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光祖从怀里掏出两个烤红薯,递了一个给秦封:“早上娘烤的,还热乎着呢。”
秦封接过红薯,剥开焦黑的外皮,香甜的热气冒出来,咬一口,软糯香甜。
他一边吃,一边听吕光祖讲村里的趣事——谁家的鸡丢了,谁家的狗下了崽,还有村里的猎户上山捕到了一只野兔。
“野兔?”
秦封眼睛一动,“我们也去捕野兔好不好?”
“可我们没有猎具啊。”
一个叫小石头的孩子说。
“不用猎具,”秦封放下红薯,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我有办法。”
他带着几个孩子往山坡上走,山坡上长满了低矮的灌木丛,是野兔常出没的地方。
秦封让吕光祖和小石头分别站在灌木丛的两端,自己则和另一个孩子从中间往两边赶。
他还特意叮嘱:“脚步轻些,别惊动了兔子。”
几个人小心翼翼地往前走,秦封的眼睛紧紧盯着地面,寻找野兔的脚印。
忽然,他看见一处灌木丛晃动了一下,立刻做了个“嘘”的手势,手指向那边。
吕光祖和小石头立刻屏住呼吸,慢慢围过去。
“砰!”
吕光祖猛地扑上去,双手按住了一只灰褐色的野兔。
野兔挣扎着,后腿蹬得厉害,吕光祖死死按住,脸上满是兴奋:“抓住了!
抓住了!”
秦封跑过去,帮着吕光祖把野兔的腿绑好。
那野兔不算大,但足够几个孩子解馋了。
“阿封,你怎么知道兔子在这儿?”
小石头好奇地问。
“你看地上,”秦封指着地面上浅浅的脚印,“这脚印新鲜,还有兔子的粪便,说明它刚经过没多久。
而且这处灌木丛长得密,兔子爱躲在这里。”
孩子们听得连连点头,对秦封更佩服了。
中午时分,牛吃得差不多了,孩子们把牛赶到树荫下休息,然后一起去附近的山上砍柴。
村里的孩子从小就会干这些活,可砍柴也有讲究——有的树长得粗,劈起来费力;有的树枝太细,不耐烧。
几个孩子拿着柴刀,站在山脚下犯了难。
秦封却己经走进树林,抬头看了看树上的枝叶。
他走到一棵橡树下,指着树干说:“就砍这棵。”
“这棵橡树不粗不细,正好烧,而且树枝多,砍一捆够烧两天。”
秦封解释道,“你看它的叶子,颜色深绿,说明长得壮,木质也瓷实,烧起来火旺。”
吕光祖拿起柴刀,试着砍了一下,果然,橡树的木质不算硬,几下就砍断了一根树枝。
其他孩子也跟着学,专挑秦封指认的树砍,没多久就砍了两大捆柴。
砍完柴,太阳己经偏西,几个人扛着柴,牵着牛,手里还提着那只野兔,往村里走。
一路上,孩子们有说有笑,吕光祖把野兔递给秦封:“阿封,这野兔是你找到的,给你带回家。”
秦封摆了摆手:“不用,我们一起烤着吃。”
回到吕家村,几个孩子把牛送回各家,然后找了个空地,挖了个土坑,把野兔处理干净,用树枝串起来,架在火上烤。
吕光祖从家里拿来盐和香料,撒在野兔身上。
火舌舔舐着兔肉,很快就烤出了油,滋滋作响,香味飘得老远。
几个孩子围在火堆旁,眼巴巴地看着,时不时转动一下树枝。
秦封坐在火堆边,看着跳动的火苗,又抬头望了望远处的富春江。
江面己经被夕阳染成了金红色,渔船的影子在江面上缓缓移动,岸边的芦苇随风摇曳,像一幅流动的画。
他忽然觉得,富春的山山水水,都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只要细心留意,就能发现不一样的惊喜。
“兔肉熟了!”
吕光祖的喊声打断了秦封的思绪。
孩子们立刻围上去,你一块我一块地分着兔肉。
兔肉烤得外焦里嫩,带着香料的香味,好吃得让人流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