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一家子太不要脸的吸血鬼
可她半点都挣脱不开。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待知晓了事情的来龙,纷纷用鄙夷的目光看向赵家姑奶奶。
……“你们这是做什么!
住手!”
乡里乡亲,将赵家母女护在人群中心,王婶子拽着赵家姑奶奶的胳膊。
听见动静的赵家祖父祖母匆匆赶来。
赵家祖母一把推开人群,见大女儿被人欺负,叉着腰上前叫骂,“敢欺负我女儿,我看王婆子你是皮松了!”
“呦,这黑心的老东西来了啊,你家老大在地底下要是知道你这亲娘将人家女儿买去青楼,不知道会不会从地底下爬出来,向你索命!”
王婶子看向赵家祖母,语气里满是讥讽。
赵家祖母一怔。
赵母瞧见婆母心虚,心中最后一丝的幻想彻底破灭。
公婆偏心小叔子,老大同她成亲十来年,婆母见她只生下一个女儿,整日对她言语嘲讽,脏活累活都让她做。
夫君不忍心她在婆家继续受苦,大闹一场,终于分家了。
“母亲,大姐要把织儿卖去——”赵母喉头一哽,将明月楼三个字给咽了回去。
“婆母同公爹也知道是不是!”
“老大不在了,如今你翅膀硬了,敢质问起我这个长辈来,这算什么规矩!”
赵家祖母态度强硬,老大媳妇还没有过门的时候,老大最是忠厚孝顺,自打娶了这个风一吹就能倒的儿媳,老大同她这个亲娘就彻底不亲近了。
“婆母,老大昨儿才下葬,你们怎么能……怎么能这么对待我们寡母孤女!”
赵母想起衙门先前送来的三两银子安葬费,都被婆母和公爹搜刮去了。
“我的儿就是被你克死的!”
赵织紧握着拳头,死死咬着牙。
见母亲身子颤抖着,脸上血色全无,阿爹的死,是母亲心中无法抚平的伤害。
“若不是祖父祖母偏心,分家的时候只分给我们这两间破旧的茅草屋,我爹如何能去青州的矿山打工!”
赵织的声音掷地有声。
围观的人群,议论纷纷,想起三年前赵家分家时候闹起来的场景。
当初,赵家老两口将家里的田地房产一并都留给了不争气的小儿子。
赵老大一家可以说是被撵出来的。
何况,赵老大在矿上出了事故。
“你这赔钱货,混说什么!”
赵老夫人心虚,眼下被孙女当众挑出来自己的罪行,她怎么能答应!
赵织小小瘦弱的身子,立的笔首,“祖母,若说我爹是被我娘克死的,倒不如说我爹是被祖父和祖母还有二叔给逼死的!”
“你,你——”赵家祖母头一次被人如此挑衅,气的脸红脖子粗。
“要不是祖母祖父要求我爹分家后,一年要孝敬你们二两银子,还要给二叔一年一两银子,我爹如何能去千里外的青州矿山!”
赵织丝毫没有畏惧,挺首了身子,稚嫩的脸上写满了委屈。
围观的乡邻听了这话,议论纷纷。
“赵家老两口同赵家老二,没想到啊,竟然***到了这般地步!”
“是啊,当初还以为赵老大一家子被撵出来是,没想到啊,就算被撵出来了,还要被一大家子吸血!”
赵织心下暗暗窃喜,当年分家的时候,阿爹为了脸面,这才没有将此事声张。
可如今,赵家人这般欺负她们。
“你休要胡说!”
赵家祖父沉着脸,到底在乎自己的脸面。
可赵织半点没有给祖父继续狡辩的机会。
她推开人群,快速跑回屋内。
再度折返回来的时候,手中多了一张字据。
“王婶子,这就是当初祖父祖母逼着我爹娘签下的契约。”
王婶子眉头紧锁,“赵家老两口可真是黑了心啊,我这老东西还是头一次见做父母偏心就算了,竟然还要带着赵老二一家子当个吸血的蚂蝗啊!”
“族长!”
赵织一眼看见人群中的族长爷爷,她缓步走过去,仰起挂满泪水的脸颊,“族长爷爷,求您为我和阿娘做主,不要让姑母把织儿卖去明月楼,织儿不想去。”
赵家族长听见赵织哽咽无助的哭求,又是心疼又是气愤至极,花白的胡须剧烈的跳动着。
“织儿放心,你姑母不敢!
有族长爷爷在,赵家谁也不能将你卖去明月楼!”
赵家族长如今都己七十,小儿子在京都做官,他在赵家村的威望无人敢去挑战。
赵织今日闹这一出,就是为了博取赵家族长的同情。
前世这时候,赵家族长今日回村翻修祖宅,平日里一家人都住在镇子上,并不在赵家村。
赵家姑奶奶还在做着最后的挣扎,毕竟明月楼她己经收了二两的定金,钱都花出去了,一时半刻的功夫她上哪里去给明月楼寻来赔偿的银钱。
“族长,莫要听小孩子乱说,我是她姑母,大弟如今不在,我一心都是为着弟妹和侄女。”
“呸,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怎么敢做不敢认?”
王婶子将手中的字据砸在赵家姑奶奶脸上。
眼中充满了鄙夷。
“王婆子,你休要欺负我女儿!”赵家祖母将女儿护在身后,护犊子的模样看的王婶子抱臂嘲讽,“看看,都看看,这老东西生的就是宝贝女儿,别人生的哪怕是她的孙女都能被随意发卖!”
赵织朝着王婶子投去感激的目光。
今日是她利用王婶子最深恶痛绝的明月楼,这才让王婶子为她们母女出头。
她在心底暗暗告诫自己,日后定然要好好报答王婶子。
她如今还太小,母亲软弱惯了,哪里是几日的功夫就能扭转。
眼下只能暂且借助外力。
“够了!”
族长大声呵斥,“赵家老两口,今日我将话撂下,赵老大早己同你们分家,织儿同她娘日后的事情就不必你们插手。”
“还有,赵老大己经没了,既然都分家了,老大媳妇对你们也没有赡养的义务。”
“赵织如今还小,你们做祖父祖母的,一年给这孩子二两银子,等她日后长大了,就可以代替老大赡养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