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清风阁初会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沈逸轩怀着满心的好奇与期待,脚步略带迟疑却又坚定地踏入清风阁。

刚一迈进门槛,一股浓郁的墨香便扑面而来,混合着淡淡的茶香,瞬间将他包裹其中。

抬眼望去,只见阁内雕梁画栋,装饰典雅,一幅幅名人字画挂于壁上,为这方空间增添了无尽的文雅之气。

阁内早己文人雅士云集,或三五成群低声交谈,或独自伫立凝思,吟诗作画,好不热闹。

这边,一位身着青衫的书生正挥毫泼墨,笔下的山水画渐显雏形,山峦起伏、云雾缭绕,引得周围人阵阵赞叹;那边,几位墨客围坐一案,你一言我一语地对诗,佳句频出,欢声笑语回荡在阁内。

沈逸轩寻得一处角落,悄然坐下,静静观察着众人的才情展示,心中暗自思量着如何在这陌生的古代文化圈崭露头角。

他深知,自己虽来自现代,熟读诗词经典,可这大靖朝的文风、诗韵或许有着独特之处,需得小心应对,方能融入其中。

同时,他也被周围浓厚的文化氛围所感染,那些或激昂、或婉约的诗词,仿若一扇扇通往古人精神世界的大门,令他沉醉不己。

正当他沉浸于思索之际,阁内突然安静下来。

沈逸轩抬眸望去,原来是李尚书家的公子昂首阔步走进阁中,身后的侍从亦步亦趋。

那李公子今日一袭月白色锦袍,头戴玉冠,腰间系着的玉佩随着步伐轻轻晃动,更添几分贵气。

他一入场,便有不少文人上前拱手寒暄,言辞间满是讨好之意。

李公子微微抬手,示意众人安静,随后清了清嗓子,高声说道:“今日这清风阁文会,汇聚我大靖朝各路英才,实乃幸事。

李某不才,愿先抛砖引玉,吟得一诗,望各位雅正。”

说罢,他负手而立,目光扫视一圈,略作停顿后,开口吟道:京城繁华映日边,文墨飘香聚群贤。

清风阁内才情显,共绘山河锦绣篇。

诗罢,阁内顿时响起一片叫好声,众人纷纷夸赞李公子才思敏捷,诗作大气磅礴。

沈逸轩在角落里听着,心中暗自思忖,这诗虽格律工整,用词华丽,却少了几分真情实感,多为应景之作。

不过,他也明白,在这等场合,众人看重的不仅是诗本身,更是身份与地位的彰显。

他微微皱眉,思索着要不要此时出头,毕竟初来乍到,锋芒太露恐遭人嫉恨,但又不甘就这般默默无闻。

犹豫间,身旁一位老者似乎看透了他的心思,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低声道:“公子面生,可是有诗要吟?

莫要拘谨,这文会本就是交流切磋之地。”

沈逸轩转头看向老者,见他目光和蔼,透着几分鼓励,心中一暖,微微拱手谢道:“多谢老先生提点,在下确有拙作,只是担心贻笑大方。”

老者微笑摇头:“无妨,且吟来听听。”

沈逸轩深吸一口气,缓缓站起身来,目光扫过众人,朗声道:穿越时空入此朝,惊逢文会意兴饶。

古风新韵心中绕,且赋诗篇试比高。

他有意将自己穿越而来的奇妙境遇融入诗中,一来是抒发当下心境,二来也想看看这大靖朝的众人对这般新奇诗句的反应。

诗一出口,阁内先是一阵寂静,众人皆面露惊讶之色,似是从未听闻如此独特视角之作。

片刻后,议论声渐起,有惊讶,有疑惑,亦有赞赏。

李公子脸色微变,他未曾料到这角落里不起眼的书生竟能吟出这般别具一格的诗。

但他毕竟是见过世面之人,很快便恢复神色,上前一步,拱手道:“兄台这首诗倒是新奇,敢问高姓大名?

师从何处?”

沈逸轩不卑不亢地回礼:“在下沈逸轩,一介布衣,无门无派,不过随心而学罢了。”

李公子微微点头,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妒意,嘴上却说道:“沈兄才情出众,今日这文会,想必会因你而更添精彩。”

沈逸轩谢过,再次落座,心中明白,自己这一首诗算是在这清风阁初露锋芒,可也因此树了个 “小敌”。

不过,他并不后悔,既然己决定在这大靖朝闯出一番名堂,又怎可畏首畏尾?

接下来,且看这风云变幻的文会,还会有怎样的挑战与机遇等待着自己。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