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山原本平静的生活,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彻底打破。
那是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空气仿佛都被热浪凝固。
李大山和父亲正在田间辛勤劳作,炽热的阳光无情地洒在他们身上,汗水湿透了衣衫。
突然,父亲的动作戛然而止,他双手紧紧捂住胸口,脸上的表情瞬间扭曲,痛苦之色尽显。
大山被这一幕吓傻了眼,愣了片刻后,他才反应过来,急忙冲过去扶住父亲摇摇欲坠的身体。
“爹,你咋了?
爹!”
大山的呼喊声中带着哭腔,声音因恐惧而颤抖。
父亲张了张嘴,却只能发出微弱的喘息声,豆大的汗珠如雨点般从额头滚落,眼神中满是痛苦与不舍,艰难地说道:“大山……爹可能……撑不住了。”
大山心急如焚,他试图背起父亲往村里的诊所跑去,可他那尚未发育完全的身体,在父亲沉重的身躯下显得如此单薄。
每走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他的双腿如同灌了铅一般沉重,但他咬着牙,拼尽全身力气,一步一步艰难地挪动着。
然而,命运并未因大山的努力而眷顾他们。
还未等他们抵达诊所,父亲的身体便在大山的怀里渐渐失去了生机。
大山紧紧抱着父亲,仿佛只要他抱得够紧,就能把父亲从死神手中夺回。
他的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肆意地流淌在脸颊,打湿了父亲的衣衫。
那绝望的哭喊声在空旷的田野上回荡,却再也唤不回父亲的回应。
那一刻,大山感觉自己的世界彻底崩塌,他的心中充满了无助、恐惧与迷茫,年仅 14 岁的他,不得不首面这残酷的生死离别。
祸不单行,父亲的离世犹如一场噩梦的开端。
不久之后,母亲因无法承受家庭的变故和生活的重压,选择了改嫁。
曾经那个虽然不富裕却充满温馨的家,如今只剩下了大山和他年长两岁的哥哥大平。
兄弟俩相依为命,可未来的路却布满了荆棘。
大平看着家中的惨状,眼神中带着一丝无奈和逃避,说道:“大山,我得出去闯闯,听说远方有个船厂在招工,我去试试。”
而大山,由于年纪太小,没有工厂愿意接纳他,无奈之下,他只能留在村里。
望着家中那片荒芜己久的菜地,大山的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他暗暗发誓,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这片土地上种出生活的希望。
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的种菜生涯。
大山每天清晨天还未亮,便早早地起床,扛起那把与他身高相仿的锄头,走向菜地。
他认真地翻耕着每一寸土地,将土块敲碎,仔细地拔掉杂草,然后小心翼翼地撒下种子。
每一颗种子都承载着他对未来的憧憬,他浇水施肥时总是全神贯注,仿佛这些蔬菜就是他生命的全部寄托。
在他的悉心照料下,菜地里渐渐长出了嫩绿的芽苗,那一抹抹新绿在阳光下闪烁着生命的光芒,给大山带来了久违的希望。
当蔬菜成熟时,大山便挑着菜筐前往市场售卖。
他的菜新鲜欲滴、品质上乘,而且价格公道,很快便赢得了顾客们的青睐。
每次去市场,他的菜摊前总是围满了人。
“小伙子,这菜咋卖啊?”
一位大妈问道。
“大妈,这青菜一块钱一斤,都是我自家种的,新鲜得很。”
大山笑着回答。
不一会儿就能将菜销售一空。
大山在卖菜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交流,如何讨价还价,他变得更加懂事和成熟,眼神中也多了一份坚定与自信。
而大平在船厂的日子却远不如大山顺遂。
他生性懒惰,总是想尽办法偷懒。
在工作时,他常常趁着监工不注意,找个角落打盹儿或者与工友闲聊。
别人都在努力干活,他却在虚度光阴,工作效率极低。
“大平,你又在偷懒,这样下去怎么行?”
工友忍不住提醒他。
“急什么,反正工资就那么点。”
大平满不在乎地回应。
如此一来,他自然挣不到多少钱。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平在船厂的名声越来越差。
他不仅没有按时给家里寄钱,反而还经常因为自己的懒散陷入经济困境。
有时候,他甚至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想要找工友借钱,可大家都知道他的为人,纷纷对他避而远之,没有人愿意借给他。
大平无奈之下,只能写信给大山,让大山帮他想办法借路费。
大山虽然心中对哥哥的行为有些不满,但血浓于水,毕竟是自己的亲人。
他只能硬着头皮,一家一家地去村里的邻居家借钱。
大山走进每一户邻居家,都带着谦卑的笑容,向他们诉说着哥哥的困境,并且诚恳地承诺一定会尽快还钱。
有些邻居看在大山的面子上,尽管心中不情愿,但还是勉强借给了他一些钱。
大山将借来的钱寄给大平后,心中满是无奈与惆怅。
他深知,这样下去并非长久之计,可他又无力改变哥哥的性格。
就这样,大山在村子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种菜卖菜。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不知不觉间己经过去了几年。
在这几年里,他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和挫折,但他始终没有放弃。
他的双手变得粗糙不堪,皮肤被太阳晒得黝黑发亮,那是岁月与劳作留下的痕迹。
但他的眼神却愈发坚定,仿佛在告诉世人,他不会被生活的苦难打倒。
大山在种菜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
他不断尝试种植不同种类的蔬菜,精心研究新的种植技术和方法。
他常常去村里的长辈那里请教经验,认真聆听他们的教诲,然后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种植中。
通过不断地摸索与实践,他的种菜水平日益提高,种出的蔬菜越发鲜美可口,产量也越来越高。
而大平在船厂的情况却丝毫没有改善,他依旧是那个懒散的他。
他频繁地在船厂更换工作,可每一份工作都因为他的态度问题而无法长久。
他的生活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越来越糟糕,与大山的积极向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大山有时会写信给大平,苦口婆心地劝他要努力工作,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
他在信中写道:“哥,咱爹走得早,咱娘也改嫁了,这个家只能靠咱俩。
你不能再这样浑浑噩噩下去了,咱得努力挣钱,过上好日子。”
可大平总是对大山的劝告不以为然,他认为自己只是运气不好,总觉得总有一天会时来运转,无需改变自己。
在大山 18 岁那年,命运又一次对他发起了挑战。
村里遭遇了一场罕见的洪水,洪水如猛兽般汹涌而来,瞬间淹没了大片的农田和房屋。
大山的菜地也未能幸免,所有的蔬菜都被洪水无情地冲毁。
大山望着那片狼藉的菜地,心中充满了绝望。
但他并没有被这场灾难彻底击垮,他的眼神中依然闪烁着不屈的光芒。
他决定重新开始,从废墟中重建自己的生活。
大山卷起裤腿,毫不犹豫地走进那片满是淤泥的菜地。
他开始清理菜地里的淤泥,一锹一锹地挖,一桶一桶地运。
他修复被洪水冲毁的田埂,仔细地夯实每一寸土地。
他西处奔波,寻找新的蔬菜种子,为重新播种做准备。
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他得到了村里很多人的帮助。
大家被他的坚强和毅力所感动,纷纷伸出援手。
有的邻居送来了自家留存的种子,说道:“大山,别灰心,这种子你拿去种。”
有的则过来帮忙清理菜地,还有的给他提供一些生活上的物资支持。
而大平在得知家里遭遇洪水后,却仅仅寄了一点钱回来,便继续在外地过着自己的逍遥生活。
大山对哥哥的行为感到失望透顶,但他也没有时间去抱怨和悲伤。
他知道,此刻自己必须争分夺秒,尽快恢复生产,才能维持自己的生存。
经过几个月的不懈努力,大山的菜地终于重新焕发生机。
嫩绿的蔬菜苗再次破土而出,仿佛在向世人宣告他的坚韧与顽强。
大山又开始了忙碌而充实的种菜卖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