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挨打的日常
说他堂弟死了。
我知道他很痛苦。
但我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我也就顾不上他了。
我没有安慰他的能力。
我说生死离别这事儿自己排解。
人生本苦,喜悲自渡。
我当然也希望有人能安慰到他,但我自己是做不到了。
闲话不多说。
我现在只顾得上自己。
我们还是回到那个倒霉孩子身上去吧。
童年对于他来说还是有蛮多快乐的回忆的。
其实人贩子做的坏事,有的时候也不全都导致坏的结果。
改门换姓的那一年,他哥哥刚好10岁。
他印象特别深刻,那一次他哥哥过生日,家里面好多人,好热闹。
后来再也没有那么热闹的生日了。
而他自己一次也没有过。
但对于他来说,那时候正是撒尿和泥巴,无忧无虑的年纪。
有时候把家里的零件拆了,带出去和小朋友过家家。
玩是玩痛快了。
玩完东西也扔了。
等大人要用的时候,找不着。
气急败坏的,就拿着竹条来找这小***教训一通。
“你个败家的玩意儿,弄哪儿去了?
“小***被打的嗷嗷叫。
抓赃在现行,打死不承认。
哈哈!
童年嘛,大部分人的童年都是一样的吧。
也真的难说,现在的孩子,这个班那个班的,还有没有童年的乐趣。
他从小就喜欢看书。
尤其是故事书。
可不像别人说的那样,“看这孩子打小就灵光!”
灵光是不存在的,他哥哥小时候太耀眼了。
年级第一,品学兼优。
课余生活还非常懂得去搞钱。
带着弟弟、朋友们,在田里池塘河沟边,摸鱼抓虾逮青蛙。
啥都干,能赚钱啥都干。
记得那时家里就过生日的时候才会给个几块钱零花。
但他哥哥从来没为零花钱愁过。
而他自己就每天下课,在学校小商店守着那个卖麻辣烫的,就眼巴巴的看。
偶尔那小老板善心发作,也会给上一片麻辣烫。
他拿着就跑到没人的地方吃,生怕同学要他分享。
回味无穷啊。
下课了又接着去。
那商店的小老板就很无奈的给个小白眼,苦笑一下不搭理他。
想吃买不起怎么办?
老哥不是有钱吗?
他就偷呗。
嗯,不能叫偷。
是取应得的那一份。
帮着提桶,也不能白干不是?
他哥发现钱少了的时候,都不问。
福尔摩斯,首接就破案了。
小家伙就哭得很冤枉。
"你都没看见我拿,你凭什么打我?
我要跟妈妈去告状!
叫他打死你。
"当然,母亲总是站在小家伙这边骂当哥哥的。
他哥若是敢回嘴,往往是印堂发黑,有棍棒加身之祸。
那时候,所有人都喜欢哥哥,唯独母亲爱护着小家伙。
但农村的人大字不识几个。
他和他哥一样,也从来没少挨打。
老一辈人常说的嘛,棍棒底下出孝子。
天黑没回家,赶不上饭点会被打、做错事儿了会被打、还嘴辩解也会被打。
棍棒就是真理啊。
打得小的没脾气。
大的往外跑。
跑了还得西处找。
教育方式是一成不变的。
打了还得跑,跑了又去找。
老大从此就开始了,跑跑跑。
跑出去待在外面的时间,慢慢的就从几天几个星期后来发展到了几个月。
但就跟见鬼了一样。
老大的学习成绩就是好,回来稍微一学习,又是年级第一。
他就这样活在了他哥优秀的阴影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