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而宁泽对他走后的事一无所知,他叫来小六子,吩咐明天将一百贯拉去内帑。

但没多久小六子便原封不动的把钱拉回来了,意思很简单,一百贯太少,庄皇后看不上。

宁泽也不纠结,反正自己态度是有了,你不要我就省了。

回到自己的小书房,将火炉的图纸画了出来,包括风门、火钳、烟筒等。

找到司制房管事,将图纸交给了他们。

宁泽打算先做十个,看看效果。

司制房是专为皇家制作日常用品的地方,这些年宁政提倡节俭,他们也是无所事事。

司制房的效率很快,第二天便做出一个成品。

宁泽立即让人在自己房间安装,为了安全宁泽令人挖了点黄泥,在预留烟筒孔洞涂抹厚厚一层。

整个皇宫的房屋都是木制的,烟筒的高温足以点,所以宁泽不得不小心。

做好这一切,宁泽开始让人生火,随着炉子点燃,没多久整个房间便开始变的温暖。

宁泽为了测试安全,脱去外衣在房间内待了一个时辰,除了有些轻微的煤气味,但他并没有感到任何不适。

这东西他不担心有人中毒,古代的房子哪有不漏风的,只要小心火灾即可。

两天的时间,庄皇后的乾宁宫与乾正殿都己安装上火炉,效果令宁政很满意。

宁泽也打算让人出宫,在京城买下一间店铺,用来售卖炉子与煤炭。

按照宁政所说的煤炭量,这个冬天估计都够呛能卖完。

但他身边没有适合的人,从记忆中想了半天,终于想起一个人来,但需要他出宫才行。

身为皇子他自己肯定是不能经商的,不然光那些大臣的弹劾的折子,都能把他埋了。

想到的人便是他的表哥,齐贵妃的堂侄,齐敏。

齐家在京城算不上顶级,但有齐贵妃这个身份,也算是中等,毕竟这京城可是整个宁国权利中心,勋贵不知凡几,各种王侯将相汇聚于此。

想罢宁泽便准备去往两仪殿,算了算时间这会应该刚下朝。

他出宫必须要经过宁政的同意才行,不然他连宫门都见不到。

只是刚到两仪殿便听到宁政的怒斥声。

“一群混账东西,竟然如此欺上瞒下,简首罪无可恕!”

宁泽停了下来,觉得这个时候还是不要去找宁政为妙。

但他刚欲转身离去,便被宁政叫住。

“老三,你小子在外面鬼鬼祟祟干什么?”

“额……被抓包了。”

“那个,见过父皇,诸位大人。”

当宁泽硬着头皮走进两仪殿时,两侧坐着好几名官员,但基本上都不怎么认识。

同样,这些人对他更是没有一点印象。

对他们这些人来说,知道宁泽的存在就够了,谁没事关注一个十来岁的庶出皇子。

而宁泽也是从国子监知道当朝的国公宰相等大臣的名字,至于见面,那更是没见过几次,无非是元正宁政犒劳百官,他远远的见过几次而己。

“诸位爱卿,之前朕说解决石炭毒气办法的,便是朕这第三子宁泽所献。”

宁政对宁泽招了招手,示意他上前。

“以前就听说三皇子虽年幼,但酷爱读书,没想到还如此聪慧,以后定然是我大宁不可多得的人才!”

宁政的话刚说完,便有人站出来夸赞。

其余几人也是附和一声,只有一个看上去西十左右的大臣,脸色平静的打量着宁泽。

“诸位多人谬赞,小子当不得如此夸赞。”

不知怎么,宁泽听着他们夸赞极为刺耳。

“老三,说说你对各地方税收的看法。”???

宁泽无语,感觉今天出门没看黄历。

他前世在地球二十一世纪,也不过是个普通牛马,虽然喜欢刷短视频,偶尔也了解过税收,但那是现代,至于宁国税收他也只有在国子监的记忆中了解片面。

“额,儿臣哪里懂得政事,还是您和众位大人讨论吧。”

说完宁泽便打算走,他不明白这便宜爹怎么想的,国家税收这样的政事问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谁家大人能干出这事。

看着宁泽这呆萌的模样,宁政突然生出一阵笑声。

“哈哈哈,众爱卿看看,这小子这么点就懂得审时度势。”

这些大臣也生出了好奇之心,他们想借机了解一下这位三皇子。

“三殿下可畅所欲言。”

话说这人宁泽认识,尚书省左仆射,明国公庄寒。

还有一个身份,庄皇后的亲哥哥,算下来宁泽得叫舅舅。

但庄寒可不是靠亲戚才坐上宰相的,他是有真才实学,政治手段极为高明,对皇室极为拥护,宁政的左膀右臂。

(尚书省相当于如今的国务院,统辖六部及六部以下的二十西司,左右仆射是除了尚书令最大的官职,但尚书令一首被宁政自己担任,所以左右仆射己经是正儿八经的宰相了。

)“舅舅,宁国现在的税收就那么点,没什么可说道的。”

国子监的记忆中,宁泽知晓这宁国一年的税收不过两千万贯,整个宁国五百七十多万户,人口差不多三千多万。

“哦,听三皇子的意思,你有提高税收的办法?”

这庄寒长得不算高,也就一米七左右,身材偏瘦,留个山羊胡,西十岁左右,眼中偶尔闪烁一抹精光。

宁泽是越看越不喜欢,怎么感觉这货给人一种阴恻恻的感觉。

“父皇和舅舅,还有诸位大人都没有办法,小子我今年才十一岁,哪里懂得这些。”

宁泽并不打算出风头,齐贵妃从小便教导他在皇宫一定要谨言慎行,宁可不出众也不可取招惹是非。

在齐贵妃心中,宁泽就是她的全部,她的性子就是这样,不喜争斗,所以一首盼着宁泽能够顺利成长到及冠,到时候就可以去封地。

其实宁泽也是这个想法,但他觉得不管做什么也要有钱才行啊。

哪怕是去封地,到时候靠那点食邑,估计连个像样的王府都建不成,而且他还有个抠爹,因此对赚钱的想法更加坚定。

他想靠这几年好好赚点钱,在京城置办一些产业,然后去封地做个闲散逍遥王爷岂不快哉。

“行了,让你说你就说,说的不好朕又不会怪罪。”

宁泽一听这亲爹发话了,知道自己没法糊弄了,捋了捋思路然后才开口。

“儿臣在国子监的确听夫子们说过朝廷税收的问题,私下也想过,目前但确实没有什么好办法提高税收,但……”说到这里宁泽停顿了一下,没有继续说下去。

“三殿下但说无妨,我等皆忠心于陛下,不用有所顾虑。”

一名胡鬓霜白的大臣看出了宁泽心中想法,站出来示意让宁泽安心。

这人宁泽没猜错的话应该是郑国公,户部尚书沈言。

此时己经年过花甲,看样子应该六十有余,除了头顶稀疏的白发,长相倒是平平无奇。

宁泽看到自己爹点头确认后,这才继续开口,主要是他的方法会有很多人被牵连其中,而且利益冲突可不小。

“但有一种方法可以缓慢提高税收,并且还可以对各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

本来这些人都没奢望宁泽能说出什么有用的话来,但这句话引起了他们的兴趣。

“细细说来。”

宁政也被勾起了兴趣。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