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七封信

奶奶的七封信

作者: 圆滚滚的丸子

其它小说连载

《奶奶的七封信》是网络作者“圆滚滚的丸子”创作的虐心婚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沈知白苏锦详情概述:男女情节人物分别是苏锦云,沈知白的虐心婚恋,婚恋小说《奶奶的七封信由网络作家“圆滚滚的丸子”所展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本站纯净无弹欢迎阅读!本书共计53851章更新日期为2025-10-02 17:45:47。该作品目前在本完小说详情介绍:奶奶的七封信

2025-10-02 18:17:28

奶奶临终前交给我一把铜钥匙,说后院枯井里锁着她的一生。我趁夜打开井盖,

发现里面没有水,只有一堆烧焦的木头和一个铁盒。铁盒里装着褪色的婚书,

男方名字被烧毁,只留下“苏锦云”三个字——那是我奶奶的名字。 还有七封未寄出的信,

都是写给一个叫“沈知白”的人。最后一封信上写着:“若你看到这封信,我已成他人妇。

那场大火烧掉了我们的戏园,也烧掉了我的勇气。”原来六十年前,

奶奶曾是城里最红的昆曲名伶。1 苏锦云奶奶走了。在一个秋雨绵绵的午后,

她安静地合上了眼睛。我坐在床沿,握着奶奶的手,

那只曾经柔软、后来布满褶皱与老年斑的手,正在一点点的变凉,变得陌生。

那只曾经为我剥过莲子、缝过书包、在夏夜里轻轻摇着蒲扇的手,正在一点点变凉。

院子里传来姑妈带着哭腔的指挥声:“孝布要裁得宽些……”唢呐呜咽着撕开雨幕,

夹杂着邻居们杂沓的脚步声,我轻轻带上门,把喧嚣关在身后,

奶奶的卧房里还飘着淡淡的皂角香,枕头上留着她最后的头型印。

母亲整理着奶奶的贴身衣物,手指在那件洗得发白的旧棉袄上停留许久。内袋里,

她摸出了那把钥匙,黄铜的钥匙被红绳仔细地穿着,磨得光滑锃亮,

还带着老人身体最后一点温度。“是后园那口井的钥匙。”母亲的声音有些沙哑,

“你奶奶临终前特意嘱咐,要交给你。”我接过那把钥匙。钥匙落入掌心时,

我忽然想起七岁那年夏天。我和堂哥玩捉迷藏,偷偷掀开井口的青石板,

奶奶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打我手心,她的手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可那双总是温和的眼睛里,

有什么东西狠狠颤了一下。如今,这把从未见过的钥匙静静躺在掌心。后院那口井,

自我有记忆起就盖着青石板,边缘爬满厚厚青苔,每年春天,

奶奶都会亲手清理石缝里的野草,却从不允许任何人靠近。而现在,

打开它的钥匙就在我手里,沉甸甸的,仿佛承载着六十年的时光。当夜,

家里人都已经陆续歇下,老宅陷入一种喧嚣过后的、更显深沉的寂静。只有灵堂的长明灯,

在穿堂风中摇曳出飘忽的影子,我鬼使神差地拿了一支强光手电,独自走向后院。

秋夜的月光是清冷的,那口井静静地卧在角落,青石板像一块巨大的、凝固的疤痕。

我费了些力气,才将那石板推开一道能容人侧身通过的缝隙,

一股混杂着陈年土腥气和某种焦朽味道的、凉飕飕的气息,扑面而来。

手电筒的光刺破了井下的黑暗。没有预想中水面的反光,也没有潮湿的寒意,

只有深不见底的、干燥的幽邃,井壁上,几根粗大的、烧得焦黑的木料交错架着,

支撑出一个狭窄的、堪堪容人的空间,那焦糊的痕迹,在光线下显得格外刺目。

我顺着井壁残留的、早年凿出的踏脚凹槽,小心翼翼地攀爬下去。井底比想象的宽敞,

积着厚厚的尘土,正中央,赫然是一个小小的、锈迹斑斑的铁皮盒子,它沉默地待在那儿,

盒子没有上锁,我轻轻一掀,盒盖便发出艰涩的“吱呀”声,应声而开。里面没有金银珠宝,

只有岁月凝固成的、轻飘飘的遗骸。一纸婚书,纸质脆黄,边缘卷曲,

上面工整的墨字也已褪色。奇怪的是,男方的姓名,被什么烧灼过,只剩下一个焦黑的窟窿,

徒留女方三个清秀的小楷:“苏锦云”。那是我奶奶的名字,

一个我从未听她提起过的、带着旧式韵味的名字。婚书下面,是厚厚一叠信札,

用同样的红绳捆着,保存得相对完好。一共七封,信封一律空白,没有地址,没有落款,

我抽出最上面一封,也是最新的一封,展开,信纸薄如蝉翼,

上面的字迹是清秀而略带颤抖的行楷:“知白:若你看到这封信,我已成他人妇。

那场大火烧掉了我们的戏园,也烧掉了我的勇气。锦云,绝笔。”“知白”?沈知白?

我呼吸一窒,连忙翻看其余信件。每一封,开头都是这个名字,这些信,竟一封也未曾寄出,

它们被长久地、秘密地封存在这口枯井的深处,伴随着那份残缺的婚书,

和一个被火焰吞噬的名字。手电的光晕在信纸上晃动,那些沉默了六十年的墨迹,

仿佛在这一刻苏醒,带着奶奶——不,是苏锦云——一生的悲欢与重量,向我倾倒而来。

井口的月光遥不可及,而我,站在这个被时光遗忘的洞穴里,

即将触碰到一个从未认识过的、属于苏锦云的往事。那一年,苏锦云十七岁,

是姑苏城里最红的昆曲旦角,艺名“云老板”,她所在的“水磨腔”戏园子,夜夜笙歌,

掌声如潮。而我,透过这些发黄的信纸,仿佛能看见那个水袖轻扬、眼波流转的苏锦云。

她在信里写:“今日唱《游园惊梦》,台下喝彩声如雷,

可我抬眼望见二楼雅座那个空着的位置,心里便也跟着空了一块。知白,你已三日未来了。

”第二封信的墨迹深些:“班主又送来新置办的行头,珠翠满头,金线绣衣,

华美是极华美的,可我总想起你曾说,最爱看我穿着那件月白色的旧褶子,不施粉黛,

在后台对着镜子默戏的样子。你说那样子的我,才是‘洗净铅华’的真我。

”第三封信带着若有若无的药香:“今日练功,不小心崴了脚,疼得钻心。班主急得团团转,

说明晚有贵客点名要听我的《思凡》。你托人送来的药膏极有效,还附了一张字条,

只‘保重’二字。我将字条贴在胸口,那点儿疼,竟也算不得什么了。

”那个叫沈知白的书生,就这样在苏锦云的文字里活了过来。他家道中落,却满腹才情,

为人清高孤傲,唯独对昆曲,对苏锦云的戏,有着近乎痴迷的懂得。他为她写戏评,

为她与那些附庸风雅、实则不懂戏的所谓名流争辩,后来,他开始为她写戏本。

“你说要为我写一出新戏,一出只属于我苏锦云的戏。你说戏里的女子,要像我一样,

有柔韧的骨,有清澈的眼,要经历离合悲欢,最终……你说结局还未想好,要问过我的心。

知白,我的心,你难道不知么?”2 烟花易冷读到这里,我的心微微揪紧。才子佳人,

戏文里的老套故事,可当它真实地发生在至亲之人身上,那感受全然不同。

我能想象奶奶当年写下这些字句时,脸颊飞红、心绪如潮的模样,

那是一个被爱着的、怀着隐秘而盛大喜悦的苏锦云,

与后来我记忆中那个总是沉默着、眼神望向远方的奶奶,判若两人。他们的交往,

在那个年代,无异于离经叛道。名伶与清贫书生,身份的云泥之别,周遭的流言蜚语,

像无形的网缠绕着他们。苏锦云在信中流露出忧虑:“班主今日找我谈话,话里话外,

提醒我莫要‘自误前程’。他说张司令……又派人来送帖子了。我假意应承,心里却怕得很。

知白,我们该怎么办?”“张司令”,这个名字的出现,让信纸间的空气骤然变得压抑。

那是一个拥兵自重、粗鲁跋扈的军阀,对苏锦云的觊觎,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威胁,

像渐渐聚拢的乌云。然而,在沈知白的下一封信里,他带来了一线光,他提到了那出新戏,

那出专为苏锦云写的戏。“你说戏名拟叫《烟花易冷》,你说那女子如烟花般绚烂夺目,

却也如烟花般,渴望挣脱转瞬即逝的宿命,去追寻一点永恒的、哪怕清冷的光。你说这戏,

是写她,也是写我,知白,读着你的戏文,我哭了又笑。你说我们离开姑苏,

去找一个只有山水和戏文的地方,我信你,我等你。”《烟花易冷》。原来这名字,

竟有这样深的渊源。它曾是苏锦云黑暗中的希望,是沈知白能给出的、最郑重的承诺。

信件在这里,氛围陡然一变。笔迹开始凌乱,墨迹时有晕染,苏锦云不再细致地描绘心情,

最新章节

相关推荐
  • 我真的陪他淋过大雨整本 延伸 最终终章免费阅读
  • 四合院从五八年开始小说阅读
  • 九零,妻子假死后我再婚小姨子
  • 未婚夫装0骗我感情 小说
  • 烟火照夜白安馨
  • 月隐云间爱成憾
  • 镇天命
  • 爱在迟暮时姜紫涵林心晴篇
  • 爱如烟花,转瞬即逝
  • 云本无心风起意
  • 仙尊被气哭了
  • 傅西洲江之虞小说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