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站在街角,手里紧握着一份边缘已经磨损的企划书,深深吸了口气。
“时光胶囊”主题咖啡馆——这是他准备了整整一年的创业项目,也是他送给一个再也收不到礼物的人的,迟到了十年的礼物。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合伙人兼好友赵成宇打来的:“默哥,场地最后确认了?
设计师下午就到,别临门一脚又怂了啊!”
陈默苦笑:“知道了,在门口了。”
挂掉电话,他抬头看向眼前这栋有些年头的三层小楼。
它安静地矗立在大学城附近的旧街,外墙爬满了常春藤,在秋日里泛着红黄交织的色彩。
就是这里了。
他不仅仅是因为租金合适,更因为,十年前,他和苏晚晚无数次路过这里,她总会指着小楼说:“看,多漂亮!
以后要是能在这里开一家咖啡馆就好了,每天闻着咖啡香,看着人来人往那时他搂着她的肩膀,笑她:“小傻瓜,开咖啡馆很累的。”
心里却暗暗记下,想着等以后工作了,一定要帮她实现这个愿望。
后来,他们没有“以后”了。
推开沉重的、需要稍微用力才能打开的木质店门,灰尘在从窗户透进来的光柱中飞舞。
空荡的屋子里弥漫着旧木材和时光的味道。
阳光透过沾满灰尘的玻璃窗,在地板上投下模糊的光影。
就是这里了。
陈默的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既酸涩,又充满了一种奇异的确定感。
他走到屋子中央,闭上眼睛,仿佛能听到十年前苏晚晚在这里叽叽喳喳规划的声音——“这里放书架!”
“那里要做个小小的舞台,可以弹吉他!”
“窗户要改成落地窗,阳光晒进来暖洋洋的!”
“晚晚,”他在心里轻声说,“我来了。”
第一章:尘封的序章设计团队下午准时抵达。
负责人是一位干练的年轻女性,名叫李静。
她迅速带着团队测量、拍照、记录,和陈默沟通着初步的改造思路。
“陈先生,您这个‘时光胶囊’的概念非常棒。”
李静一边在平板电脑上勾勒草图一边说,“我们计划保留这栋建筑原有的结构和质感,比如这些***的红砖墙,还有这架老旧的木质楼梯,只做清洁和加固。
然后用的现代材料去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