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捕手的 辅助人 2025-10-03 07:13:12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第一章:残响城市在午夜时分下起了冰冷的雨。侦探陈默站在霓光闪烁的屋顶边缘,

脚下是川流不息的车河,像一条条光蛇,蜿蜒爬行在摩天楼的缝隙之间。

雨水打湿了他的旧风衣,渗入布料,带来一股沉甸甸的寒意。但他浑然未觉,

只是死死盯着前方那个站在护栏外沿、摇摇欲坠的身影。“李小姐,回来!

没有什么坎是过不去的!”陈默的声音在雨声中显得有些嘶哑。那是一个年轻的女人,

穿着昂贵的真丝长裙,此刻已被雨水彻底淋透,紧紧贴在身上,勾勒出单薄而绝望的轮廓。

她叫李莎,本市最负盛名的青年钢琴家。但此刻,她脸上没有任何艺术家的神采,

只有一片死寂的灰白。“过不去了……他走了……一切都空了……”李莎喃喃自语,

眼神空洞地望着脚下的虚空,“我的音乐……也死了。”陈默不是谈判专家,

他是“残响事务所”的负责人,专门处理与“记忆”相关的特殊案件。李莎的未婚夫,

天才物理学家赵明哲,一周前在实验室的一场离奇“意外”中丧生。

官方结论是实验设备故障导致的大脑额叶瞬间坏死,无痛且迅速。但李莎不相信,

她坚持认为赵明哲是被人谋杀的,并且,凶手的目的是他最新的研究成果。

在赵明哲的遗物中,李莎找到了一张陈默的名片。“他跟我说过……如果有一天他出了事,

而我觉得不对劲……就来找你。”一小时前,李莎在事务所里对陈默这样说,

她的眼神里有一种濒临崩溃的执拗,“他说你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陈默确实能。

他的右眼在一次任务中重伤,移植了一颗非法的“生物义眼”。

这颗义眼不仅能捕捉常规光谱,

还能微弱地侦测到生物体——尤其是人类——在极端情绪下留下的“记忆残响”。

强烈的爱、恨、恐惧、悲伤,会像信息素一样萦绕在事发地点,

形成只有他能看到的、模糊的光影轨迹。但这项能力代价巨大。每一次使用,

都会透支他的精神力,并伴随剧烈的偏头痛。更重要的是,窥视他人的记忆碎片,

如同饮鸩止渴,那些不属于他的强烈情感会不断侵蚀他自己的心智。“我帮不了你,李小姐。

”陈默当时拒绝了,“警方已经有了结论。而且,窥探逝者的记忆……是对亡者的不敬。

”然后,李莎就冲出了事务所,跑到了这栋距离实验室不远的大楼天台。“他留下了东西!

在他的记忆里!”李莎突然转过头,雨水和泪水混合在她脸上纵横交错,“我能感觉到!

陈侦探,求你……看看他最后看到了什么!”陈默的心脏猛地一缩。

他看着李莎眼中那种混合了绝望与最后一丝希冀的光芒,像风中残烛,随时会熄灭。

他想起了赵明哲的资料,那个笑容温和、眼神清澈的科学家,

他研究的领域是——“量子记忆传输”。一种不祥的预感攫住了陈默。“好,我答应你。

”陈默向前一步,声音沉稳下来,“你先过来,我们下去慢慢说。”李莎看着他,

眼神里有一丝动摇。就在这一刻,陈默的右眼突然传来一阵针扎似的剧痛。视野边缘,

一丝极其微弱的、带着冰冷铁锈色的“残响”从李莎身后的阴影中一闪而过。

那是一种充满恶意和监视意味的痕迹,绝非李莎或者他自己留下的。有人来过这里!

就在不久前!陈默脸色一变,不再犹豫,一个箭步冲上前,在李莎反应过来之前,

死死抓住了她的手臂,用力将她从护栏外拖了回来。两人一起跌坐在冰冷湿滑的天台地面上。

李莎伏在地上,失声痛哭。陈默喘着粗气,

右眼的疼痛和脑海中翻腾的恶意“残响”让他冷汗直流。他抬起头,

环视着被雨幕笼罩的黑暗城市。赵明哲的死,恐怕真的不是意外。

第二章:实验室的幽灵第二天上午,雨停了,但天色依旧阴沉。

陈默站在“前沿科技”研究所,赵明哲生前工作的实验室外。

凭借李莎的授权以及一些“不太合规”的技术手段,他绕过了官方的封锁线。

实验室内部一片狼藉,但又透着一种诡异的整齐。爆炸或者说,

能量宣泄的中心点被标记出来,周围的仪器设备有的融化变形,有的却完好无损。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臭氧和烧焦蛋白质的混合气味,即使经过了一周的通风,

依然没有完全散去。官方报告显示,

是赵明哲正在调试的一台“高功率量子纠缠激发器”核心元件过载,

释放出的定向能量脉冲精准地摧毁了他的大脑特定区域,过程不足零点一秒。太精准了,

精准得不像意外。陈默深吸一口气,激活了右眼的能力。世界在他眼前瞬间变了模样。

常规的视觉信息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无数漂浮、闪烁的光斑和色带。

“情绪残响”——专注的蓝色、兴奋的黄色、疲惫的灰色……它们像油漆一样泼洒在空间里,

大多已经非常淡薄。他需要找到属于赵明哲的,最后的那一道“残响”。

他走到能量爆心的位置,强迫自己忽略那些干扰信息,将感知聚焦。

右眼传来的刺痛感越来越强,像有根锥子在往里钻。终于,在爆心边缘,他“看”到了。

那是一道极其强烈、却又无比短暂的“残响”。颜色是无法形容的混沌,

仿佛所有颜色混合在一起又猛地被撕开。在这片混沌中,

充斥着极致的恐惧——并非对死亡的恐惧,

而是对某种即将发生的、无法挽回之事的恐惧;紧接着是震惊,

仿佛看到了绝对不可能出现的事物;最后,是一种深沉的、带着绝望意味的了然。

而在这一片混乱的“残响”边缘,陈默捕捉到了一丝异样。一丝冰冷的、非人的“注视感”。

这感觉与他昨晚在天台上捕捉到的那丝充满恶意的“残响”如出一辙!它像一条透明的毒蛇,

缠绕在赵明哲最后的记忆光影上,冰冷,粘稠,不带任何人类情感。

这不是人类能留下的“残响”!陈默猛地关闭了能力,踉跄一步扶住了旁边的实验台,

额头上布满了冷汗,剧烈的头痛让他几乎呕吐。他大口喘着气,心脏狂跳。

赵明哲在死前一刻,不仅感受到了极致的恐惧和震惊,他还被某个“东西”注视着。

而这个“东西”,昨晚也曾出现在李莎试图***的天台。它是什么?是某种高科技监视设备?

还是……更超出理解的存在?陈默的目光落在实验室角落的一个保险柜上。

柜门有被高温灼烧过的痕迹,但结构完好。根据李莎的说法,

赵明哲的一些核心研究笔记和私人物品存放在里面,密码只有他知道。

警方和技术人员尝试了各种方法,未能打开。这个保险柜是特制的,

采用物理密码锁和生物识别双重验证,强行破坏会触发内部的自毁程序。陈默走到保险柜前,

伸出带着特制感应手套的手,轻轻抚过密码盘和生物识别区。他再次咬牙,开启了能力。

这一次,他不再搜寻弥漫空间的“残响”,而是聚焦于保险柜的交互界面。

人类频繁接触的地方,尤其是需要输入密码或进行生物识别时,

会留下比周围更清晰的“操作残响”。密码盘上,几个数字键区域的“残响”明显更为浓郁。

陈默忍着剧痛,记下了它们的位置和大致顺序:7,3,9,1,0。生物识别区,

则残留着赵明哲指纹的微弱光影。但这还不够。顺序可能错误,而且需要赵明哲的活体指纹。

就在这时,他注意到在密码盘“0”键的“残响”下方,

似乎还覆盖着一层更微弱、但更持久的痕迹。那是一种带着温柔和眷恋的“残响”,

颜色是温暖的淡金色。这不是赵明哲的风格。赵明哲留下的“残响”大多理性、冷静,

是纯粹的蓝色和银色。陈默心中一动。李莎的生日,是10月7日。

他尝试着输入了密码:1,0,0,7。“咔哒。”一声轻响,密码锁的指示灯由红转绿。

陈默屏住呼吸。密码果然是李莎的生日。那么指纹呢?他拿出一个透明的薄膜,

这是李莎提供的,上面沾有赵明哲生前留在家里茶杯上的清晰指纹。

他将薄膜小心地覆盖在生物识别区。“验证通过。”电子音冰冷的响起。保险柜门,

无声地滑开了。第三章:数字幽灵保险柜里东西不多。

几本厚厚的、写满复杂公式的研究笔记,一个银色的U盘,以及……一个看起来十分普通,

甚至有些陈旧的音乐盒。那是赵明哲准备送给李莎的生日礼物,还没来得及送出。

陈默首先拿起了U盘,插入随身携带的、经过高度加密的便携式电脑。

U盘里只有一个文件夹,命名为“普罗米修斯之火”。里面是大量的实验数据、理论推导,

以及一份总结性的文档。陈默快速浏览着,越看越是心惊。赵明哲的研究,

远不止“量子记忆传输”那么简单。他试图证明,人类的意识和记忆,

本质上是一种基于量子态的“信息实体”,可以在特定条件下被编码、存储,

甚至在不同载体间进行“剪切”和“粘贴”。他称之为“意识迁移”技术。文档的最后几页,

笔迹显得有些凌乱,像是在极度紧迫的状态下写就:“……实验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