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都纪年

雾都纪年

作者: 小小肆意

其它小说连载

《雾都纪年》中有很多细节处的设计都非常的出通过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小小肆意”的创作能可以将陈屿林微等人描绘的如此鲜以下是《雾都纪年》内容介绍:著名作家“小小肆意”精心打造的现言甜宠小说《雾都纪年描写了角别是林微,陈情节精彩纷本站纯净无弹欢迎品读!本书共63781章更新日期为2025-10-11 05:01:35。该作品目前在本完小说详情介绍:雾都纪年

2025-10-11 09:18:25

1 石板路上的异乡人四月的重庆,雾是带着重量的。

林微拖着28寸的行李箱走出重庆北站时,第一口呼吸就裹着潮湿的水汽,

呛得她轻轻咳嗽了一声。行李箱的万向轮在站前广场的青石板路上磕绊,

发出“咔嗒咔嗒”的声响,像在给这座城市的初遇打节拍。她打开手机导航,

屏幕上的蓝色箭头在“较场口”三个字上打转,可抬头望去,眼前是层层叠叠的石阶,

左边是爬满绿萝的老楼,右边是挂着“老重庆小面”招牌的铺面,热气从玻璃门缝里钻出来,

混着牛油的香气飘进鼻腔。林微站在原地愣了三分钟,看着导航提示“您已偏离路线”,

指尖无意识地攥紧了行李箱的拉杆——这是她第一次觉得,电子地图在现实面前如此苍白。

“妹儿,是不是找不到路哟?”身后传来带着重庆口音的女声,林微回头,

看见一位挎着竹篮的嬢嬢,蓝布衫的衣角沾着点栀子花的白,竹篮里的花苞还裹着晨露。

嬢嬢眯着眼睛笑,眼角的皱纹里都藏着暖意:“导航在我们这点不管用,梯坎多,巷子绕,

你要切哪点?”“我找较场口的那个老居民院,叫……”林微翻出租房合同,念出地址,

嬢嬢立刻拍了下手:“晓得了!跟到我走,五分钟就到,再绕下去要遭雾把路遮完咯!

”嬢嬢走在前面,脚步轻快得像踩在弹簧上,红棕色的木楼在雾里露出飞檐,

窗台上的三角梅探出头,花瓣上的水珠滴在石阶上,晕开小小的湿痕。林微跟在后面,

看着嬢嬢竹篮里的栀子花轻轻晃动,香气混着远处飘来的火锅味,

竟奇异地驱散了她心里的慌张。路过一家杂货店时,嬢嬢还停下来,

指着门口挂着的黄桷兰说:“妹儿,买点嘛?挂在包包上,香得很。”林微买了两朵,

别在帆布包的带子上。走了没几步,嬢嬢指着前面一个爬满青苔的石门:“到了!就是这点,

三楼,楼梯陡,慢点走。”林微连声道谢,嬢嬢摆了摆手:“谢啥子哟,重庆人都这样,

邻里邻外的,互相帮衬是应该的。”说完,挎着竹篮转身走进屋里,

衣角的蓝很快就成了模糊的影子。推开租房的门,林微先闻到一股旧木头的味道,

客厅的窗户正对着枇杷山,拉开窗帘,能看见层层叠叠的屋顶,黑瓦上还沾着雾水,

像撒了一层碎银。她把行李箱放在角落,瘫坐在老旧的藤椅上,看着窗外的雾慢慢流动,

黄桷兰的香气在房间里散开。这时候她才发现,自己的手心竟出了汗——不是紧张,

是一种莫名的悸动,像心里有颗种子,在重庆的雾里悄悄发了芽。第一个晚上,

林微没开空调,任由潮湿的风从窗户吹进来。凌晨两点,她被楼下的声音吵醒,

趴在窗台上往下看,看见几个夜市摊主正推着小推车收摊,路灯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偶尔传来几句说笑,声音裹着雾,软软地飘上来。林微想起在老家时,

凌晨两点的街道只有路灯亮着,安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而重庆的夜,

连安静都带着烟火气,像一碗温好的醪糟,甜丝丝地熨帖着人心。第二天早上,

林微是被楼下的吆喝声叫醒的。“豆浆——油条——”的声音穿过雾,钻进房间。

她揉着眼睛起床,走到阳台时,看见对面楼的阿姨正趴在栏杆上晾衣服,看见她,

笑着挥了挥手:“妹儿,新搬来的呀?下来吃早饭噻,巷口的豆浆油条好吃得很!

”林微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下了楼,巷口的小摊前已经围了几个人,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大叔,

戴着白色的帽子,手里的油条在油锅里“滋滋”作响。“来一碗豆浆,两根油条!”林微说,

大叔笑着应:“好嘞!豆浆要甜的还是咸的?”“甜的。”林微回答,大叔把豆浆递给她,

又塞了一根油条:“送你一根,新邻居,多尝尝!”豆浆温温的,甜得刚好,油条外脆里软,

咬一口满是油香。林微站在小摊前,看着来往的人,有背着书包的学生,有提着菜篮的老人,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平和的笑意。她突然觉得,这座昨天还让她迷路的城市,

好像已经开始接纳她了。一周后,林微开始在解放碑附近的一家公司上班。每天早上,

她都会提前半小时出门,沿着较场口的巷子慢慢走,看巷子里的老人坐在门口剥枇杷,

看卖花的嬢嬢把栀子花摆得整整齐齐,看早餐摊前的人排着队,说着笑着。有次她走得太急,

差点撞到一个推着自行车的爷爷,爷爷连忙扶住她:“妹儿,慢点走,梯坎滑,小心摔着。

”说着,还从车筐里拿出一个枇杷,塞到她手里:“刚摘的,甜得很,尝尝。

”枇杷的皮很好剥,果肉是淡粉色的,咬一口,汁水在嘴里散开,甜得入心。林微边走边吃,

心里暖暖的。她想起以前在上海上班时,每天都是挤地铁、赶公交,每个人都行色匆匆,

连说话都带着急促的节奏。而重庆,好像自带慢镜头,连时间都走得慢了些,

让她有机会停下来,看看路边的花,尝尝手里的果,听听陌生人的问候。下班的时候,

林微喜欢绕路走解放碑。傍晚的解放碑,霓虹已经亮了起来,雾把灯光揉成朦胧的光斑,

落在行人的脸上。她会在解放碑旁边的长椅上坐一会儿,看来往的人,有情侣手牵着手,

有朋友勾着肩,有游客举着相机拍照,每个人都在享受这座城市的夜晚。

有次她看见一个穿着校服的小姑娘,手里拿着一串糖葫芦,蹦蹦跳跳地跑到妈妈身边,

笑着说:“妈妈,解放碑的灯好亮呀!”妈妈笑着摸了摸她的头:“是呀,

我们重庆的解放碑,最亮了。”林微看着这一幕,嘴角不自觉地弯了起来。她拿出手机,

给妈妈发了条消息:“妈,重庆挺好的,我很喜欢这里。”妈妈很快回复:“喜欢就好,

照顾好自己,有空多拍点照片给我看。”林微抬头,看着解放碑的灯光,

心里突然有了一种踏实的感觉——或许,这里真的能成为她的第二个家。

2 梯坎上的烟火气林微的租房在三楼,楼梯是那种老式的木楼梯,

踩上去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每天下班回家,她都要扶着栏杆慢慢往上走,

走到二楼的时候,总会看见张奶奶坐在门口的小马扎上择菜。张奶奶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

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看见林微,总会笑着问:“妹儿,下班啦?今天累不累哟?

”一开始,林微还只是礼貌地回应,后来熟了,她会停下来和张奶奶聊几句。

张奶奶会给她讲重庆的旧事,讲以前较场口的热闹,讲枇杷山的传说,

还会教她怎么分辨重庆的辣椒——“这种小米辣,辣得烈,适合做蘸水;那种二荆条,

辣得香,炒回锅肉最好吃。”有天晚上,林微加班到十点,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

走到二楼时,看见张奶奶还坐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个保温桶。“妹儿,你回来啦?

”张奶奶站起来,把保温桶递给她,“我煮了点鸡汤,给你留了一碗,快趁热喝。

”林微接过保温桶,触手是暖的。打开盖子,鸡汤的香气扑面而来,里面还有红枣和枸杞。

她坐在张奶奶旁边,小口喝着鸡汤,暖意在胃里散开,疲惫好像瞬间就消失了。“张奶奶,

谢谢您。”林微说,张奶奶笑着摆手:“谢啥子哟,你一个小姑娘在外头不容易,

我这老婆子也没别的,就会煮点东西。”从那以后,林微和张奶奶的关系更近了。

周末的时候,她会帮张奶奶打扫房间,陪张奶奶去菜市场买菜。菜市场在较场口的巷子里,

早上的时候最热闹,卖菜的嬢嬢、卖肉的大叔都热情得很,看见林微,会笑着问:“妹儿,

今天买啥子哟?我这白菜新鲜得很,刚从地里摘的!”张奶奶会带着林微在菜市场里穿梭,

教她怎么挑新鲜的蔬菜,怎么和摊主砍价。“妹儿,你看这黄瓜,要选带刺的,捏着硬的,

才新鲜;这番茄,要选红得均匀的,不要选太大的,太大的容易空心。”林微跟着张奶奶学,

慢慢也摸清了买菜的门道。有次她自己去菜市场,买了一把空心菜,摊主笑着说:“妹儿,

你这挑菜的手艺,跟重庆本地的姑娘一样了!”林微听了,心里美滋滋的。除了菜市场,

林微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巷口的那家梯坎面。面店开在一个小坡上,只有几张桌子,

老板是一对夫妻,男的煮面,女的端面,忙得不亦乐乎。林微第一次去的时候,

看着菜单犯了难,老板笑着问:“妹儿,第一次来吧?推荐你吃杂酱面,

我们家的杂酱是自己炒的,香得很!”林微点了一碗杂酱面,微辣。很快,面就端上来了,

面条筋道,杂酱咸香,辣油的香气在嘴里散开,却不觉得冲。她吃得满头大汗,

老板笑着递过来一张纸巾:“妹儿,能吃辣呀?下次可以试试中辣,更够味!”后来,

林微成了梯坎面的常客。有时候早上上班来不及,

她会打包一碗面带走;有时候晚上不想做饭,她会来这里吃一碗面。老板夫妻都认识她了,

每次看见她,都会笑着问:“妹儿,今天还是杂酱面?微辣?”林微点头,心里暖暖的。

有次林微感冒了,嗓子疼,吃不了辣。她走到梯坎面,犹豫了半天,老板看出来了,

笑着说:“妹儿,是不是不舒服?那给你煮碗清汤面,加个荷包蛋,养胃。

”林微感动得说不出话,清汤面很简单,却煮得很入味,荷包蛋煎得外焦里嫩。她吃完面,

感觉嗓子舒服多了,老板还递给她一包感冒药:“我家孩子上次感冒剩下的,你拿着,

最新章节

相关推荐
  • 我真的陪他淋过大雨整本 延伸 最终终章免费阅读
  • 四合院从五八年开始小说阅读
  • 九零,妻子假死后我再婚小姨子
  • 未婚夫装0骗我感情 小说
  • 镇天命
  • 烟火照夜白安馨
  • 月隐云间爱成憾
  • 爱在迟暮时姜紫涵林心晴篇
  • 爱如烟花,转瞬即逝
  • 云本无心风起意
  • 仙尊被气哭了
  • 傅西洲江之虞小说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