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一、阴门饭江南乡野流传着一句老话:“宁睡乱葬岗,不端阴门碗。

“说的便是那些与亡者打交道的行当。

迁坟人作为七十二阴门中的一支,自明代起便有了独特的规矩。

这门手艺不靠祖传,只收命格带“三缺“的弟子——所谓鳏、寡、孤,总要占上一项方能入门。

老辈人说,这是向阎王爷递的投名状。

我祖父陈永福便是占着“孤“字入的行。

宣统三年,他躺在县衙大牢的草垛上等秋决,牢门外却来了个戴斗笠的老者。

那人隔着栅栏看了半炷香,突然对狱卒说:“这孩子命里该吃阴间饭。

“次日清晨,本该问斩的祖父被神秘保释,从此跟着老者消失在皖南群山之中。

祖父再回村时,已是民国十二年。

当年那个偷鸡摸狗的混世魔王,如今裹着件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腰间别着三枚青铜罗盘。

最惹眼的是他左手小指缺了半截——按迁坟行的规矩,这叫“断阴指“,取“指断因果消“的寓意。

村里人躲他像躲瘟神。

那年头讲究“人死为大“,动土迁坟被视为大逆不道。

更有人说见他半夜在坟山转悠,月光下捏着罗盘念念有词,活像阎王殿前的勾魂使。

直到那年盛夏,三十里外的柳树坞出了桩怪事。

柳家是方圆百里出了名的旺族,祖坟修得气派,五进牌坊立在山腰。

可自从三年前重立了碑,族里接连暴毙了七个男丁。

最后连看风水的先生都折在坟前——说是突发恶疾,七窍流血而亡。

祖父被请去那日,正逢三伏天的“鬼开门“。

他绕着坟茔转了三圈,突然蹲身抓起把泥土嗅了嗅,转头问柳家人:“立碑时可有人见着红冠锦鸡?

“见众人摇头,他冷笑一声:“起碑!

“当三尺厚的封土被掘开,在场所有人都倒吸了口凉气。

原本该是漆黑如墨的柏木棺,此刻竟裹着层血红苔藓,棺盖上盘着九条手腕粗的树根,根须间隐约可见森森白骨。

####四、阴阳错“这是活人桩。

“祖父用烟袋杆敲了敲棺木,“当年修坟时,必是用了未满十六的童男童女垫棺。

“话音未落,柳家老太爷扑通跪地——原来当年为求子孙昌盛,当真从人牙子手里买了对双生子殉葬。

更蹊跷的是坟头两株罗汉松。

本该镇守左右的“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