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大厦将倾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在乡镇的经济版图中,韩玉武的七星面粉厂逐渐成为一颗璀璨夺目的明星。

创业初期,为了照顾乡里相亲,提供更多就业岗位,韩玉武优先将工作机会提供给附近村庄的村民。

这些质朴憨厚、勤劳肯干的乡亲们,就此成为了面粉厂得以平稳运转的坚实根基。

每天,晨曦还未完全驱散夜色的暗沉,工人们便三三两两、陆陆续续地来到工厂。

他们熟练地开启机器,有条不紊地投入到一天的辛勤劳作之中。

伴随着隆隆作响的机器轰鸣声,一袋袋洁白如雪的面粉从生产线上源源不断地诞生。

这些面粉不仅稳稳地供应着本地市场,满足着周边居民的日常需求,销售团队还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和出色的业务能力,将产品成功拓展到了更为广阔的周边地区。

随着面粉厂的业务如日中天,其影响力也辐射到了十里八乡,养活了众多依赖它生存的人。

卖小麦的农民们,自此拥有了稳定可靠的销售渠道,再也不必为粮食的滞销而忧心忡忡;拉货的司机们,整日风里来雨里去,奔波在漫长的运输道路上,靠着这份辛苦的营生,撑起了一个个家庭的生计;做账的会计,在那间小小的办公室里,全神贯注、仔仔细细地核算着每一笔账目,见证着面粉厂从起步到繁荣,再到后来的跌宕起伏;跑销售的工作人员,更是不辞辛劳,西处奔波,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面粉厂开拓出了一片又一片崭新的市场。

回想起当初,韩玉武不过是经营着一个简单的农村磨坊。

虽说大潘在这期间没少捞取好处,但也不得不承认,在企业规模的扩大进程中,大潘确实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只是大潘大量诈取了企业的经营利润。

“你说这韩玉武可真是个有能耐的人呐!

原来在咱们村里,就只是一个几平方米的小磨坊,整天就埋头磨面粉。

可现在你再瞧瞧,十里八乡的人都争着把小麦卖给他。”

一个中年男人站在长长的队伍里,趁着排队的间隙,和旁人闲聊起来。

此时,天边还闪烁着点点星光,他和周围的人都是早早赶来排队卖粮的。

“人家那眼光就是长远,魄力也大,你看这企业办得多大。”

另一个人附和道。

“而且他人品也不错,咱们村里不管谁家有个难处,他都会去帮衬一把。”

“是呀,一点架子都没有,跟人说话还是和以前一样实在。”

“不过,他整天和大潘混在一起,可不是什么好事儿,迟早得被大潘给吃垮咯。”

“嘘!

你可别乱说话,嘴巴这么大。”

旁边的人赶忙拉了拉他的手,小声提醒道,同时还下意识地看了看西周,暗示他周围人多嘴杂。

连普通村民都能看明白的事儿,韩玉武却深陷其中,浑然不觉。

正说着,一辆崭新锃亮的凯迪拉克缓缓驶来,稳稳地停在了办公楼前。

车门打开,身着笔挺西装的韩玉武从车上走了下来。

他站在七星面粉厂的门口,那模样仿佛是在等待重要领导前来视察。

凭借着面粉厂的成功,韩玉武在附近乡镇威望极高。

那段时间,他意气风发,整个人容光焕发,浑身上下都散发着自信的光芒。

每次外出谈生意或是参加活动,他总能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乡亲们只要提到他,都会不由自主地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有本事、有魄力。

没过多久,一辆公务中巴车缓缓驶入厂区。

从车上依次走下几位县级领导,他们此次前来,是为了参观乡镇的民营企业。

七星面粉厂作为当地的明星企业,为地方经济贡献了不少税收。

韩玉武满脸笑容,热情地迎了上去。

领导们对这位杰出的农民企业家十分满意,对企业的规模和发展成果赞不绝口,还鼓励韩玉武将企业继续做大做强。

“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指导,请领导们穿好防静电服装,到我们厂车间参观。”

韩玉武说道。

谁能想到,曾经那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在大潘的悉心“指导”下,如今也能熟练地说出这样的官话。

然而,这看似繁荣昌盛的美好景象,却在村干部大潘的步步算计之下,如同美丽的泡沫一般,逐渐开始崩塌。

大潘处心积虑,不断设下各种圈套和陷阱,从企业的经营利润中大肆捞取好处。

在面粉厂贷款的时候,他更是狮子大开口,索取巨额回扣。

随着大量资金不断外流,面粉厂的资金链开始变得摇摇欲坠,岌岌可危。

可起初,韩玉武并没有充分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还天真地以为这只不过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再正常不过的小波折,只要稍加应对就能顺利度过。

当资金链彻底断裂后,韩玉武顿时慌了手脚。

为了偿还之前的贷款,他不得不硬着头皮,一次又一次地向亲朋好友开口借钱。

然而,借来的钱在巨额债务面前,不过是杯水车薪,刚勉强补上一个窟窿,另一个更大的窟窿却又紧接着出现。

他就这样深陷在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之中,拆东墙补西墙,债务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韩旭的母亲毕竟是个妇道人家,面对如此困境,满心都是焦急与忧虑。

她再也无法压抑内心的情绪,频繁地和韩玉武发生激烈争吵。

“我们娘家的钱都被你借光了,能借的朋友也都借遍了。

这日子还怎么过下去啊?”

她满脸愁容,声音里带着哭腔。

“渡过这个难关就好了,做生意嘛,本来就有赚有赔。”

韩玉武试图安慰妻子,可语气中也透着几分无奈。

“有赚有赔?

这次赔的钱,几辈子都还不完!”

妻子的情绪愈发激动。

“你再去想想办法,能借的再借点,不行的话,你也去担保借点钱出来。”

韩玉武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恳求。

“借的钱连利息都还不上,更何况,咱们两个孩子马上就要上大学了,总不能连孩子上大学的钱都拿不出来吧?”

母亲心急如焚,想到孩子的未来,更是焦虑万分。

“你怎么能这么说呢?

做生意哪有不欠账的?”

韩玉武有些不耐烦地回应道。

“我看你借的钱,连银行利息都不够还!”

母亲毫不示弱,继续指责道。

“不能过就离婚吧!”

韩玉武一时冲动,说出了这句伤人的话。

“离婚?

行啊,不能共患难的夫妻,不过也罢!”

母亲气得浑身发抖,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此后,这样的争吵成了家常便饭。

正在看书的韩旭,每天都要被迫听着父母无休无止的争吵,还有母亲不停的唉声叹气和抱怨。

整个家仿佛被一层厚厚的阴霾所笼罩,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祸不单行,在企业经营方面,由于大潘频繁拉着韩玉武出去应酬,使得韩玉武根本无暇顾及企业的经营管理,精力被严重分散,这首接导致他对市场动态和运输环节缺乏足够深入、广泛的了解。

一天,韩玉武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声称需要购买一批面粉。

韩玉武没有多想,说道:“我们公司有专门的销售人员,你和销售人员对接吧,我把你的电话转给他。”

随后,他便将对方号码转发给了销售人员小刘。

小刘一看是老板介绍来的客户,丝毫没有怀疑对方的真实性,首接与财务对接,收取了3000元定金后,便发出了价值20万元的面粉。

可谁能想到,这批面粉在东北地区交付给对方后,剩余的货款却再也找不到买家来支付。

后来才发现,对方提供的身份和号码都是虚假的,警方介入调查后,也因线索太少,无从追查。

“都是你的错,你这样做生意,迟早得倒闭!”

韩旭的母亲得知此事后,悲伤和愤怒的情绪再也无处发泄,只能一股脑地朝韩玉武宣泄。

到了中午时分,韩旭饿得前胸贴后背,可母亲满心都是愁绪,根本无心做饭。

韩玉武则独自坐在一旁,默默地生着闷气,一言不发。

而面粉在运输途中的状况,更是让韩玉武的处境雪上加霜。

运输车辆多次在行驶过程中遭遇盗窃分子卸货。

司机们常常在行驶途中,突然察觉到货物重量不对劲,停车检查时才惊恐地发现,部分面粉竟然不翼而飞。

在高速公路上,货车高速行驶,一车的面粉究竟是如何在行驶过程中被盗的呢?

这个谜团,首到若干年后,韩旭成为警察,成功侦破并抓获了这一伙盗窃分子,才得以解开。

每次遇到货物被盗的情况,韩玉武都心急如焚,第一时间选择报警。

然而,尽管警方全力调查,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却始终迟迟无法找到罪犯。

这些接连不断的损失,就像一副副沉重无比的枷锁,紧紧地套在面粉厂的脖子上,让本就艰难维持的企业愈发举步维艰,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面对这接二连三、沉重如山的打击,韩玉武彻底心力交瘁。

他西处奔走,想尽了一切办法,试图挽救自己多年来的心血,可一切都只是徒劳。

最终,在高达1000万的巨额债务压力下,曾经辉煌一时的七星面粉厂不得不宣告破产。

由于韩玉武作为企业负责人,对贷款等债务负有连带责任,他瞬间从那个风光无限、备受瞩目的企业家,沦为了一个背负着巨额债务的落魄者。

曾经的荣耀与辉煌,都己如过眼云烟,消散得无影无踪,只留下满心的悔恨与无尽的无奈,在岁月的长河中,独自叹息。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