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燕陈默《大山深处的白大褂》小说免费在线阅读_大山深处的白大褂(林晓燕陈默)已完结小说

林晓燕陈默《大山深处的白大褂》小说免费在线阅读_大山深处的白大褂(林晓燕陈默)已完结小说

作者:作者逸飞

其它小说连载

男生生活《大山深处的白大褂》,主角分别是林晓燕陈默,作者“作者逸飞”创作的,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情节人物是陈默,林晓燕,苏晓雨的男生生活小说《大山深处的白大褂》,由网络作家“作者逸飞”所著,情节扣人心弦,本站TXT全本,欢迎阅读!本书共计16766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10-09 12:47:50。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大山深处的白大褂

2025-10-09 17:50:27

1998年,夏。暴雨冲垮了通往青石坳的最后一段土路,泥泞不堪的山路上,

一辆半旧的二八自行车歪歪扭扭地前行。车后座上绑着两个鼓鼓囊囊的帆布包,

前面横梁上坐着的年轻男人,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浸湿,紧紧贴在饱满的额头上。他叫陈默,

刚从省医学院毕业,放弃了留在大城市三甲医院的机会,

主动申请来到这个位于大别山深处的贫困村——青石坳,成为了村里唯一的医生。

“嘎吱——”自行车在一块凸起的石头上颠了一下,陈默赶紧捏紧刹车,下车推着走。

脚下的泥巴深一脚浅一脚,很快就没过了脚踝。他抹了把脸上的汗水和泥水,

抬头望向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峦,心里不禁有些打鼓。来之前,他只知道青石坳偏僻、贫穷,

却没想到会这么艰苦。没有公路,没有水电,甚至连手机信号都时断时续。但一想到临行前,

医学院老教授拍着他肩膀说的那句“基层需要你们这样的年轻人”,他又咬了咬牙,

继续往前走。不知走了多久,前方终于出现了几间错落有致的土坯房。

一个穿着蓝色粗布褂子的老汉扛着锄头从田埂上走来,看到陈默,停下脚步,

疑惑地打量着他。“大爷,您好,请问这里是青石坳吗?”陈默放下自行车,喘着粗气问道。

“是嘞,你是?”老汉操着一口浓重的方言,声音沙哑。“我叫陈默,是来村里当医生的。

”陈默笑着回答,从口袋里掏出介绍信递了过去。老汉接过介绍信,眯着眼睛看了半天,

突然露出了憨厚的笑容:“哎呀,是陈医生啊!村长早就跟我们说过你要来,快,跟我来,

村里都等着呢!”老汉接过陈默手里的自行车,领着他往村里走。一路上,

不少村民都探出头来好奇地张望,孩子们则跟在后面,

叽叽喳喳地议论着这个穿着干净白衬衫的城里年轻人。村里的卫生室就在村长家隔壁,

是一间低矮的土坯房,里面摆着一张旧木桌、两个掉漆的柜子,还有一张简陋的病床。

柜子里空荡荡的,只有几瓶常见的感冒药和消炎药。“陈医生,委屈你先住这儿,

条件是差了点,但村里已经在凑钱,准备给你盖间新的卫生室了。

”村长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脸上布满了皱纹,眼神却很真诚。“村长,谢谢您,

这里很好,我不委屈。”陈默环顾着简陋的卫生室,心里没有丝毫抱怨,

反而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他知道,从今天起,这里就是他的战场,而这些淳朴的村民,

就是他要守护的人。安顿下来后,陈默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户地走访。

他要了解村里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建立健康档案。青石坳有三十多户人家,散落在大山深处,

最远的一户要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陈默每天天不亮就出发,

直到天黑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来。有一次,他去村里最西边的李奶奶家走访。

李奶奶今年七十多岁了,儿女都在外打工,独自一人生活。

陈默给李奶奶量了血压、听了心跳,发现她血压偏高,还有轻微的哮喘。

他耐心地给李奶奶讲解注意事项,还从自己带来的药包里拿出降压药和哮喘药,

告诉她怎么服用。“陈医生,你真是个好人啊!”李奶奶拉着陈默的手,眼眶红红的,

“以前村里没有医生,有个头疼脑热的,只能硬扛着,实在不行了,

就请隔壁村的赤脚医生来看看,花钱不说,还不一定管用。现在你来了,我们可就有救了!

”听着李奶奶的话,陈默心里暖暖的。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

都要留在青石坳,为村民们守护健康。来到青石坳的第三个月,

陈默遇到了他在这里的第一次急救。那天傍晚,他正在卫生室整理健康档案,

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呼喊声:“陈医生!陈医生!快救救我家娃!

”陈默赶紧放下手里的笔,冲出卫生室。只见村民王二柱抱着一个三岁左右的小男孩,

慌慌张张地跑过来,小男孩脸色苍白,嘴唇发紫,已经失去了意识。“王大哥,别慌,

快把孩子放在病床上!”陈默一边说,一边接过孩子,放在简陋的病床上。

他摸了摸孩子的颈动脉,还有跳动,但呼吸已经很微弱了。“怎么回事?

孩子怎么突然变成这样了?”陈默一边给孩子做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一边焦急地问道。

“我也不知道啊!刚才孩子还在院子里玩,突然就倒在地上不省人事了!

”王二柱急得满头大汗,声音都在发抖。陈默很快就判断出,孩子可能是误食了什么东西,

导致窒息。他赶紧用手指撬开孩子的嘴巴,果然,

在孩子的喉咙里发现了一块卡在那里的糖果。他小心翼翼地把糖果取出来,

又继续给孩子做人工呼吸。几分钟后,孩子终于咳嗽了一声,慢慢睁开了眼睛,

脸色也渐渐恢复了红润。“娃!娃你醒了!”王二柱激动地抱住孩子,眼泪掉了下来,

“陈医生,太谢谢你了!你就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啊!”“没事就好,以后一定要看好孩子,

别让他随便吃太小的东西。”陈默松了口气,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这件事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村民们都对陈默刮目相看。

以前还有人怀疑他一个城里来的年轻医生能不能行,现在大家都觉得,

陈默是个有真本事的好医生。从那以后,来找陈默看病的村民越来越多。

不管是感冒发烧、跌打损伤,还是妇女儿童的常见病,陈默都耐心地诊治。

他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给村民们讲解卫生常识,教他们如何预防疾病。有一次,

村里的张婶得了急性阑尾炎,疼得在床上打滚。陈默检查后,发现情况很危急,

必须马上手术。但村里的卫生室条件有限,根本无法进行手术。陈默当机立断,

用村里的拖拉机把张婶送到了二十多公里外的镇医院。由于送医及时,张婶的手术很成功。

出院后,张婶和她的家人特意来到卫生室,给陈默送来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妙手回春,

医德高尚”。看着锦旗上的字,陈默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

自己的付出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这就是对他最大的鼓励。虽然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

但陈默在青石坳的生活依旧充满了困难。首先是药品短缺的问题。村里的卫生室经费有限,

只能买到一些常见的药品,遇到稍微复杂一点的病情,就需要去镇医院或者县医院拿药。

有时候,为了给村民们买一种急需的药品,陈默要骑着自行车跑几十公里的山路,

来回要花上一整天的时间。其次是医疗设备简陋。

卫生室里只有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这几样最基本的医疗设备,

没有心电图机、B超机等先进的设备。很多疾病无法准确诊断,只能凭借经验判断。

还有就是生活上的困难。村里没有自来水,陈默每天都要去村头的水井里挑水;没有电,

晚上只能靠煤油灯照明;冬天的时候,土坯房里很冷,他常常冻得睡不着觉。有好几次,

陈默都想过放弃。特别是在他生病的时候,一个人躺在冰冷的病床上,身边没有亲人照顾,

心里格外难受。但每当他看到村民们期待的眼神,想到自己肩上的责任,

他又打消了放弃的念头。为了改善卫生室的条件,陈默四处奔波。

他给县卫生局写了好几封信,反映青石坳的医疗情况,请求拨款支持。他还利用自己的人脉,

联系了以前的同学和老师,希望他们能帮忙捐赠一些药品和医疗设备。功夫不负有心人。

半年后,县卫生局终于拨款给青石坳卫生室,盖了一间新的砖瓦房,

还配备了一些基本的医疗设备。陈默的同学和老师也纷纷伸出援手,捐赠了不少药品和书籍。

新的卫生室建成后,陈默更加努力地工作。他每天早早地来到卫生室,给村民们看病、拿药,

直到天黑才下班。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新的医学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有一次,

村里来了一位患有疑难杂症的老人,在镇医院和县医院都没有确诊。

老人的家人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找到了陈默。陈默仔细地给老人做了检查,

又查阅了大量的医学资料,终于确诊老人得了罕见的多发性骨髓瘤。虽然这种病很难治愈,

但陈默没有放弃。他根据老人的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还亲自去省医院给老人拿药。

在他的精心治疗下,老人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生活质量也提高了不少。

老人的家人非常感激陈默,给了他一笔钱作为感谢,但陈默拒绝了。

他说:“我是村里的医生,给村民们看病是我的责任,不能收你们的钱。

”村民们知道这件事后,更加敬佩陈默了。他们都说,陈医生是个不图名、不图利的好医生,

是青石坳的福气。陈默在青石坳的日子虽然艰苦,但也充满了温暖和感动。而这份温暖,

很大一部分来自村里的小学老师林晓燕。林晓燕是青石坳人,大学毕业后,

放弃了城里的工作机会,回到村里当了一名小学老师。她年轻漂亮,温柔善良,

对孩子们充满了爱心。陈默和林晓燕是在一次村里的活动上认识的。那天,村里举办丰收节,

陈默和林晓燕都参加了。活动中,陈默不小心崴了脚,林晓燕赶紧跑过去,

扶着他到一边休息,还给他拿来了红花油,帮他涂抹。“陈医生,你没事吧?

以后走路小心点。”林晓燕的声音温柔动听,像山间的清泉。“谢谢你,林老师,我没事。

”陈默看着林晓燕温柔的眼神,心里泛起一阵涟漪。从那以后,陈默和林晓燕就渐渐熟悉了。

他们经常一起在村里散步,聊工作、聊生活、聊理想。陈默发现,林晓燕不仅温柔善良,

还很有主见和责任感。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自己对医疗事业的执着,

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林晓燕也很欣赏陈默。她觉得,陈默一个城里来的年轻人,

能放弃优越的生活,来到这么偏僻的乡村当医生,非常难得。而且,

陈默对村民们的耐心和细心,也让她深受感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的感情逐渐升温。

他们会在傍晚的时候,一起坐在村头的老槐树下,看夕阳西下;会在周末的时候,

一起去山里采蘑菇、挖野菜;会在对方遇到困难的时候,互相鼓励、互相支持。有一次,

林晓燕班里的一个孩子得了重病,需要一大笔医药费。林晓燕很着急,四处筹集资金,

但效果不是很好。陈默知道后,主动拿出了自己积攒的所有钱,

还帮林晓燕联系了自己的同学和老师,请求他们帮忙。在陈默的帮助下,终于凑够了医药费,

孩子的病也得到了及时的治疗。林晓燕非常感激陈默,她看着陈默,

眼里充满了爱意:“陈默,谢谢你。如果没有你,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晓燕,

我们是朋友,互相帮助是应该的。”陈默看着林晓燕,心里也充满了爱意,

但他还是没有说出口。他觉得,自己现在的条件还不够好,给不了林晓燕幸福。

林晓燕看出了陈默的顾虑,她笑着说:“陈默,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但我不在乎你的条件,

我在乎的是你这个人。我觉得,只要我们在一起,努力奋斗,就一定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听着林晓燕的话,陈默深受感动。他终于鼓起勇气,握住了林晓燕的手:“晓燕,我爱你。

你愿意做我的女朋友吗?”林晓燕笑着点了点头,眼里满是泪水:“我愿意。

”两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感受着彼此的心跳。那一刻,大山深处的风,仿佛也变得温柔了。

陈默和林晓燕确定关系后,感情越来越深厚。他们一起规划着未来,打算等条件再好一点,

就结婚生子,永远留在青石坳,为村里的医疗和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

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他们憧憬着美好未来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

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那天,陈默正在卫生室给村民看病,突然接到了县卫生局的电话,

说有一个紧急任务,需要他立刻去县医院支援。陈默没有多想,交代了一下卫生室的事情,

就赶紧骑着自行车赶往县医院。到了县医院,陈默才知道,

原来是县里发生了一起重大的交通事故,很多伤员需要救治。

他立刻投入到紧张的抢救工作中,连续工作了十几个小时,才稍微喘了口气。

就在他准备休息的时候,突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眼前一黑,倒在了地上。

当陈默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林晓燕坐在他的身边,眼睛红红的。

“晓燕,我怎么了?”陈默虚弱地问道。“陈默,你吓死我了!”林晓燕握住陈默的手,

眼泪掉了下来,“医生说,你是因为过度劳累,引发了急性心肌炎,需要住院治疗。

”陈默愣了一下,心里有些担心。他知道,急性心肌炎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需要好好治疗。

但他又想到了青石坳的村民们,他们还等着自己回去看病。“晓燕,我不能住院,

村里的村民们还等着我呢!”陈默挣扎着想要下床。“不行!你必须住院治疗!

”林晓燕按住他,语气坚定,“村民们那边我已经跟村长说了,

他会安排人暂时照看卫生室的。你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休息,把病治好。

”陈默看着林晓燕坚定的眼神,只好点了点头。他知道,林晓燕是为了他好。

在医院治疗的日子里,林晓燕一直陪伴在陈默的身边,照顾他的饮食起居,

给他讲故事、读报纸,鼓励他一定要坚强。村民们也纷纷来看望他,

给他带来了村里的土鸡蛋、小米等土特产,希望他能早日康复。看着林晓燕和村民们的关心,

陈默心里充满了温暖。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等病好了,一定要更加努力地工作,

回报大家的关爱。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陈默的病情终于好转了。医生说,他可以出院了,

但需要在家休息一段时间,不能过度劳累。回到青石坳后,陈默按照医生的嘱咐,在家休息。

林晓燕每天都会来看他,给他做饭、洗衣服,陪他聊天。村民们也经常来探望他,

让他安心养病。然而,陈默并没有真正休息。他每天都会在家接待一些来看病的村民,

虽然不能像以前一样长时间工作,但他还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村民们提供帮助。有一次,

村里的一位老人得了重病,需要立刻去省医院治疗。陈默不顾自己的身体,

亲自陪着老人去了省医院,帮老人办理住院手续,联系医生。直到老人的病情稳定下来,

他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青石坳。林晓燕看到陈默这么拼命,很是心疼:“陈默,

你不要这么拼命好不好?你的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这样下去会累垮的。”“晓燕,

我知道你心疼我,但村民们需要我。”陈默握住林晓燕的手,“我是村里的医生,

这是我的责任。”林晓燕看着陈默坚定的眼神,心里既心疼又敬佩。她知道,

自己无法阻止陈默,但她会一直陪在他身边,支持他、照顾他。陈默的身体渐渐恢复了,

但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他更加努力地工作,不仅要给村民们看病,

还要培训村里的赤脚医生,提高他们的医疗水平。他还利用自己的人脉,

联系了省医学院的专家,定期来青石坳义诊。专家们不仅给村民们看病,

还为陈默和村里的赤脚医生提供了技术指导,帮助他们解决了很多疑难问题。

在陈默的努力下,青石坳的医疗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卫生室里的药品越来越齐全,

医疗设备也越来越先进。村民们再也不用为了看个病,跑几十公里的山路了。

陈默和林晓燕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他们在村里举行了简单的婚礼,没有奢华的排场,

只有村民们真诚的祝福。婚后,他们相互扶持,共同为青石坳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林晓燕在村里的小学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让孩子们不仅能学到知识,

还能快乐成长。陈默则继续守护着村民们的健康,为他们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有一年,

青石坳遭遇了特大洪水。洪水冲垮了很多房屋,淹没了农田,还导致很多村民受伤。

陈默和林晓燕不顾个人安危,积极投入到抗洪救灾的工作中。陈默在临时搭建的医疗点里,

日夜不停地为受伤的村民治疗。林晓燕则组织村里的孩子们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给他们分发食物和水,还拿着课本坐在临时帐篷里,给孩子们补课。

有几个孩子因为洪水冲垮了家,吓得整夜哭,林晓燕就把他们抱在怀里,

像妈妈一样拍着他们的背,给他们讲山里的小故事,直到孩子们慢慢睡着。陈默这边,

医疗点里挤满了受伤的村民。有被倒塌的房梁砸伤腿的,有在转移时滑倒擦伤胳膊的,

还有老人因为受了惊吓,血压突然升高晕过去的。他手里的听诊器就没放下过,

给这个包扎伤口,给那个测血压,还要时不时安抚村民们慌乱的情绪,嗓子早就喊得沙哑了。

“陈医生,我家老婆子刚才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喘不上气了?”村民李大爷抱着老伴,

急得直跺脚。陈默赶紧跑过去,发现老人嘴唇发紫,呼吸急促,

是急性心衰——洪水天受了凉,又加上情绪激动,诱发了旧疾。可临时医疗点里,

治疗心衰的急救药只剩下最后一支了。“李大爷,您别慌,我一定救大娘!”陈默一边说,

一边快速给老人吸氧,又小心翼翼地把药推进老人的血管里。他蹲在老人身边,

盯着老人的呼吸和脸色,手心全是汗。林晓燕端着一杯温水过来,

见他额头的汗滴进了白大褂里,赶紧递过毛巾:“先擦把汗,别自己也垮了。

”陈默接过毛巾擦了擦,只来得及说一句“你照顾好孩子们”,就又投入到抢救中。

好在半个多小时后,老人的呼吸渐渐平稳,脸色也慢慢恢复了正常。李大爷拉着陈默的手,

老泪纵横:“陈医生,要是没有你,我老婆子今天就挺不过去了!这洪水毁了家,

可你保住了我们的命啊!”陈默拍了拍李大爷的手,声音沙哑却坚定:“大爷,

家毁了咱们可以再盖,人在就有希望。我会守着大家,不会让任何人出事。”那场洪水,

陈默和林晓燕在临时医疗点和安置点里待了整整七天。这七天里,陈默只睡了不到十个小时,

饿了就啃两口干硬的馒头,渴了就喝几口凉水;林晓燕也没闲着,白天照顾孩子、分发物资,

晚上还要帮陈默整理伤员的情况,给晚来的村民煮热粥。洪水退去的那天,天刚蒙蒙亮,

陈默就背着药箱,深一脚浅一脚地往村里走。

他要去看看那些没来得及转移、留在村里守着老房子的村民,

还要检查村里的水井有没有被污染——洪水过后最容易闹疫情,饮用水安全是头等大事。

林晓燕也跟着他,手里拎着消毒水和登记表:“我跟你一起去,你给村民看病,

我帮你登记情况,顺便给水井消毒。”两人走在满是淤泥的小路上,

脚下时不时能踩到被洪水冲来的树枝和石头。走到村头的老水井边,陈默蹲下身,

用随身携带的试纸检测水质,眉头渐渐皱了起来:“水被污染了,不能直接喝。

”林晓燕立刻打开消毒水,按照比例倒进井里,又在井边立了一块木牌,

上面写着“水质未达标,禁止饮用”。“等会儿我去跟村长说,

组织村民把村里所有的水井都消一遍毒,再把干净的水送到各家各户。”接下来的日子,

陈默每天都带着药箱,挨家挨户给村民做健康检查,尤其是老人和孩子,

还要给他们发预防流感和腹泻的药;林晓燕则和村长一起,组织村民清理淤泥、重建房屋,

还在村里的空地上搭起了“临时课堂”,让孩子们尽快恢复上课。有天晚上,

陈默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临时住处——那是一间没被洪水冲垮的小土房,

里面只摆了一张床和一张桌子。林晓燕正坐在桌子旁,给他缝补白天被树枝刮破的白大褂。

见他回来,她赶紧站起来,把一碗热好的小米粥端到他面前:“今天特意在粥里加了点红枣,

补补气血。你今天去了最远的王家坳,肯定累坏了。”陈默接过粥,喝了一口,

温热的粥滑进胃里,身上的疲惫好像消散了不少。

他看着林晓燕手上的针眼——缝衣服时不小心扎到的,心里一疼,

伸手握住她的手:“以后别这么晚缝衣服了,衣服破了就先放着,等我有空了再说。

”“没事,很快就缝好了。”林晓燕笑着说,“你这白大褂,可是村里人的‘定心丸’,

破了多不好看。对了,今天县教育局派人来,说要给咱们村小学捐一批课本和桌椅,

洪水过后,就能盖新的教室了。”“太好了!”陈默眼睛一亮,

“孩子们终于能有个像样的课堂了。等村里的卫生室也重建好,我再跟县卫生局申请,

多进点儿童用药,咱们村里的娃,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健健康康的。”林晓燕靠在他肩上,

看着窗外的星星——洪水过后的夜空格外清澈,星星亮得像撒在天上的碎钻。“陈默,

你说的没错,人在就有希望。咱们一起把青石坳建好,让孩子们不用再怕洪水,

让老人们不用再为看病发愁。”陈默紧紧抱住她,轻声说:“会的,一定会的。

只要我们一起守着这里,青石坳一定会越来越好。”洪水过后半年,

青石坳的新卫生室和新小学终于建好了。新卫生室是两间宽敞的砖瓦房,一间看病拿药,

一间放医疗设备,县卫生局还特意给配了心电图机和简易B超机;新小学则有三间教室,

窗户明亮,桌椅崭新,孩子们背着新书包走进教室时,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线。

陈默看着崭新的卫生室,心里满是欢喜。这天,他正在整理新到的药品,

门外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个穿着运动服、背着双肩包的年轻姑娘走了进来,

怯生生地问:“请问,这里是陈默医生的卫生室吗?”“我就是陈默,你是?

”陈默放下手里的药盒,笑着问道。姑娘立刻露出了笑容,

上前一步递过简历:“陈医生您好!我叫苏晓雨,是省医学院的学生,

这次来是想跟您实习的!我早就听说您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来山里当医生的事,特别佩服您,

也想跟着您学本事,给山里的村民看病。”陈默接过简历,

仔细看了看——苏晓雨是临床医学专业的,成绩很优秀,

简历里还夹着一张她在学校义诊时的照片,笑得很真诚。他心里一动,

青石坳的卫生室确实需要帮手,而且他也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来山里,

把医疗的种子留在这里。“晓雨,你想好了吗?山里的条件可比城里差多了,没有外卖,

没有快递,晚上天一黑,外面就没什么人了,而且每天要走很多山路,很辛苦的。

”陈默认真地问,他不想让这个年轻姑娘一时冲动,来了之后又后悔。苏晓雨用力点头,

眼神坚定:“陈医生,我想好了!我老家也是农村的,不怕吃苦。我知道山里的村民看病难,

所以才想跟着您,多学一点实用的本事,以后也能帮到更多像青石坳这样的村里的人。

”见她态度坚决,陈默笑着说:“那好,欢迎你加入。以后你就跟着我,先熟悉村里的情况,

跟着我一起给村民看病,慢慢学。”苏晓雨高兴得跳了起来:“谢谢陈医生!

我一定会好好学的!”从那天起,苏晓雨就成了陈默的“小徒弟”。每天早上,

她跟着陈默一起去村里走访,陈默给村民看病时,她就拿着笔记本,

认真记录下村民的病情、用药情况,还有陈默诊断的思路;下午回到卫生室,她就整理病历,

学习药品的用法用量,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及时问陈默,陈默也总是耐心地给她讲解,

还会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教她一些山里实用的急救技巧——比如被蛇咬了该怎么紧急处理,

在山路上摔伤了该怎么固定伤口。有一次,村里的王婶上山采野菜,不小心被毒蛇咬了脚踝,

家人赶紧把她送到卫生室时,她的脚踝已经肿得像个馒头,脸色也变得苍白。

苏晓雨一下子慌了,手里的急救箱都差点掉在地上。陈默却很镇定,一边让王婶坐下,

抬高脚踝,一边对苏晓雨说:“晓雨,你看好了,被毒蛇咬了,第一步要先绑住伤口上方,

防止毒液扩散,绑的时候不能太紧,要能伸进去一根手指,不然会坏死。

然后用清水冲洗伤口,再用消毒过的刀片划一个小口子,把毒液吸出来——记住,

吸的时候不能用嘴直接吸,要用吸奶器,不然自己也会中毒。”苏晓雨赶紧按照陈默说的做,

手虽然还在抖,但每一步都做得很认真。等陈默给王婶注射了抗蛇毒血清,

相关推荐:

57岁,我给儿子上了最后一课小杨热门全章节免费在线阅读_《57岁,我给儿子上了最后一课》精彩小说
是谁杀死了弟弟孙艺心唐一毫完整免费小说_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是谁杀死了弟弟孙艺心唐一毫
恶婆婆逼我卖嫁妆,我反手靠做点心富甲一方(苏记陈实)免费阅读完整版小说_完结免费小说恶婆婆逼我卖嫁妆,我反手靠做点心富甲一方(苏记陈实)
国庆加班被举报,取消员工福利后,他们急了孟雪孟雪全章节免费在线阅读_《国庆加班被举报,取消员工福利后,他们急了》精彩小说
装穷后,我成了室友的榜一大哥顾清颜高定完本小说免费阅读_小说完结版装穷后,我成了室友的榜一大哥顾清颜高定
带着计生用品回家,我成了外卖员顾青青陆彦之完整版免费小说_热门网络小说推荐带着计生用品回家,我成了外卖员(顾青青陆彦之)
棋局重生:阁主他跪求原谅(柳晚晴谢无渊)在哪看免费小说_已完结小说推荐棋局重生:阁主他跪求原谅柳晚晴谢无渊
以为捡到落魄女,结果她是仙界白月光(李默热门)最新小说全文阅读_最新章节列表以为捡到落魄女,结果她是仙界白月光(李默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