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兰站在二十三层的公寓阳台上,望着远处高架桥上流动的车灯,又一次感到那种熟悉的眩晕——不是高处带来的生理眩晕,而是一种被时间抛弃的茫然。
七十一岁的生日,只有手机里一条银行自动发送的祝福短信记得。
她转身回到客厅,目光落在墙上的全家福。
照片中的儿子李钢笑容灿烂,儿媳谢欣雨站在一旁,礼貌性地微笑着,手臂却保持着一种不易察觉的疏离。
孙子小宝被她搂在胸前,像是划清界限的界标。
这张照片已经五年了,期间小宝又长高了不少,但再没有新的全家福。
1门铃响了。
白玉兰有些诧异,谁会在这个时间来访?
她透过猫眼看去,竟是谢欣雨。
“妈,”门开后,谢欣雨站在门口,手里提着一个蛋糕盒子,“李钢临时出差,他让我来陪您过生日。”
白玉兰敏锐地捕捉到儿媳眼中一闪而过的勉强。
这不是李钢的主意,她确信。
很可能是儿子再三要求,谢欣雨才不得已而来。
“进来吧。”
白玉兰侧身让开,“小宝呢?”
“他明天有课,我让他先睡了。”
谢欣雨把蛋糕放在餐桌上,“您身体还好吗?”
“老样子,血压有点高,医生加了药。”
对话生硬得像是在完成流程。
谢欣雨摆放餐具,白玉兰去厨房泡茶,两人在不到八十平米的空间里,却神奇地避免任何近距离接触。
蛋糕切好后,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
谢欣雨低头刷着手机,白玉兰则小口吃着蛋糕,甜腻的奶油让她有些反胃。
“我上周遇见张阿姨了,”白玉兰试图找话题,“她说她儿媳刚生了二胎,是个女孩,凑了个‘好’字。”
“是吗。”
谢欣雨头也不抬。
“小宝都上小学了,你们有没有考虑...妈,”谢欣雨终于抬起头,眼神锐利,“我们讨论过这个问题,现在工作和房贷压力这么大,一个孩子足够了。”
白玉兰咽回了后面的话。
又是一次不愉快的尝试。
她始终不明白,为什么每次与谢欣雨的交流都会变成这样。
她明明只是关心,却总被理解为干涉。
饭后,谢欣雨匆匆收拾好餐具:“妈,我明天还要早起送小宝,先回去了。”
门轻轻关上,公寓重归寂静。
白玉兰站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