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提前五分钟到达,选了一个靠窗的安静位置。
她点了一杯美式,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杯壁,泄露了内心的不平静。
她不知道陆辰逸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技术风险?
单独沟通?
这不符合他公事公办的冷漠人设。
十点整,陆辰逸的身影准时出现在咖啡馆门口。
他穿着简单的白色衬衫和深色休闲长裤,少了些西装带来的压迫感,却依然清冷出众。
他径首走到林晓对面坐下,侍者过来,他只要了一杯冰水。
“林总监很准时。”
他开口,声音依旧是那种缺乏起伏的调子。
“陆博士约谈,不敢怠慢。”
林晓放下咖啡杯,首视着他,“不知陆博士指的技术风险是什么?”
陆辰逸从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上调出一份文件,推到林晓面前。
“这是我对你提交的初步运营构想,进行的技术可行性评估。”
林晓接过平板,快速浏览起来。
越看,她的心越沉。
这份评估报告极其详尽,条理清晰,用大量数据和逻辑推演,尖锐地指出了她方案中多处“理想化”的设想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可能面临的困境——数据处理延迟、隐私保护的潜在漏洞、情感模拟算法的准确率瓶颈……他不是在故意刁难。
他是真的,从纯技术角度,认为她的方案存在硬伤。
“我理解林总监想要打造‘有温度’产品的愿景。”
陆辰逸看着她微微蹙起的眉头,语气平淡无波,“但理想不能脱离技术地基。
你描绘的‘情感共鸣’,以公司现有的技术架构和算力,实现成本极高,且稳定性存疑。
我认为,项目初期,更应聚焦于夯实基础功能,确保系统的绝对可靠与高效。”
“所以,”林晓抬起眼,目光锐利,“陆博士的建议是,放弃‘情感化’核心,做一个冷冰冰的、但足够‘高效’的工具?”
“是做一个可靠的工具。”
陆辰逸纠正道,“情感是变量,是噪音。
在核心系统成熟之前,引入过多不可控变量,是极不负责的行为。”
“变量?
噪音?”
林晓几乎要气笑了,“陆博士,我们服务的是人,不是机器!
人就是由情感、由变量构成的!
如果科技不能服务于人最本质的情感需求,那它的意义何在?
只是为了展示技术的优越吗?”
她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一些,引来旁桌客人的侧目。
陆辰逸沉默地看着她,冰封般的眼眸深处,似乎有什么情绪极快地闪过,快得让人无法捕捉。
他放在桌面的手指,几不可查地收拢了一下。
“意义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效率。”
他避开她的质问,语气依旧冷静,“过于超前的理念,只会让项目陷入泥潭。
我希望运营部能重新评估方案,基于现有的、成熟的技术框架进行设计。”
“不可能。”
林晓斩钉截铁地拒绝,“‘情感化’是‘启明’项目的灵魂,也是我们区别于市场上其他竞品的核心优势。
这一点,在项目立项时就己经确定了。
赵总也是认可的。”
两人之间的气氛再次变得剑拔弩张。
阳光明媚的咖啡馆,仿佛成了另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就在这时,陆辰逸放在桌面的手机震动起来。
他瞥了一眼来电显示,眉头微不可查地皱了一下,并没有立刻接听。
林晓的目光下意识地扫过他的手机屏幕,虽然很快移开,但那屏幕上闪烁的名字还是清晰地映入了她的眼帘——沈逸风。
这个名字让她微微一怔。
是她知道的那个沈逸风吗?
风行科技的创始人,也是……曾经追求过她的人。
陆辰逸怎么会和沈逸风有联系?
陆辰逸按掉了电话,抬起头,正好捕捉到林晓脸上那一闪而过的讶异。
他的眼神瞬间变得更加幽深冰冷,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
“林总监的人脉,果然广阔。”
他意有所指地说了一句,随即站起身,“看来今天的沟通无法达成共识。
周一的会议上,我会正式提出我的技术评估报告。
告辞。”
他放下冰水的钱,转身离开,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林晓独自坐在原地,看着窗外陆辰逸渐行渐远的背影,又回想起来电显示上的那个名字,心中疑窦丛生。
技术分歧,旧日恩怨,现在似乎又掺入了更复杂的因素。
这个“启明”项目,从开始就布满了迷雾。
而她有种预感,周一的项目组会议,绝不会风平浪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