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基本收回放到了场院,黄豆要统一脱粒,玉米要统一剥皮,除去交到国家的,剩余的就可以人均分配了。
因为粮食很多几台脱粒机同时工作,因为脱粒是体力活,要把大堆的豆科,一叉叉分开,再一叉叉送进脱粒机里,这些工作基本都是男劳动力做,而妇女们则围在大堆的玉米堆周围剥玉米皮。
今年的丰收脱黄豆的男劳力明显不够用,大队长就来到妇女群里问谁可以干,到时候公分和男劳力一样,因为那个时候男劳力的工作比较累,公分要比女劳力高出近一半。
大部分妇女这个工作是做不来的,虽然也想做赚点钱,又怕干不下来前功尽弃,所以大家嘁嘁喳喳的议论着,互相推让着。
“我去!”
人群中走出一位高高的个子,大辫子又粗又长,辫稍垂过***。
大大的眼睛,眉毛又黑又浓。
皮肤有一点棕黑且粗糙。
“谁家的姑娘,以前咋没见过呢?”
大家揣测着。
“老吕家刚搬过来的亲戚。”
有知道的抢着回答。
“哦哦,看着像个大老爷们,一看就有把子力气。”
“好,就你了,跟我过来”大队长说。
“你跟大雪他们一组吧”那时的爸爸年轻,有力气,干活从来不输任何人,闲暇时队里摔跤比赛,爸爸总是胜出的一个,所以每到农忙时节,爸爸便成了生产队的领头人之一。
“丫头,你这辫子太长,干活不方便,也危险”“没事,我有办法”这姑娘左右手抓起辫子左右盘起来,从兜里拿出来一顶男士帽子戴在头上,别说真的看不出来是男是女。
姑娘接过队长手里的二齿叉,加入了脱粒队伍,从下午三点到晚上近十点,一刻也没有歇息过,每个人不由得竖起大拇指。
中秋节到了,因为是农忙时节,每个人家根本没有时间做好吃的。
“今晚大家不用回家做饭了哈,都在队里吃,一起过中秋!”
大队长的话振奋每一个人的心,大家欢呼起来,很快又各自进入工作状态,没有任何人懈怠。
那时候生产队里有食堂,有什么活动,或者领导下来检查,专门有大师傅做饭。
大队长又调了两个妇女过去帮忙。
九点了。
“今天是中秋节,我们早一点下班,大家回家洗把脸,食堂***吃饭!
别忘带着吃饭的家伙哈!!”
“好……”大队长的话再次引起一片欢呼半个小时后,大家陆陆续续带着碗筷,(这里的碗,大多数是唐瓷盆,或者小铝盆)来到生产队食堂。
所谓食堂,就是一个长筒空房子,地上订着几根木桩,上面搭着木板 中间的宽一点高一点,两边的窄一点,矮一点,大家坐在两边吃饭。
很快男人一波,女人一波分开。
大师傅和几个妇女每个长条桌上,端来三西个大盆,猪肉炖粉条,香香软软的大张油饼。
大家说着,笑着,吃着,一扫所有的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