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泽坐在家门前的老木椅上,望着远处一片绿油油的田地,心中却并未感受到任何安宁。
眼前的这片土地,是他出生并成长的地方,是他每天见惯不惊的世界。
但今天,他却开始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迫感。
他17岁,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却又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之中。
正值高二下学期,他的同班同学们都在为即将到来的高考忙碌,而他,却早早地做出了一个决定——辍学。
陈泽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裤子上的褶皱,心里却是翻江倒海。
他本应在这个时节拼命学习,努力提高成绩,为自己和家人争取更好的未来。
但是现实却让他无力去追逐那一丝梦想。
“泽子,今天下午的农活你打算什么时候去做?”母亲的声音从厨房里传来,带着一些焦虑和急促。
“嗯,妈,我一会儿就去。”
陈泽的声音有些沉闷,眼睛依然看向远方。
他知道,母亲并不明白他内心的挣扎。
家里已经两年没换过任何东西了,陈泽在学校里也一直是靠奖学金和零星的打工费勉强度日。
父亲常年在外工作,母亲则在家务农。
尽管他们勤劳朴实,生活依然捉襟见肘,尤其在家里唯一的儿子面临高考这一关键时刻时,父母总希望他能“出人头地”,给家里带来一线希望。
然而,这一切,似乎都与陈泽无关。
自从他明白这个家庭的困境后,他便不得不面对一个无情的现实——读书并不能改变家里的状况。
即使自己拼命学习,考上了大学,能有什么意义?大学毕业后还不就得回到这个小镇,做一个和父亲一样的农民,或是到工地上干活?“妈,我决定不读书了。”
陈泽终于打破了沉默,话语轻轻的,却如同一颗石子落进了母亲的心湖。
母亲愣住了,手里的活儿停了一下,回头看向陈泽,“你说什么?”“我不读书了。”
陈泽坚持道,他的语气很平静,但背后却有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
母亲的脸上瞬间写满了震惊和困惑,“你这是怎么了?高考才过几个月,为什么突然这么决定?你不是一直说想考大学,去外面的城市看看吗?你不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了吗?”“妈,我想过了,没必要再浪费时间了。”
陈泽叹了口气,“如果我们家有钱,我可以继续读书,可是……我们连下一顿饭都不好解决,读书对我来说,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他低下头,眼眶有些湿润。
母亲的眼睛红了,脸上的表情充满了无助。
她知道陈泽说得对,家里的经济状况早已不容乐观。
父亲在外面跑运输的收入不稳定,家里还有弟弟妹妹需要照顾。
每当季节变化,田里的农活就像一座大山压在她的肩膀上。
她一直都知道,陈泽也许并不喜欢读书,但她希望他能坚持到高考,为家里带来一线希望,哪怕是通过奖学金,哪怕是凭借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给这个贫困的家庭带来一点改变。
但她没想到,儿子竟然会做出这样一个决定。
“可是……你要做什么?”母亲的声音低哑,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惶恐。
“你才17岁,什么都不懂,出去打工会吃亏的。
你这辈子就要像你爸一样吗?”陈泽没有回答,只是沉默地望着远方。
他不知道该如何开口,也不敢直视母亲的眼睛。
此刻,他甚至有些后悔告诉母亲这个决定了,因为他能从母亲的眼中看到一丝无法掩饰的失望。
“妈,你放心,我不会放弃自己。”
他终于开口,声音变得坚定,“我出去找工作,做点什么总比在这里无所事事强。
总不能一直等着高考,也等不到明天。”
母亲沉默了许久,最终轻轻地点了点头,“你自己决定吧。”
她转身去了厨房,泪水已经滑落。
陈泽坐在门口,心里一片空洞。
他知道,母亲并没有真正同意他的决定,只是无法再阻止他继续走下去。
这个家,已经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这个17岁的少年,面对着无尽的生活压力和对未来的迷茫,做出了一个看似鲁莽,但又充满了无奈的决定。
他站起身,走向院子里的小棚子,准备开始帮母亲做今天的农活。
天空已渐渐阴沉,远处的山脉也笼罩在灰色的云雾中,仿佛预示着他即将面临的一场风暴。
未来是什么样子,陈泽并不清楚,他只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回头路。
他必须走下去,哪怕前方是茫茫黑夜。
随着母亲的离开,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几只麻雀在远处的电线杆上跳跃,偶尔发出几声清脆的叫声。
陈泽站在门口,眼睛无神地盯着远处的稻田。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停滞了,周围的一切变得模糊不清。
年纪轻轻的他,感觉自己仿佛背负着全家的期望,承受着来自父母、来自社会的巨大压力。
他从小到大,一直都是父母心中的骄傲。
虽然家里贫困,但父母始终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认为他有机会走出这片贫瘠的土地,过上更好的生活。
每当父亲从外地回到家里,陈泽总会被拉到一旁,告诫他要努力读书,考上大学,走出大山。
“你要明白,咱们家能走出去的机会,就在你身上。”
父亲说得很认真,眼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陈泽越来越发现,读书似乎并不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道路。
每当自己考试成绩不理想时,父母那种失望和无奈的眼神,就像一道沉重的枷锁,牢牢地压在他身上。
每次在同学们谈论未来的时候,他总是显得那么孤单。
没有学历的他,无法融入他们的讨论。
那种被排斥和不被理解的感觉让他越来越感到疲惫。
或许,在某个看似无关紧要的瞬间,他已经决定了不再依赖这条“读书改变命运”的路。
他不再认为自己一定要依赖高考来改变家庭的现状,反而越来越想要靠自己走出去,去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活法。
"要不去找点工作,做点什么。
总比天天这样窝在家里想着未来,结果却一事无成,要强。
" 这个念头在他的脑海里生根发芽,终于在今天,变得无法忽视。
他并不是没有想过离开家乡的困难。
早些年,父亲曾带着他去过城市里的一些建筑工地,那些脏乱差的地方,他记得清清楚楚。
即使如此,每当看到城里那些在高楼大厦之间穿梭的年轻人,他的内心就会激起一股渴望:那样的生活才是他真正想要的,不是永远待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做永远看不到尽头的农活。
“陈泽,去吃饭吧。”
母亲的声音再度传来,打破了他思绪的沉寂。
他回过神,才发现天色已经渐晚。
母亲端着一碗清汤寡水的面条走到他面前,眉头紧蹙,显然还是在为他的决定担忧。
陈泽接过碗,勉强挤出一个微笑:“妈,我先吃饭。”
饭桌上,母亲沉默不语,低头吃着饭,偶尔看看陈泽,心中的焦虑和无奈却一览无余。
虽然她没有再说什么,但她那深深的叹息,仿佛要把她几十年的艰辛都压在陈泽的肩上。
陈泽低头吃着面条,每一口都像是吞下了一块沉重的石头。
他知道,母亲是担心他会走上一条不归路。
无论怎样,母亲希望他能继续上学,至少读完高中,然后考个好大学,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
但这条路,对陈泽来说,越来越看不到尽头。
他的目光落在窗外,透过玻璃窗,可以看到远处山坡上的那些旧房子,还有田地里的工人们。
夕阳的余晖照在他们的背上,拖长的影子仿佛在诉说着某种无声的挣扎。
或许,自己也不过是这片土地上的一颗微小的尘土,始终无法飞离这片苍穹。
吃完晚饭后,陈泽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躺到床上休息,而是走到院子里,倚着一棵枯老的树,静静地站着。
他知道,今晚自己可能会彻底告别这个曾经温暖的家,去追寻一个陌生的未来。
虽然心里有无数的挣扎与恐惧,但他知道,自己不能再拖延下去。
不知为何,陈泽的脑海里突然浮现出几年前的一个场景:他和父亲一起到城里跑了两个月工地,那时候,父亲常常叮嘱他说:“这就是你要面对的未来,你不能怕脏怕累,能吃苦,才能成事。”
父亲的声音还在耳边回响,虽然当时他说的话他并不理解,但现在,他终于明白了。
自己并不害怕苦,不怕脏,问题是这条路究竟能走多远,是否有一个尽头,能不能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这一切,似乎都没有人能给他一个确切的答案。
“我要出去。”
他突然低声自语,心中的决定已经变得坚定无比。
第二天一大早,陈泽背起了自己简单的行李,踏上了通往城市的长途车。
路上,车窗外的景色不断变换,乡村的泥土、树木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灰色的城市建筑。
他的心跳加速,仿佛迎接着某个未知的命运。
车厢内并不拥挤,但陈泽觉得一切都与他过去的生活格格不入。
他不是很清楚自己究竟要做什么,只是知道,离开家乡是他此时唯一的选择。
城市很大,充满了喧嚣和不安,他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感受周围的气氛。
仅仅是踏入这片陌生的土地,陈泽就感觉自己无比渺小。
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去哪里,做什么样的工作。
唯一能做的,就是走下去,靠自己的脚步去寻找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