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的ccz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扭曲的家庭对自己造成了怎么样的影响,尽管父亲会因为一个拼音念的和他觉得的不一样而对他大打出手首到他涕泪横流、因为早上起床迟而被暴打一顿、因为成绩不理想不让他吃饭、因为一点小事把他关到地下室里……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往往会成为ccz父亲大动干戈的原因,这是最让人不解的。
明明就是一点点小事,小孩子不懂,难道大人也不懂吗?
在又一次ccz与父母爆发冲突后,他理所当然的又被教训一顿,关到了地下室。
地下室里放着冬天烧炉子的煤块,煤灰静静地在昏暗的楼梯口飘着,ccz此时也被迫冷静下来。
我问他:“你错了吗?”
他只是说:“错了。”
接着默默站着。
但父母也不是一首对他不好。
好的时候也会在他刚上小学时给他买一个很好的书桌、每天给他做饭、考试成绩好还会奖励一套玩具积木、有时候还会开车带着一家人去玩……所以ccz小时候觉得自己是幸福的。
就算家庭对他的影响让他自卑懦弱又胆小,但小时候几乎迟钝地让他感觉不到。
就算受了委屈也不会跟家里人讲,因为父母只会谴责他的懦弱,然后两人大吵一架。
而在人际交往上,内心深处本能的害怕孤独的他就算被捉弄到颜面扫地也会装作没事的样子,因为他不想体会孤独的苦。
就算在班级里的小团体里作为一个人人都能欺负一下的小透明也不会有怨言,他宁愿在小团体里拙劣的表演来获得一点点存在感,来让自己不孤独,跟同学交往也是处于低下的位置,通过降下身位来维持所谓的友情,就算受欺负也要擦干眼泪装做没事的样子,不敢让任何人发现,因为他们只会跟老师说“老师ccz哭了”,让所有人知道自己是个软弱的人,然后老师草草敷衍了事,事后受惩罚的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不让他好过,而那是他最不想看到的结果。
每次挨打或者受欺负时ccz总是会情不自禁的流眼泪,明明不想流,却每次都控制不住,父亲看来流眼泪是懦弱的表现,所以就会打的更起劲,老师看到他哭则会和全班人一起嘲笑他。
可是他自己也控制不住,他也不想哭,可是就是忍不住。
小学是塑造人格的关键时候,而ccz在小学六年吃了数不清的苦。
w县作为西北地区的贫困小县城,教育资源自然是比不上更为发达地区的。
ccz的小学班主任是个普普通通的女人,165的身高,略显刻薄的面相却常挂着淡淡的笑意,和大多数人一样有一个普通的家庭、普通的工作,而这也意味着不能奢求她能作为一个有师德的好老师。
第一次见班主任是在小学报到时,班主任自我介绍着:“我姓王,大家可以叫我王老师。”
那时ccz觉得她一定是个好老师,因为她脸上常带着母性的慈祥,而一个慈祥的母亲难道能是个坏人吗?
所以王老师在第一次见面时让他倍感亲切。
一个班级里大概有西五十人,班主任怎么能做到雨露均沾呢?
总是要将一些学习不好的孩子排出老师慈爱关怀的范围的。
而ccz那时学习还不错,甚至因为父母的暴力教育激发出了他的潜力,可以说是在班里名列前茅,但因为太过于呆板,而且比其他孩子更不懂讨老师的欢心,所以也不在老师关注的范围之内。
弱小的人在社会中是不会混的很好的。
同理,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像ccz这种弱者虽然不至于太惨,但也不会活的很开心。
而ccz这时候还处于懵懂无知的状态,甚至带着像动物一样简单的思维就匆匆步入了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