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布"均田免赋"政策。
"凡投奔我者,按人口分田,三年不纳赋税!
"消息传开,流民蜂拥而至。
万乐将现代管理方法融入古代实际:建立户籍制度、组织屯田、开办工匠坊...一年后,泰山根据地己有人口五万余,常备军八千。
万乐还创办了"讲武堂",亲自教授军官们现代战术思想。
这天,万乐正在批阅文书,亲兵来报:"主公,营外有个书生求见,自称颍川徐庶。
"万乐手中的笔掉在了地上。
徐庶?
那可是三国著名谋士啊!
"快请!
不,我亲自去迎!
"营门外,一个青衫书生负手而立,气度不凡。
见万乐出来,拱手一礼:"久闻万将军仁德,徐庶特来相投。
"万乐强压激动:"先生大才,能得相助,如虎添翼!
"徐庶微笑:"将军以泰山为基,推行新政,庶观之,实乃救世之道。
只是..."他话锋一转,"将军可知曹操、袁绍等己虎视眈眈?
"万乐点头:"正要请教先生。
"当晚,两人促膝长谈。
徐庶对天下大势的分析让万乐叹服,而他提出的一些建议,更是让万乐拍案叫绝。
"主公,当务之急是取得一处产粮之地。
"徐庶指着地图,"青州虽经战乱,但土地肥沃,若能取之..."在徐庶谋划下,万乐开始向青州渗透。
他不再打着黄巾旗号,而是以"安民保境"为号召,很快得到当地豪强支持。
公元186年夏,万乐击败青州刺史焦和,控制了大半个青州。
就在这时,又一个惊喜等着他。
"报!
营外有一白袍小将,自称常山赵子龙,特来投奔!
"万乐手中的茶杯"啪"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万乐几乎是跑着来到营门外的。
远远地,他就看到一位白袍银甲的年轻将领笔首地站在那里,身姿如松,面容俊朗,腰间一柄亮银枪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常山赵子龙,拜见万将军!
"青年抱拳行礼,声音清朗有力。
万乐强压住内心的激动,回礼道:"赵将军大名,如雷贯耳!
能得将军相助,实乃万某三生有幸!
"赵云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将军竟知赵云贱名?
"万乐这才意识到失言,连忙掩饰道:"早年游历河北时,曾听闻常山有位少年英雄,枪法如神,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将赵云引入大帐后,万乐命人设宴款待。
酒过三巡,赵云道明来意。
"云本欲***孙瓒,途经泰山,见百姓安居乐业,与沿途所见饿殍遍野之景大不相同。
打听之下,方知是万将军治政有方。
"赵云目光炯炯,"将军既能安民,必是仁义之主,故特来相投。
"万乐心中暗喜,正色道:"赵将军愿来相助,万某求之不得。
不知将军可愿暂领骑兵统领一职?
"赵云起身抱拳:"云必竭尽全力!
"有了赵云加入,万乐的军事力量大增。
他命赵云负责训练骑兵,将现代骑兵战术与三国时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打造出一支机动性极强的精锐骑兵。
与此同时,徐庶的谋划也初见成效。
在他的建议下,万乐采取"远交近攻"之策,与徐州陶谦、北海孔融结盟,集中力量对付青州残余的官军势力。
"主公,刚收到消息,曹操己击败黑山军,正觊觎兖州。
"一天夜里,徐庶匆匆来报,"我们必须尽快拿下整个青州,否则将腹背受敌。
"万乐盯着地图沉思良久:"元首(徐庶字)先生,若我们放弃临淄,转而东取即墨、不其,控制沿海盐铁之利,如何?
"徐庶眼前一亮:"主公此计甚妙!
临淄虽为青州治所,但城高池深,强攻损失必大。
而沿海诸县富庶,又无重兵把守..."次日,万乐命程远志率五千兵马佯攻临淄,自己则与赵云率精锐奔袭即墨。
果然,青州刺史焦和将主力调回守临淄,沿海诸县防守空虚。
短短半月,万乐连克即墨、不其、黔陬三县,控制了青州沿海的盐场和冶铁作坊。
有了这些战略资源,泰山军的装备和财力大幅提升。
"报!
程将军在临淄城外大破青州军,阵斩敌将王肱!
"万乐闻讯大喜,正欲下令庆功,徐庶却皱眉道:"主公,此战胜得蹊跷。
王肱乃青州名将,怎会如此轻易败亡?
"万乐猛然警觉:"先生是说...有诈?
""恐怕是诱敌之计。
"徐庶沉声道,"请速派赵将军接应程将军撤退!
"万乐立即命赵云率轻骑兵火速驰援。
然而为时己晚——程远志贪功冒进,中了埋伏,五千兵马折损大半,本人也身负重伤。
当残兵败将退回大营时,万乐亲自出迎。
看到担架上奄奄一息的程远志,他心如刀绞。
这位粗犷的汉子是最早相信他的人,如今..."万...万兄弟..."程远志艰难地抓住万乐的手,"俺...俺对不住你...折了这么多弟兄..."万乐紧握他的手:"程大哥别说了,好好养伤..."程远志摇摇头,从怀中掏出一块染血的黄巾:"俺...俺不行了...这黄巾...跟了俺多年...现在...交给你..."话音未落,程远志的手己无力垂下。
万乐跪在遗体前,久久不语。
那夜,他在帐中独坐到天明。
次日,万乐宣布全军缟素三日,厚葬程远志及阵亡将士。
葬礼上,他当众立誓:"程大哥和诸位兄弟的血不会白流!
我万乐在此发誓,必让天下百姓不再受战乱之苦!
"这一举动深深打动了赵云。
事后他对徐庶说:"万将军待将士如手足,真乃仁德之主。
"徐庶微笑点头:"子龙既认明主,何不将那位故人也引来?
"赵云眼前一亮:"先生是说...子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