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姬拎着一只银壶,沿着玉石小径缓步行来,裙袂轻扬,鬓间簪着一朵初绽的玉兰。
她昨夜未眠,心中仍惦记着昨日与师父闲谈时听到的那句“林家公子今日将来瑶台赴宴”,心头莫名起了涟漪。
林远是谁?
瑶姬其实并不清楚,只知他是林家大少,有才名,有风骨,听师兄师姐们偶尔提起,皆是赞誉之词。
可对她来说,这样的男子似乎与她的生活毫无交集。
她只知自己要守着瑶台的清寂,照料花草,听师父教诲,偶尔陪伴师妹们弹琴作画,日子波澜不惊。
不料今晨,瑶姬走到湖心亭时,却见亭中早己有一人背手而立。
他一袭青衫,身形修长,正静静望着湖面。
晨曦将他的轮廓勾勒出一圈柔光,显得格外出尘。
瑶姬心头一跳,莫非这便是林远?
她轻咳一声,正要上前问候,却见那人蓦然转身,眼中满是讶异与警惕。
两人西目相对,皆是一愣。
林远看见瑶姬,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他原本独自来亭中赏景,心想在宾客未到前寻一处清净,未曾想会遇见一位陌生女子闯入。
刚才心神恍惚,他险些将她当成了湖中仙子。
“你是谁?”
他下意识地问,语气略显生硬。
瑶姬一愣,也有些不悦。
她本是瑶台主人之一,何时轮到别人质问她?
她抬眸,淡淡道:“这里是瑶台,阁下身为客人,理应我来问你是谁。”
林远闻言,微微一怔,旋即想起师父曾提过瑶台有几位女弟子,或许眼前这位便是其中一位。
他略显尴尬地拱手:“在下林远,今晨误入贵地,还望姑娘见谅。”
“林家公子?”
瑶姬挑眉,心中却不知为何有些失落。
原来传闻中的林家公子,不过如此。
林远见她神色淡漠,以为她瞧不起自己,心头亦有些不快。
他本就不擅与女子周旋,如今被这冷淡的态度激得语气更冷:“姑娘若无他事,林某便先行告退。”
说罢,他便转身欲离。
岂料脚下不慎,银壶里热茶洒了出来,正好溅在自己衣襟上。
瑶姬见状,本想上前相助,可想到方才林远的冷淡,又强自按下,装作不见。
林远自觉失态,脸上泛起一抹不自然的红晕,忙低头整理衣衫。
这场小小的尴尬,令二人心头皆生微妙。
林远暗自懊恼,自己何时变得这般拘谨了?
而瑶姬亦在心里暗道,此人竟如此不解风情,难怪师父总说他“孤高自傲”。
气氛一时僵持,谁也未再开口。
只有湖面波光闪动,似在嘲笑他们的笨拙。
这时,天边传来一阵清脆的鹤鸣。
瑶姬转身欲走,却听林远忽然道:“姑娘且慢——”她怔住,回头看他。
林远咬了咬牙,终于还是道:“方才失礼,是我唐突。
姑娘既是此地主人,不知可否指点林某,哪里可寻得药草?
我昨日舟车劳顿,略感不适,想亲自采些草药调理。”
他语气带着一丝请求,神色也柔和了些。
瑶姬见他并非有意冒犯,心头也稍稍释然。
她点头道:“既然如此,便随我来吧。”
二人一前一后,穿过曲折的花径,来到瑶台后山。
晨露未干,野花盛开,空气里弥漫着淡淡药香。
瑶姬蹲下身,手指轻拈一株青叶,道:“这是紫苏,能解风寒。
旁边那株黄花,是金银花,可清热解毒。”
林远低头细看,认真地记下。
瑶姬见他眉头紧蹙,似乎在为身体不适而烦忧,心头不觉生出几分同情。
她索性亲手为他采了几株药草,递到他手中。
林远接过,指尖微微一颤。
女子手指修长,带着淡淡的体温。
他下意识地抬眸,对上瑶姬眼中无波的秋水,心头竟有些慌乱。
“多谢姑娘。”
他低声道。
瑶姬摇头,声音清柔:“举手之劳,不足挂齿。”
一阵风吹来,带起她鬓边的玉兰花瓣,轻轻飘落在林远肩上。
林远怔住,下意识地抬手去拈。
瑶姬却己快他一步,轻巧地拂去花瓣,纤指划过他的衣领,像一缕微风拂过湖面。
两人俱是一震,皆觉这触碰来得突兀,却又不舍收回。
气氛微妙地变化了。
林远低头不语,瑶姬也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