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水都烟雨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水都的春雨总是这样,细细密密,从天际的烟青色中悄然降落,洗净了街道,也悄然渗入人心。

沈澜撑着一柄青色油纸伞,缓步于水都的石板路上。

脚下是浅浅的水洼,倒映着她的身影和伞影,将雨和人的轮廓模糊成一幅淡墨画。

她素来不喜热闹,偏爱这般静谧的时刻,仿佛只有雨水才懂她心底的寂寥。

水都依河而建,楼阁错落,廊桥横跨,烟雨中宛如一座漂浮的梦境。

街边的茶楼里传来低声的琴音,雨帘下偶尔有行人匆匆而过。

沈澜缓缓踱步,目光落在前方的桥头,不知何时,那里站着一人,身着墨色长衫,未撑伞,任雨丝落在肩头,浸染衣襟。

他静静地看着水面,像是在等待什么。

沈澜脚步微顿,认出那人正是数日前在画舫上有过一面之缘的慕容珏。

彼时,他凭栏而立,神情淡漠,令她心生几分好奇。

而今雨中再遇,她心中竟泛起一丝微妙的欢喜。

沈澜走近几步,伞下的身影与桥头的男子渐渐重合。

慕容珏似有所觉,缓缓回头,目光与她相遇。

那是一双极深的眼睛,雨水打湿了他的发梢,却不掩眉宇间的清冷。

“沈姑娘。”

慕容珏声音低沉,似与雨声融为一体。

“慕容公子。”

沈澜轻声应道,将伞朝他头顶微微倾斜,“雨大,何不进亭避避?”

慕容珏淡淡一笑,未拒绝,随她走向桥边的亭子。

亭内雕梁画栋,雨声敲打檐角,宛如琴音悠扬。

沈澜将伞收起,衣袂尚存几滴水痕。

慕容珏则静静立于一旁,目光落在亭外的烟雨江面。

“这水都的雨,果然名不虚传。”

沈澜随口一说,语气平和。

慕容珏微微颔首:“水都之美,在于烟雨。

晴时虽好,却不及此时韵味。”

沈澜莞尔:“公子倒是懂得赏景。”

慕容珏微露笑意,神情温和几分。

沉默片刻,他低声问道:“沈姑娘独自一人来水都?”

沈澜点头:“家中琐事缠身,偶来散心。

却不想遇到公子。”

慕容珏眼底有一抹晦涩滑过,似是欲言又止。

沈澜察觉到他的异样,轻声道:“公子心中似有烦忧?”

慕容珏垂眸,雨声渐密,他缓缓开口:“家事难言,外人多有揣测。

沈姑娘可曾觉得,这水都虽美,却难掩人心的波澜?”

沈澜怔了怔,随即低声道:“人心纷杂,水面亦有暗流。

只是多半人皆只见表象罢了。”

慕容珏抬眸看她,目光里多了几分探究:“沈姑娘看得如此通透,定是经历过风雨。”

沈澜笑意微敛,眸光微微黯淡:“风雨无常,谁人能避?

只是学会了在雨中前行。”

亭外雨声如织,江面渐起涟漪。

沈澜望着水中倒影,心中却浮现出昨日的种种。

家中旧事,外祖重病,父亲冷漠,母亲早亡。

她自幼寄人篱下,习惯了独行,却仍渴望着一份温暖。

慕容珏似也沉浸在自身的思绪中。

沈澜忽然开口:“公子可知这水都有一处镜花楼?

传说楼中有一面古镜,能照人心事。”

慕容珏微微一怔,随即轻笑:“人心难测,何须借镜?

沈姑娘倒是有趣。”

沈澜淡然道:“有些事,旁人虽看不明,却终究无法掩藏。

镜中花,水中月,皆是虚幻。

可若能在虚幻中寻得一线真实,也算不负此生。”

慕容珏望着她,神情渐柔。

他缓缓道:“或许沈姑娘说得对。

有些真意,藏在烟雨之中,只有用心才能看见。”

亭外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有茶楼的侍女撑着伞过来,笑道:“两位公子,雨大,楼里有清茶热汤,要不要进去歇歇?”

沈澜看向慕容珏,眼中有探询之意。

慕容珏点头:“也好,雨未歇,且去避避。”

两人一同随侍女走入茶楼。

楼内温暖,檀香袅袅,窗外雨丝斜织。

沈澜与慕容珏坐在临窗的位置,茶汤氤氲,雨声作伴。

她低头轻抿一口,忽然问道:“公子来水都,可有要事?”

慕容珏微微一笑,神情淡然:“家族事务,偶有闲暇,便来此一游。

沈姑娘呢?”

沈澜低声道:“我……只是想看看水都的烟雨,顺便寻些心安。”

慕容珏目光温和,仿佛能看透她的心事。

他轻声道:“世事纷扰,若能在烟雨中觅得安宁,亦是幸事。”

雨势渐缓,窗外的水面渐显清明。

沈澜望着江流悠悠,心境也渐渐平复下来。

她忽然觉得,与慕容珏的这场偶遇,像是命运安排的一场小小邂逅。

在彼此的寂寞与坚强中,找到了微妙的共鸣。

茶己凉,雨亦止。

沈澜起身告辞,慕容珏也缓缓起身。

两人并肩走出茶楼,水都的街道一如既往的安静,只有雨后清新的空气和远处传来的水声。

沈澜收起伞,轻声道:“今日多谢公子相伴。”

慕容珏微笑:“沈姑娘若不嫌弃,来日可再同游水都。”

她看着他,眸中带着一抹明亮:“好。”

水都烟雨,宛若世间的镜花水月。

沈澜与慕容珏在这烟雨之中,心事初现,相知未深,却己埋下了情感的种子。

两人走过石板路,身影渐行渐远,雨后的水都悄然见证了一段故事的开端。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