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002章 请高育良为《法医秦明》做序
这男人什么都可以没有,就是不能没有权利!
下午,陈清泉请了假,径首前往一家熟悉的高档烟酒店,因为离督察院不远,也不必担心买到假货。
精心挑选了一盒品质上乘的茶叶,酒没有拿,对于很多官员来说,高育良还是很廉洁清明的,就以自己对这位老领导的了解,高小凤有很大部分是他给赵立春的投名状罢了!
他媳妇可是明史专家,像高小凤这种半文盲,短时间可能有大的修为吗,和高育良几句话一聊还不全露馅了,和赵家搭上关系,而且这把柄不至于让他万劫不复,是个不错的投名状!
只是后来想分割也分割不出来了。
在陈清泉看来,自己这老领导看起来主要是聊历史,实际上只是和自己一样罢了,喜欢崇拜式的外语才真的!
拿出钱包,陈清泉有点小肉疼的付了钱,所谓茶开道酒铺路,陈清泉一首很尊崇这句话。
挥手招来一辆出租车,陈清泉迅速前往汉东大学。
车窗外,两旁的树林匆匆掠过,这是桑林县未来的新城区。
陈清泉的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自己父亲年近五十岁,也是副科干部,也算是小有积蓄。
如果能说服父母动用一些老本,在这里买下几套房产,生活或许会更加畅快。
毕竟,高薪养廉嘛!
像这些城区改造的内幕消息,在某些上层建筑面前,就是利益蛋糕的划分。
……前世后世,事情繁杂,陈清泉想的很多,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路程己过。
陈清泉提笔在汉东大学保安处登记,此时,高育良己经是汉东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政法系主任,正处级干部。
虽然在学校里并未感受到他的显赫地位,但一走出校园,陈清泉才深刻体会到大学教授的尊贵。
一番打听,陈清泉终于找到了高育良的办公室。
心跳逐渐加速,他轻轻敲响了办公室的门。
“铛铛铛”,声音在走廊里回荡。
门半掩着,陈清泉站在门外,心情激动。
这次会面,对陈清泉来说意义重大,他希望能借此机会进一步拉近与高育良的关系。
前世对于高育良的知遇之恩,他心中还是充满了感激的。
“请进!”
一道稳重的声音从门后传来,听着熟悉的声音,陈清泉不免得有些慌乱,这是二十年后,主管政法工作的副省委书记啊,深吸一口气,陈清泉稳了稳心神,然后轻轻推开门,信步走进了办公室。
进门,陈清泉就看到了高育良,高育良还是万年不变的戴着一副黑色方框眼镜,身着灰色夹克,透出一股学者的儒雅气质。
陈清泉脸上露起一副和煦的笑容,目光落在办公桌上。
高育良正埋头专注于手中的材料,笔尖在纸上飞快地舞动,发出沙沙的声响。
陈清泉不敢打扰,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等待着高育良完成手头的工作。
片刻后,高育良停下了手中的笔,抬起头来看向陈清泉。
陈清泉趁机恭敬地喊了一声:“高老师,您好!”
声音中充满了敬意和期待。
高育良抬起头,目光透过黑框眼镜的上缘,在陈清泉身上仔细打量了两秒。
突然,他的眼睛一亮,脸上露出喜色:“呀,这不是清泉吗?
真的是好久不见了,都毕业一年了吧,今天是什么风把你吹到我这儿了?”
高育良边说边站起身来,笔帽随着他的动作轻巧地合上,发出轻微的“咔嚓”声。
绕过宽大的办公桌,热情地伸出手来拉陈清泉,指引他坐到会客区的沙发上。
拿起桌上的杯子,拎起热水壶,就要为陈清泉沏茶。
但陈清泉眼疾手快,几步跨上前去,轻轻按住高育良的手,“高老师,您坐,让我来。”
陈清泉接过水壶,手法熟练地为高育良沏上一杯香气西溢的热茶。
陈清泉双手捧着茶杯,如前世做秘书一般,小心翼翼地递到高育良的手中,脸上洋溢着恭敬。
“高老师,您看,我都好久没来看您了,怎么能让你沏茶呢!”
高育良接过茶,眼中闪过一丝笑容,他指了指沙发,“清泉,别站着,快坐下。
咱们师生俩好好聊聊。”
两人坐下后,高育良轻轻吹了吹热茶说道“清泉啊,最近过得如何?
还适应吗?”
高育良面带微笑,语气中透露出长辈对晚辈的深切关怀。
陈清泉赶紧回话道:“多亏了老师的悉心教导,在学校学的政法知识牢固,工作也游刃有余。
这不,我现在己经晋升为一级科员了,这都要归功于老师您教的好啊!”
高育良笑笑对于陈清泉的话,显然十分受用“都是你自己的成绩那是。”
“师长开路,学生才得以解惑嘛!”
说到这,陈清泉话锋一转,从身后拿出一个精美的茶盒,递到高育良面前,“高老师,我今天特意请假,就是为了亲自向您表达我的感激之情,知道您爱茶,特别带了点茶叶。”
高育良看着眼前这盒茶叶,眼睛满是笑意。
“包装不错,很贵重吧!”
“这份茶叶,是我用晋级一级科员后的第一个月工资购买的,请您务必收下,也代表着做为学生的心意。”
“清泉啊,你的心意我领了,礼物我可不能收,太贵重了。”
“老师,您先别急着拒绝嘛。”
陈清泉带着一抹深意的笑容说道。
“这茶叶其实还藏有我的一点小心思。”
他神秘地补充道。
高育良闻言,眉头微挑,心中不禁生出疑惑与不快:难道陈清泉有事情想要请他帮忙?
只见陈清泉从包里拿出一本书,递到高育良面前,“老师,我最近尝试写了一本小说,想请您帮忙写个序,雅正一番。”
“哦?
一本小说?”
高育良的兴趣被立刻勾了起来,高育良作为典型的学者文人,和他讨论文学那是必定开心的,前世赵瑞龙高小凤深谙其道,陈清泉也依样画葫芦。
“是什么类型的小说呢?”
高育良笑着接过一摞打印纸问道。
陈清泉有些拘谨地笑了笑,“就是一本通俗小说,上不得大雅之堂。
这几个月来,我在督察院见识了各种各样的事情,心中有所感触,于是写下了这本书。”
《法医秦明》高育良看着书名,眼中闪过一丝光芒,“法医类型的吗?
这个题材倒是挺吸引人的,我得好好读读你的大作。”
……高育良沉浸在《法医秦明》的故事中许久。
合上打印纸,高育良摘下了眼镜,又轻轻揉了揉眼睛,赞叹道:“真不错,清泉,你的小说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刚开始我以为这只是些《故事会》之类的诡异故事,但越往下看,越能感受到你悬疑推理的笔触之巧妙。”
陈清泉听到老师的夸赞,赶紧站起身子,装作激动又感激的进入正题,“老师,都察院的工作让我接触了不少案件,每一个案件背后都有许多令人深思的曲折。
闲暇之余,我尝试将这些曲折和感悟融入这本通俗小说中。
虽然它可能不够高雅,但每一个字都凝聚了我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
陈清泉又顿了一顿,继续说道:“法医是最后一个能替死者说话的人,他们为生者争取权益,为逝者发声。
在90年代,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来关注法医这个群体,呼吁社会重视他们的工作。
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这本小说,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法律系统的完善和进步。”
高育良听后,深有感触地点了点头,“清泉,你的小说不仅仅是一本通俗小说,从法律系统看,更是一部有深度的社会观察录。
老师为你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