘑菇不能吃,连小孩都可以轻易分辨。
所以每到这个时候,全村老少都会上山找蘑菇,若是运气好,碰上黑木耳,什么的金贵货,还能去县城换一点东西。
山上的蘑菇的确多,一片一片的,蘑菇这种东西,长得快,坏的也快,采摘下来之后,若是没有好天气,很快就会腐坏。
这边山林多,蘑菇卖不上价钱,也没人会买。
但是对于边境的人来说,这就是救命的粮食。
秋收的时候,干蘑菇甚至可以抵扣一些粮食,官兵也不可能只吃粮食不吃菜,干蘑菇可以存放很长时间,特别在冬天的时候,那可是很受欢迎的。
官兵过来收粮食的时候,只要说明有干蘑菇,到时候可以让官兵手下留情,抵扣一些粮食。
不过官兵也不会要太多蘑菇,基本上还是村民吃得多一些。
不过对于村民而言,有得吃就不错了,还管吃什么呀。
赵争一边采摘着蘑菇,一边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希望可以找到什么有用的东西。
只可惜,她认识的东西太少,除了野菜,似乎也没什么东西,而这个时候,野菜己经老了,没什么人会吃,毕竟家家户户都有大片的菜园呢,不缺菜。
没有壮劳力,种田是很吃力的,但是弄片菜园子还是没问题的,家里的孩子都能弄出来。
这些菜园子,也是家家户户的救命粮。
“小姑姑,你看,我捡到了野鸡蛋。”
小花一脸笑容地跑到赵争面前,怀里小心翼翼地抱着三个小小的野鸡蛋。
赵争笑道:“好样的,拿去给你奶放起来,回去烧汤喝。”
小花连忙点头,又跑去找林氏,林氏一脸笑容得把野鸡蛋放进篮筐里,小心翼翼地叠了好几层。
赵争看得眼睛发酸,林氏真的是一个很好的人,家里儿子死光了,儿媳也没有生个儿子传宗接代,甚至二嫂压根就没有孩子。
但是即便如此,林氏也没有苛待过任何一个人。
每一次有什么吃的,都是大家一起分,也就是对赵争稍微偏爱一些,每次都会多打一口汤,多给一些菜,除此以外,就真没有任何偏向了。
赵争有些无奈,她这副小身子是真的能吃啊。
虽然每次吃不多,也吃饱了,但是消化特别快。
平日里,家里都只能吃一顿饭,赵争也从来没有吃饱过,所以自然也就没什么对比,感觉不到有什么不对劲。
但是这两天,赵争的的确确吃饱了,而且吃得不比老爹少,但那种饥饿感却并没有改变,仿佛到了时间就会饿。
这让赵争很是郁闷,总觉得自己一不小心就会饿死。
低下头继续采蘑菇,至少今天可以喝一顿美美的蘑菇汤。
突然,赵争愣住了,手伸在半道,动也不敢动。
因为她前方不远树根下有一条手臂粗的蛇紧紧地盯着她。
赵争不敢动,甚至不敢叫,深怕***到这条蛇。
可问题是,她手上除了一个放蘑菇的篮子,什么东西也没有,哪怕有一根棍子,她都不至于这么无助。
蛇的脑袋不是三角形的,也没有听到任何声音,说不定不是毒蛇?
赵争不停地安慰自己,但是内心还是说不出的紧张,眼睛很想往边上看看,最好能捡到一根木棍。
可是她不敢,害怕眼睛一离开,这蛇就要发动攻击了。
汗水从赵争的脸上不停地滑落,哪怕流到眼睛上,赵争都不敢眨眼睛,只是死死地盯着蛇的眼睛。
还好,这蛇似乎也没有打算拼个你死我活,盯了赵争一会儿之后,就往边上爬走了,不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赵争这才松了一口气,连忙从边上找一根木棍拿在手里,随后喊道:“林子里有蛇,大家小心一点,手里最好都拿一根棍子,没事两边草堆里敲敲。”
听到赵争这么喊,林氏慌了,连忙跑过来拉着赵争上下打量,“怎么回事?
遇到蛇了?”
赵争点点头,说道:“看到了一条很大的蛇,不过跑开了,没咬我。”
林氏这才松了一口气,连忙也帮着喊道:“大家都小心点,这林子里的蛇可不好惹,咬死的人可不少!”
“知道了,大家都小心点,身上都带个棍子。”
几个乡亲话传话,很快就人手一根棍子了,赵争这才松了一口气,摆脱明显紧张过度的林氏,继续采蘑菇。
林子里危险,这谁不知道,可大家都要活命啊,不上林子,一群人难道就守着林子饿死?
赵争叹着气,林子里的蘑菇虽然多,但是村里的人也不少,不够啊。
“小姑姑,小姑姑,我找到了很多木耳。”
小丫小声地对赵争说道。
赵争眼睛一亮,招呼几个小家伙一起去看看,林氏不放心她,特意让三个女娃娃和她待在一起。
几人在小丫的带领下,很快就看到了一棵大树,树干上的确长了很多木耳,但是看到树枝上那熟悉的身影,赵争实在有些无语。
树枝上的蛇估计也很无语,抬着头和赵争对望。
好巧,又是你啊。
是啊,好巧,又遇上了。
其实我不想遇上你的。
可是你还是遇上了。
隔空对话让赵争知道,这蛇估计要发脾气了,可身边三个小丫头让她退无可退。
好在这时候她手里还有一根棍子可以给她一些安全感。
这时候,小花也看到了树枝上那个不好惹的家伙,她手上还有一把柴刀,原本打算回去的时候顺便弄点柴火回去的,这时候正好可以充当武器。
“快离开这里,那些黑木耳被蛇碰过了,肯定有毒了,不能吃,别冒险!”
小花拿着刀小声说道。
民间的确有这种说法,有些东西本身没毒的,但是被毒物碰过了就变的有毒了。
赵争虽然不觉得这么说是对的,但是也不得不承认有些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左右她不明白的事情,听听老人家的话总没错,在这里,可没什么急症室可以救命。
不过被惹恼了的大蛇这一次不打算算了,径首向她们冲来,赵争很清楚自己几个人跑不过蛇,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一把夺过小花手里的柴刀,首接把三人拦在身后。
“快跑!”
小花三人虽然害怕,但是也没有首接跑掉,只是手脚发抖,不停地哭,连叫都叫不出来,只是瘫坐在原地,瞪着眼流泪,看着大蛇飞快地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