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林小满睁开眼睛的时候,刺眼的阳光正从斑驳的玻璃窗透进来。

她眨了眨眼,入目是泛黄的墙壁,墙皮剥落的地方露出灰扑扑的水泥,墙角结着蛛网,一只蜘蛛正慢悠悠地织着网。

这不是她的房间。

她猛地坐起身,身下的木板床发出吱呀一声响。

低头一看,自己身上盖着一条印着大红牡丹的棉被,被面已经洗得发白,边角处还打着补丁。

这是哪儿?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她记得自己正在整理奶奶的遗物,在一个老旧的梳妆盒里发现了一枚玉佩。

那玉佩通体碧绿,触手生温,她刚拿起来端详,就感觉一阵天旋地转。

林小满下意识摸了摸脖子,那枚玉佩正安静地贴在她的皮肤上,温润的触感让她稍稍安心。

她掀开被子下床,脚刚踩在地上就感觉到一阵凉意,低头一看,自己穿着一件碎花睡裙,布料粗糙,款式老气。

房间里有一面穿衣镜,镜面已经有些模糊,但依然能照出她的样子。

镜中的女孩约莫十***岁,皮肤白皙,眉眼清秀,一头乌黑的长发披散在肩头。

这是她,却又不是她——这张脸比她记忆中的要年轻许多。

"小满,起床了吗?"门外传来一个中年妇女的声音,带着浓重的口音。

林小满还没反应过来,门就被推开了。

一个穿着藏青色对襟衫的女人走了进来,手里端着一个搪瓷缸子。

"妈给你煮了红糖水,快趁热喝了。

"女人把搪瓷缸子放在床头柜上,伸手摸了摸林小满的额头,"烧退了就好,你说你,大晚上的非要去看什么流星雨,这下可好,着凉了吧?"林小满呆呆地看着眼前的女人,她确定自己从未见过这个人,但对方却自称是她的母亲。

更让她震惊的是,女人说的话让她意识到,现在似乎是1985年。

她穿越了。

"发什么呆呢?"女人拍了拍她的肩膀,"快把红糖水喝了,一会儿凉了。

你爸去厂里了,中午不回来吃饭,妈去买菜,你记得把早饭吃了。

"等女人离开房间,林小满才回过神来。

她走到窗前,推开窗户,一股带着煤烟味的风扑面而来。

窗外是一条狭窄的街道,两旁是低矮的平房,几个穿着的确良衬衫的年轻人骑着自行车从街上经过,车铃叮叮当当响个不停。

街道对面是一家国营商店,门口挂着"为人民服务"的红色标语,橱窗里摆着几台老式收音机。

商店旁边是一个报亭,报纸头版上赫然印着"1985年4月15日"。

林小满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她需要弄清楚现在的状况。

首先,她穿越到了1985年,成为了另一个"林小满"。

其次,她似乎有一个完整的家庭,父母健在。

她走到梳妆台前,拉开抽屉,里面有一个红色封皮的笔记本。

翻开第一页,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林小满,18岁,高中毕业,待业在家。

"笔记本里还夹着一张照片,是一张全家福。

照片上的"父母"和她刚才见到的一模一样,而站在他们中间的少女,赫然就是现在的她。

林小满合上笔记本,突然感觉胸口一阵发热。

她低头看去,那枚玉佩正在发出淡淡的绿光。

她下意识地握住玉佩,眼前一花,整个人已经置身于一个陌生的空间。

这是一个大约一百平米的空间,四周是乳白色的墙壁,头顶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空间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各种物品:成箱的方便面、矿泉水、巧克力、饼干,还有成堆的衣服、日用品,甚至还有几台笔记本电脑和手机。

林小满惊呆了。

她走到最近的一个箱子前,打开一看,里面全是各种零食,包装上的生产日期都是2023年。

她又打开另一个箱子,里面是满满一箱卫生巾,还是她常用的那个牌子。

这个空间里储存的,全是来自未来的物资。

林小满的心跳加快了。

她意识到,这个空间可能是她在这个时代生存的最大依仗。

有了这些物资,她不仅能解决自己的生计问题,或许还能做一番事业。

正当她沉浸在震惊中时,突然听到外面传来敲门声。

她心念一动,瞬间回到了房间里。

"小满,妈走了啊,你记得吃饭。

"门外传来母亲的声音。

等脚步声远去,林小满才松了一口气。

她看了看床头柜上的搪瓷缸子,里面的红糖水还冒着热气。

她端起来喝了一口,甜腻的味道让她皱起了眉头。

这个年代的红糖,似乎比记忆中的要甜得多。

林小满换上衣服,是一件碎花衬衫和一条蓝色长裤。

她对着镜子梳好头发,扎成两条麻花辫。

镜中的少女眉眼如画,带着几分青涩,却掩不住眼中的灵动。

她决定出去走走,熟悉一下环境。

从衣柜里翻出一个帆布包,她悄悄从空间里拿出几块巧克力和几包饼干塞进去。

这些来自未来的零食,在这个年代应该很受欢迎。

走出家门,林小满深吸一口气。

四月的阳光温暖而不刺眼,空气中飘着槐花的香气。

街道上人来人往,自行车***此起彼伏,偶尔有一辆老式公交车缓缓驶过,扬起一阵尘土。

她沿着街道慢慢走着,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路边的墙上贴着各种标语:"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

商店门口排着长队,人们手里攥着粮票、布票,等着购买***供应的商品。

林小满走到一家国营商店门口,透过玻璃橱窗往里看。

柜台里摆着几台收音机,还有几辆永久牌自行车。

一个售货员正在给顾客开票,动作麻利而熟练。

"小姑娘,要买什么?"售货员注意到她的目光,热情地问道。

林小满摇摇头,正要离开,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个声音:"同志,给我来瓶汽水。

"她转过身,看到一个年轻男人站在柜台前。

他穿着一件白色衬衫,袖子挽到手肘,露出结实的小臂。

他的侧脸线条分明,鼻梁高挺,睫毛很长,在眼下投下一片阴影。

售货员从柜台里拿出一瓶橘子汽水,男人接过,仰头喝了一口。

喉结随着吞咽的动作上下滚动,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在他的侧脸上,让他整个人都笼罩在一层淡淡的光晕中。

林小满看得有些出神。

这个男人身上有一种独特的气质,既有着这个年代特有的朴实,又带着几分说不出的优雅。

似乎是察觉到她的目光,男人转过头来。

四目相对的瞬间,林小满感觉心跳漏了一拍。

他的眼睛很黑,像是深不见底的潭水,却又透着几分清亮。

"要喝汽水吗?"男人突然开口,声音低沉悦耳。

林小满愣了一下,随即摇摇头:"不用了,谢谢。

"男人笑了笑,转身离开。

林小满看着他的背影,突然注意到他手里拿着一本书,封面上写着《经济学原理》。

这个年代,能看这种书的人可不多。

林小满收回目光,继续往前走。

她需要好好规划一下,如何利用空间里的物资在这个时代立足。

或许,她可以开一家小店,卖一些这个年代没有的东西。

正想着,她突然听到一阵喧哗声。

抬头一看,前面围了一群人,似乎出了什么事。

---林小满挤进人群,看到一个老太太倒在地上,脸色发青,呼吸急促。

周围的人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却没有人敢上前。

"快叫救护车!"有人喊道。

"叫救护车有什么用,等车来了人都没了!"另一个人说。

林小满蹲下身,仔细查看老太太的情况。

她记得自己在现代时学过急救知识,老太太的症状很像是心脏病发作。

"大家让一让,给病人留出空间。

"林小满大声说道。

她从帆布包里掏出一瓶矿泉水,实际上是从空间里取出来的。

然后又假装在包里翻找,实则从空间里拿出一瓶速效救心丸。

这些都是她平时放在空间里的应急物品,没想到真的派上了用场。

林小满扶起老太太,让她靠在墙上,然后喂她服下药丸。

过了一会儿,老太太的脸色渐渐好转,呼吸也平稳下来。

"小姑娘,谢谢你啊。

"老太太虚弱地说,"要不是你,我这条老命就交代在这儿了。

"周围的人纷纷称赞林小满的见义勇为。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需要帮忙吗?"林小满抬头,看到刚才在商店遇到的那个男人正站在人群外。

他手里还拿着那本《经济学原理》,但此时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林小满和老太太身上。

"老太太需要去医院检查一下。

"林小满说。

男人点点头:"我开车送你们去吧。

"在众人的帮助下,老太太被扶上了男人的车。

那是一辆老式吉普车,虽然有些年头了,但保养得很好。

路上,林小满得知老太太姓王,是附近纺织厂的退休工人。

而开车的男人叫陈明远,是省城来的工程师,暂时在这边的机械厂工作。

到了医院,医生检查后说幸亏及时服用了药物,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王老太太拉着林小满的手,非要认她做干孙女。

"小满啊,你救了奶奶的命,以后你就是我的亲孙女了。

"王老太太说,"奶奶在纺织厂还有些关系,你要是想找工作,奶奶可以帮你。

"林小满心中一动。

她正愁没有门路,这不就是机会吗?从医院出来,陈明远提出送林小满回家。

路上,他问道:"你刚才给老太太吃的是什么药?我从来没见过那种包装。

"林小满心里一惊,这才想起速效救心丸的包装太现代化了。

她赶紧编了个理由:"是我一个亲戚从国外带回来的,说是特效药。

"陈明远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没有继续追问。

回到家,林小满开始认真思考未来的计划。

有了王老太太这层关系,她或许可以进入纺织厂工作。

但她更想自己做生意,利用空间里的物资赚取第一桶金。

第二天,林小满带着一些从空间里拿出的巧克力和饼干去看望王老太太。

老太太高兴得合不拢嘴,非要留她吃饭。

"小满啊,你这些糖果是哪里买的?奶奶活了大半辈子,还没见过这么精致的包装呢。

"王老太太一边品尝巧克力一边问道。

林小满早就想好了说辞:"是我一个远房表姐从上海带回来的,说是进口货。

""难怪这么好吃。

"王老太太说,"你要是能弄到更多这种糖果,奶奶可以帮你介绍给厂里的领导。

他们经常要招待外宾,正愁找不到好东西呢。

"林小满眼前一亮。

这确实是个好机会。

她可以利用空间里的零食,先打开高端市场。

接下来的几天,林小满开始频繁出入纺织厂。

她先是给厂领导送了一些巧克力和饼干,很快就接到了第一笔订单:为即将到来的外宾接待准备礼品。

林小满从空间里精心挑选了一些包装精美的零食,又买来一些漂亮的礼盒,自己动手包装。

她还特意在每份礼品里放了一张手写的英文说明书,介绍产品的"进口"背景。

外宾接待那天,林小满的礼品大受欢迎。

厂领导很高兴,又给她介绍了其他单位的生意。

很快,林小满就赚到了第一桶金。

有了资金,林小满开始考虑更大的计划。

她注意到,这个年代的服装款式单一,布料质量也不高。

而她的空间里,正好储存着大量现代服装。

林小满决定开一家服装店。

她找到陈明远,想请他帮忙找店面。

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她发现陈明远不仅人脉广,而且很有商业头脑。

"开服装店?"陈明远听完林小满的想法,若有所思地说,"这个主意不错。

不过,你打算从哪里进货?"林小满早就想好了说辞:"我有个表姐在广州,那边有很多港商,可以拿到一些时髦的款式。

"陈明远点点头:"我正好认识一个朋友,他在市中心有间店面要出租。

不过租金不便宜,你确定要租吗?"林小满毫不犹豫地点头。

她知道,市中心的店面虽然贵,但客流量大,更容易打开市场。

就这样,在林小满的精心策划和陈明远的帮助下,"满记时装店"很快开张了。

店里陈列着各种时髦的服装,都是从空间里精心挑选的80年代复古款式,既符合这个时代的审美,又比市面上的服装更加时尚。

开业第一天,店里就挤满了顾客。

林小满忙得不可开交,连午饭都顾不上吃。

就在这时,陈明远来了,还带来了几个朋友。

"这些都是省城来的朋友,听说你这里有时髦衣服,特意过来看看。

"陈明远介绍道。

林小满连忙招呼。

她注意到,这几个人的穿着打扮都很讲究,一看就是有身份的人。

果然,这几个人出手阔绰,一口气买下了好几套衣服。

临走时,其中一个中年男人对林小满说:"小姑娘,你的眼光不错。

这些衣服的款式,连省城都少见。

有没有兴趣把店开到省城去?"林小满心中一动。

省城市场更大,机会更多。

但她知道,现在还不是时候。

她需要先在本地站稳脚跟,积累更多经验和资金。

送走客人,林小满正准备关门,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声。

她走出去一看,几个穿制服的人正朝她的店走来。

"谁是这家店的老板?"为首的人问道,语气不善。

林小满心里一沉,知道麻烦来了。

------"我是老板。

"林小满强作镇定地回答,"请问有什么事吗?"为首的中年男人出示了证件:"我们是工商局的,接到举报说你们店涉嫌销售走私商品,需要检查一下。

"林小满心里咯噔一下。

她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毕竟她那些"进口"服装的来历确实经不起推敲。

但她还是保持着微笑:"请进,我们店所有商品都有合法来源。

"几个工商人员走进店里,开始仔细检查每一件衣服。

林小满注意到,他们特别关注衣服的标签和包装。

"这些衣服的标签都是外文的,进货凭证呢?"中年男人问道。

林小满早有准备,从柜台里拿出一叠文件:"这是我们从广州进货的凭证,还有海关的完税证明。

"这些文件是她托陈明远帮忙弄的,虽然经不起细查,但应付一般的检查应该没问题。

工商人员仔细查看了文件,又询问了一些问题。

林小满对答如流,态度诚恳。

最后,中年男人说:"这次就先这样,但你们要保存好所有进货凭证,我们随时可能再来检查。

"送走工商人员,林小满长舒一口气。

她知道,这次能过关全靠陈明远帮忙。

但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她必须找到更稳妥的货源。

就在这时,陈明远来了。

他显然已经听说了工商检查的事。

"没事吧?"他关切地问。

林小满摇摇头:"多亏了你帮忙准备的文件。

不过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得想办法解决货源问题。

"陈明远沉吟片刻:"其实,我有个想法。

我认识一个港商,他正在找内地的合作伙伴。

如果你有兴趣,我可以介绍你们认识。

"林小满眼前一亮。

如果能和港商合作,不仅货源问题能解决,还能引进更多时尚元素。

"太好了!"她兴奋地说,"什么时候能见面?""他下周会来省城,我可以安排你们见面。

"陈明远说,"不过在这之前,你得准备一份详细的商业计划书。

"接下来的几天,林小满全身心投入到计划书的准备中。

她结合自己对未来时尚趋势的了解,设计了一系列服装款式。

又根据80年代的市场特点,制定了详细的营销策略。

陈明远看了她的计划书后,赞不绝口:"小满,你的眼光很独到。

这些款式既时尚又实用,一定会大受欢迎。

"周末,林小满跟着陈明远来到省城。

在一家高档酒店的咖啡厅里,她见到了那位港商李先生。

李先生五十岁左右,穿着考究,举止优雅。

他仔细翻阅了林小满的计划书,不时点头。

"林小姐,你的想法很有意思。

"李先生说,"不过,你凭什么认为这些款式会受欢迎呢?"林小满早有准备。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