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落凡尘:铜壶滴漏与千古帘》
序章 九天玉露
九重天阙,瑶池深处,氤氲的仙气缭绕着琉璃碧瓦,霞光万道映照着不朽的宫墙。这里是西王母的居所,万仙来朝的圣地。此刻,两位身着淡紫霓裳的仙子正垂首恭立在瑶池外殿,聆听仙官宣旨。
“敕令:轮值仙子紫娟、紫玲,即刻前往下界天台山脉主峰华顶,督请火精,以先天灵火,烧炼九天玄女所献之玉露,为期九九八十一日,不得有误!”
声音恢弘,带着不容置疑的天威。两位仙子接过御旨,齐声应道:“谨遵娘娘法旨。”
紫娟与紫玲,原是天帝之妹瑶姬仙子的贴身婢女,曾随侍昆仑祖脉,见识过洪荒大道的玄奇。奈何瑶姬仙子因情触犯天条,被镇压于姑瑶山下,她们二人虽未受重罚,却也从昆仑仙婢贬为天庭最寻常的轮值仙女,负责些看守、烧水的杂役。
紫娟性情沉静温婉,眉宇间总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轻愁,她默默接过那盛装着九天玉露的“乾坤一气壶”。此壶看似不过巴掌大小,内蕴乾坤,壶身铭刻周天星斗,入手温凉,里面承载的,是九天玄女耗费千年光阴,采集星辰精华、晨曦清露凝练而成的九天玉露,珍贵无比,专为冲泡昆仑山先天灵茶所用。
紫玲则天生一副灵动模样,眼波流转间透着几分俏皮与不羁。她对这枯燥的差事早已厌倦,听闻能下界前往传说中的东海龙脉主峰,心中反而升起一丝隐秘的欢喜。她偷偷打量着那流光溢彩的玉壶,心想:“华顶山高一万八千丈,不知山下是何等光景?”
二仙驾起云头,穿过层层云海,向下界而去。罡风猎猎,却吹不散紫玲对凡间的好奇,也吹不淡紫娟心中对旧主瑶姬的牵挂与对未来的茫然。
九重天阙的敕令余音尚在耳畔,紫娟与紫玲已驾起云头,穿过重重云海,向下界的天台山脉而去。罡风猎猎,吹拂着她们淡紫色的霓裳,却吹不散紫玲眼中雀跃的好奇,也吹不淡紫娟眉宇间那缕挥之不去的轻愁。
紫娟的思绪,不由得飘回了昆仑神山,那段随侍瑶姬仙子的岁月。那时,她们虽为婢女,却因主子尊贵,得以聆听大道玄音,见识洪荒奇景。瑶姬仙子性情温婉,待她们极好,常于雪莲盛开之时,抚琴授法。然而,一切皆因仙子的那场“情劫”而改变……思绪至此,紫娟心中一痛,仿佛又见到仙子被金甲神将押往姑瑶山时,那决绝而凄然的回眸。她们二人能免于重罚,已是娘娘开恩,如今沦为这巡值烧水的杂役仙女,又何尝不是一种漫长的磨砺?她下意识地紧了紧怀中那看似小巧,却重若山岳的“乾坤一气壶”。
紫玲却全然没有姐姐的沉重心事。她天生灵秀,性子活泼,被拘在规矩森严的天庭日久,早已闷得发慌。此刻俯瞰下界,但见山河万里,阡陌纵横,炊烟袅袅,尽是未曾见过的鲜活景象。“姐姐你看,那亮晶晶的带子便是江河吗?那些方方正正的,便是凡人的屋舍?”她扯着紫娟的衣袖,连声问道,眼中闪烁着孩童般的光彩。
紫娟微微颔首,轻声提醒:“莫要分心,凡尘气息驳杂,莫要沾染过多。我们此行身负法旨,非同小可。”
“知道啦,姐姐。”紫玲嘴上应着,目光却依旧流连于下方那片生机勃勃的土地。她暗自思忖:“瑶姬仙子当年,是否也曾这般俯瞰凡尘,才种下了那场劫难?情之一字,究竟是何滋味,竟能让仙子甘犯天条?”这念头一起,便如春草般在她心底滋生,带着一丝禁忌的诱惑。
不多时,天台山脉的轮廓便映入眼帘。但见群峰巍峨,如巨龙脊背蜿蜒起伏,磅礴的灵气形成肉眼可见的氤氲霞光,笼罩四野。其主峰华顶,更是如擎天巨柱,直插云霄,峰顶积雪皑皑,与翻涌的云海相接,日月似乎都近在咫尺。一股源自太古洪荒的苍茫气息扑面而来,令二仙精神一振,皆知已抵达东海龙脉之主脉,果然名不虚传。
按落云头,踏足华顶之巅,脚下是历经万古风霜的青黑色岩石,坚硬而冰冷。依照仙官指引,她们寻至山腹一处巨大的洞窟入口。尚未进入,一股灼热而纯净的能量已扑面而来,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硫磺气息与一种更古老的火元之力。
“小心跟随。”紫娟低声叮嘱,率先步入洞窟。洞内并非一片黑暗,四壁皆闪烁着赤红色的结晶,映得洞府如同白昼。前行数百步,视野豁然开朗,一个巨大的地底熔岩湖呈现眼前。湖中心并非岩浆,而是一团不断变幻形态、跳跃燃烧的先天灵火之精魄——火精。
它形似传说中的赤焰麒麟,却又非完全实体,周身由纯粹的金色火焰构成,无数玄奥莫测的大道符文在火焰中生灭流转,散发出令人心悸的威压与热量。它仿佛是这片山脉的心脏,每一次火焰的跃动,都引动着周遭的灵气随之脉动。
紫娟深吸一口气,上前三步,躬身行礼,声音清晰而恭敬:“奉西王母娘娘御旨,弟子紫娟、紫玲,前来拜请尊驾施以先天灵火,炼化壶中九天玉露,为期九九八十一日,有劳尊驾。”说罢,她双手恭敬地捧起乾坤一气壶。
那火精似乎拥有灵智,巨大的火焰头颅微微低下,一双纯粹由火焰构成的眼眸扫过二仙,最终定格在乾坤一气壶上。它低吼一声,声如龙吟,在整个洞窟中回荡,震得壁上的结晶簌簌作响。随即,一道凝练如实质、内蕴七彩流光的金色火焰自其口中喷出,宛如拥有生命般,稳稳地托住壶底,将其悬于半空。
先天灵火舔舐着铭刻周天星斗的壶身,壶内的九天玉露立刻泛起了细微的涟漪。一股难以言喻的异香弥漫开来,并非寻常花香果香,而是融合了星辰精华、晨曦清露的纯净气息,闻之令人神清气爽,仿佛大道都在眼前清晰了几分。整个山巅的温度骤然升高,洞窟顶部的万年玄冰开始融化,滴落的水珠尚未落地,便被高温蒸发成氤氲白气。
烧水的过程,漫长而枯燥,需持续九九八十一日,灵火不能有片刻间断,火候更需精准控制,过犹不及。
紫娟谨守职责,当即在离火精三丈之外的一块光滑青石上盘膝坐下,眼观鼻,鼻观心,手掐法诀,神念与那缕灵火细细勾连,时刻感知着玉露的变化与灵火的稳定。她如同化作了另一块山石,沉静,专注,仿佛能与这亘古的山脉一同坐忘千年。她的仙元缓缓流转,与周遭龙脉灵气隐隐相合,竟似进入了一种深层次的入定状态。只有在偶尔抬眼望向那跳跃灵火时,眸中才会闪过一丝极淡的复杂——是对旧主命运的唏嘘,亦或是对自身前路的茫然?
而紫玲,初时的新鲜与震撼过后,便是日复一日的沉寂。她学着姐姐的样子打坐,可不过三五日,便觉浑身不自在。华顶山景虽壮丽绝伦,云海翻腾,旭日东升,星河垂野,看久了却也觉得单调。洞窟内更是除了火焰跳跃的噼啪声,便是死一般的寂静。她想起瑶姬仙子曾私下讲述的凡间趣事,那些才子佳人的诗词唱和,市井巷陌的烟火气息,江湖侠客的快意恩仇……像无数只羽毛,轻轻搔刮着她的心,让她坐立难安。
她开始留意姐姐的状态,见紫娟已完全沉浸于守护之中,周身仙气与龙脉交融,似乎进入了难得的修炼契机。紫玲眼珠一转,心中有了计较。
这日,当紫娟再次进入深层次入定,周身仙光隐隐与地脉共鸣时,紫玲悄悄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裙,走到紫娟身边,用传音入密的神通轻声说道:“姐姐,你在此入定,契机难得,万万不可打断。我见此地龙脉灵气虽盛,但峡谷方向似有微弱妖气隐现,恐生变故。我且去巡查一番,确保无虞,去去就回。”
紫娟的入定状态微有波澜,但她深知妹妹性子,强留于此,反可能扰她心神,生出更大的麻烦。且她感知中,峡谷方向确实灵气流转有些异常,虽不似妖气,但让妹妹去探查一下也好。她并未睁眼,只是以神念传回一道细微的波动,带着叮嘱与许可:“切勿远离,更不可惊扰凡尘,速去速回。若遇事,即刻焚香示警。”
紫玲如蒙大赦,心中雀跃,面上却故作沉稳,应道:“姐姐放心,我省得!”
说罢,她最后望了一眼那在灵火灼烧下,壶盖边缘开始渗出丝丝缕缕七彩霞光的乾坤一气壶,身形一晃,已化作一道极其淡薄的紫色流光,如轻烟般掠出洞窟,沿着陡峭崎岖的山脊,向着西方,那传说中拥有“铜壶滴漏”与“水珠帘”的幽深峡谷,疾驰而去。
身后,是万年寂静的华顶山,是跳跃不息的先天灵火,是沉静如石的姐姐,是那壶关乎天庭盛宴的九天玉露。
身前,是未知的峡谷,是凡尘的诱惑,是一场即将开始,注定刻骨铭心的邂逅。
而她掷出的这个理由——“微弱妖气”,却像一句谶语,为未来的波澜,埋下了最初的伏笔。那峡谷中吸引她的,究竟是无害的灵秀之气,还是……真正潜藏的危机?紫玲并未深思,她的心,早已飞向了那片想象中的山水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