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坐在案前,仔细端详着昨夜收到的字条,指尖摩挲着那几个字:“贾党不除,国将不国。”
“这宫中,竟然还有这样的人?”
她低声喃喃,眼神中却多了一分谨慎。
字条的来源成谜,但这短短一句话己表明,此人对贾似道心怀敌意。
而若真有人要借她的手行事,那她便更需小心,稍有不慎,便可能成为棋局中的弃子。
这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顾清瑶心头一紧,匆匆将字条藏起,开门一看,竟是宫女小荷满脸惊恐地跑进来。
“小姐,不好了!
刚才内务府的人搜查了贵妃娘娘的寝宫,说是找到了……找到了叛国的密信!”
“什么?”
顾清瑶心中一凛,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巨大的阴谋。
清晨,凤鸾宫的大门外站满了宫人,个个噤若寒蝉。
一众妃嫔被召集到凤鸾宫内,看似围观,却人人自危。
顾清瑶站在人群中,目光扫过正中央的沈婉宁。
贵妃虽被指控藏有叛国密信,但神色却毫无惧意,甚至还带着一抹冷笑。
“陛下,这叛国密信如此关键,臣妾怎敢擅藏?
定是有人故意栽赃陷害!”
她跪在地上,语气哀婉,却透着几分咄咄逼人的气势。
皇帝赵琦坐在龙椅上,眉头紧皱。
他年纪尚轻,本就对朝局一知半解,如今面对这种场面,更显得无所适从。
顾清瑶静静地观察着场中的局势,却听沈婉宁冷不防道:“陛下,臣妾不敢妄加猜测,但这叛国之事,恐怕与新入宫的昭仪妹妹脱不了干系。”
“哦?”
赵琦转头看向顾清瑶,目光中多了几分探究。
顾清瑶心中一紧,但面上不显。
她缓缓跪下,神色平静:“臣妾入宫尚浅,若娘娘有证据,请尽管呈上,臣妾绝不狡辩。”
沈婉宁冷笑一声:“本宫岂会随意指认?
只是你顾家曾涉通敌,如今你入宫,岂非是另有所图?”
顾清瑶垂眸,声音中带着一丝隐忍:“贵妃娘娘,清瑶虽出身顾家,但自幼蒙圣恩教化,忠君爱国自是不敢忘,今日之事,若臣妾清白,娘娘又该如何自处?”
一句话将沈婉宁的逼迫之意尽数化解。
她面色微变,却只能勉强一笑:“妹妹这话说得有趣,姐姐不过是提醒陛下留心罢了。”
赵琦扫了两人一眼,摆手道:“此事尚需详查,贵妃,既然你身正,便不必担忧,内务府的人会继续调查,朕不想冤枉任何人。”
离开凤鸾宫后,顾清瑶走在长廊上,脑中却回想着刚才沈婉宁的每一句话。
她知道,贵妃虽暂时无事,但对方必不会轻易善罢甘休。
“你很镇定。”
一个冷淡的声音突然传来。
她转头一看,只见赵宸站在长廊尽头,目光深邃。
他一身戎装,似乎刚从宫外回来,身上还沾着些许寒气。
“将军说笑了,宫中之事,清瑶不敢不慎。”
她微微一笑,目光中带着些许试探。
赵宸走近她,声音低沉:“你在凤鸾宫的话虽巧妙,但你的处境并未改变,沈婉宁能轻易把你推到风口浪尖,说明她己开始将你视为威胁。”
顾清瑶垂眸,语气平静:“清瑶不过是个昭仪,不知娘娘为何会如此针对。”
赵宸微微一顿,语气多了几分冷意:“沈婉宁不是单纯针对你,而是顾家这个名字,你若不想步你父兄后尘,就不要心存侥幸。”
她轻轻一笑,目光如水:“多谢将军提醒,清瑶明白。”
赵宸定定地看了她一眼,转身离去。
顾清瑶望着他远去的背影,眼底涌上一抹复杂的情绪。
夜幕降临,顾清瑶翻来覆去难以入睡。
凤鸾宫的叛国密信显然是精心设计的一出戏,但这背后究竟是谁的手笔?
她让小荷准备纸笔,亲手写下一封信件,派人偷偷送往宫外。
信的内容只有寥寥几句:“真相究竟为何?
可查得沈婉宁寝宫内密信的来源?”
信发出后,她靠在床头,闭上眼睛,脑中却浮现出赵宸今日的提醒。
他的话虽冷,却透着一分真心。
这位将军,似乎并非完全冷漠无情。
翌日,皇帝突然召见顾清瑶。
她跟随内侍来到御书房,却发现沈婉宁也在场。
“昭仪,你可知宫中规矩?”
赵琦开门见山,目光中带着几分试探。
顾清瑶心头微紧,缓缓跪下:“臣妾知晓,请陛下明示。”
赵琦拿起一封信丢到她面前:“这是从你的寝宫中搜出来的,内容涉及边境防务,顾清瑶,你还有何话说?”
顾清瑶抬头,心中己明白一切。
这是沈婉宁的第二步棋,将凤鸾宫的罪名嫁祸到她身上。
她深吸一口气,稳住心神:“陛下,臣妾并未见过此信,想必是有人栽赃,还请陛下明查。”
赵琦眉头微皱,目光转向沈婉宁:“贵妃,你怎么看?”
沈婉宁笑得温柔:“陛下,臣妾岂敢妄言?
不过昭仪妹妹初入宫,若真有不懂规矩的地方,也该从轻发落才是。”
赵琦点了点头,挥手道:“此事暂且搁置,待内务府查明后再议。”
顾清瑶低下头,心中暗自冷笑。
沈婉宁步步为营,却未料她早己开始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