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朱元璋的亲弟弟,六岁,哥哥偷牛粪被刘财主发现,我站了出来,
说是我一个人干的与他人无关,被抽了个半死,险些丧命;十岁,埋了去世的父母,
我和哥哥说,要出去闯一闯,赚钱养哥哥,我可以吃苦受累,但哥哥不行;十七岁,
我听说哥哥参加了义军,散尽家财支持哥哥起义;同年,
我看出哥哥很喜欢那个叫马秀英的女孩,我帮助两人结欢;二十一岁,刺客深夜来袭,
守在帐篷外的我为哥哥挡刀;二十二岁,后方被袭,
我拼死救出侄子朱棣和马秀英;洪武三年,我正在巡视边防,突然遭遇倭寇,重伤垂危,
被抬回金銮殿后去世。1洪武三年的秋,来得比往年早。海风卷着咸咸的气息,
从太仓卫所的城楼角上刮过,吹得 “朱” 字大旗猎猎作响。逍遥王朱重九立在箭楼之巅,
一身玄色嵌银丝的软甲衬得他身形愈发挺拔,腰间悬着太祖亲赐的 “定辽刀”,
刀鞘上镶嵌的七颗东珠在秋阳下泛着冷光。“王爷,这几日海上不太平,刘家港的渔户说,
见过好几艘挂着黑幡的海船,躲在洋面上窥伺。” 亲军副统领张猛大步上前,
声音压得极低。他是跟着朱重九从濠州出来的老弟兄,脸上一道刀疤从眉骨斜到下颌,
是当年护着太祖突围时留下的。朱重九抬手按住腰间刀柄,目光望向远方的海平面。
秋汛刚过,海面泛着青黑色的浪,像是藏着无数吃人的猛兽。“通知下去,
各汛口加派三倍岗哨,夜间点火把,每隔一个时辰巡一次滩。” 他的声音不高,
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倭人最会趁秋汛来犯,咱们守着这海疆,
就得让岸上的百姓睡安稳觉。”张猛刚应了声 “是”,
就见西南方向的瞭望塔突然升起了三杆红色警旗 —— 那是发现大规模倭寇的信号。
紧接着,急促的铜锣声顺着海风滚了过来,敲得人心脏发紧。“来得好快!
” 朱重九眼神一凛,转身大步走下箭楼,“传我命令,亲军三百人随我出营,去刘家港!
其余守军死守卫所,没有我的命令,不准擅自出战!”三百亲军早已列阵等候,见王爷下来,
齐齐单膝跪地:“愿随王爷死战!”朱重九翻身上马,定辽刀 “唰” 地出鞘,
刀光映着他的脸,棱角分明。“跟着我,杀贼!”马蹄踏过青石板路,卷起漫天尘土。
刚到刘家港外的滩涂,就听见震天的喊杀声。只见数百艘倭船密密麻麻地挤在港口,
船头上的倭人个个披散着头发,脸上涂着青黑的油彩,举着长刀嗷嗷直叫。
已有不少倭人登了岸,正在烧杀抢掠,岸边的茅草屋被点燃,黑烟滚滚,
妇女和孩子的哭声掺在风里,听得人心头发颤。“狗贼!” 朱重九目眦欲裂,
拍马冲了上去。亲军们紧随其后,长枪组成的枪阵像一把尖刀,直直插进倭人的队伍里。
一个倭人身形粗壮,举着两把鬼头刀就朝朱重九劈来。朱重九不慌不忙,侧身避开刀锋,
定辽刀顺势一挑,那倭人的手腕当即被挑断,鬼头刀 “当啷” 落地。还没等他惨叫,
朱重九的马已经冲了过去,刀光一闪,倭人的头颅滚落在地,鲜血喷了一地。
张猛带着一队人守住港口,长枪不停地刺向登岸的倭人。可倭人实在太多,一波退下去,
另一波又涌上来,海面上的倭船还在源源不断地靠岸。亲军们杀得胳膊都麻了,长枪捅弯了,
就拔出腰刀砍;刀砍卷了,就用枪杆砸。滩涂上的血水混着海水,积成了暗红色的水洼,
踩上去 “咕叽” 作响。从正午杀到黄昏,太阳沉进海里,只剩下天边一抹残红。
亲军们已经折损了一半,朱重九的玄色软甲也被鲜血浸透,紧紧贴在身上。
他的肩膀被倭人的长刀划了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血顺着手臂往下滴,滴在马背上,
又顺着马背滴到地上。“王爷,咱们快退吧!等卫所的援军来!” 李虎是亲军里最年轻的,
才十九岁,脸上沾着血和泥,声音都在发颤。他的左腿被砍了一刀,只能单膝跪在地上,
用刀撑着身子。朱重九抹了把脸上的血,抬头望向卫所的方向。夜色渐浓,
卫所的灯火隐约可见,可援军迟迟没来。他知道,卫所的守军不多,要是分兵来救,
卫所就会失守,到时候倭人长驱直入,遭殃的就是更多百姓。“不退!” 朱重九咬着牙,
举起定辽刀,“咱们是太祖的亲军,是逍遥王的兵!就算只剩一个人,也要守住这滩涂!
”话音刚落,就听见倭人的队伍里传来一阵哨声。只见一艘最大的倭船上,
一个穿着红色盔甲的倭人站在船头,手里举着一面黑色的旗帜,正是倭酋宗贞茂。
他挥了挥手,几十名倭人举着盾牌,推着一辆辆装着石块的车,朝亲军的阵脚冲来。“小心!
” 朱重九大喊一声,拍马冲过去,一刀劈开了最前面一辆车的轮子。
可倭人的石块像雨点一样砸过来,不少亲军被砸中,倒在地上再也起不来。
张猛为了护着朱重九,被一块大石砸中了后背,口吐鲜血,倒在马下。
“王爷…… 走……” 他伸出手,想要抓住朱重九的马镫,可手刚抬起来,就没了力气。
“张猛!” 朱重九眼睛都红了,想要下马去救,可倭人已经围了上来。
七八把长刀同时朝他砍来,他挥刀格挡,却因为肩膀的伤口太疼,动作慢了半拍。
一把长刀划开了他的腰腹,另一把刺进了他的大腿。剧痛传来,朱重九闷哼一声,
从马背上摔了下来。他挣扎着想要站起来,可刚直起身子,又被一个倭人踹倒在地。
定辽刀掉在旁边的水洼里,他伸手去够,却被倭人的长刀踩着手指。“哈哈哈!
” 宗贞茂狂笑着,从船上跳下来,走到朱重九面前,用刀指着他的喉咙,
“你就是那个什么逍遥王?也不过如此!”朱重九瞪着他,嘴角流出血来,
却还在笑:“狗贼…… 你别得意…… 太祖会为我们报仇的……”宗贞茂脸色一沉,
抬脚踩在朱重九的胸口上,用力碾压。朱重九喷出一口鲜血,眼前阵阵发黑,
可他还是死死地瞪着宗贞茂,直到意识渐渐模糊。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马蹄声。
是卫所的援军到了!倭人见援军来了,不敢恋战,纷纷退回船上。
宗贞茂狠狠地瞪了朱重九一眼,吐了口唾沫,转身跳上了船。援军冲过来,
把朱重九从地上扶起来。他浑身是伤,身上大大小小的伤口有二十七处,
血已经把他的软甲染成了暗红色。“王爷!王爷您撑住!” 几个亲军哭着,把他抬上担架,
往京师的方向赶去。朱重九躺在担架上,意识时好时坏。他好像看到了六岁那年,濠州大旱,
颗粒无收。太祖饿极了,杀了地主家的牛,把肉分给乡亲们吃。地主找来的时候,
他挡在太祖面前,说牛是他杀的。地主的家丁把他吊在树上打,打得他皮开肉绽,
他却咬着牙,没说一句太祖的不是。他还看到了八岁那年,他牵着太祖的手,一路乞讨,
从濠州走到滁州。路上遇到一个算命的,说太祖有帝王之相。他拉着算命先生的手,
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头,说:“求您保佑我大哥,让他将来大富大贵,让乡亲们都能吃饱饭。
”还有十七岁那年,太祖要募兵反元,可没钱没粮。他把家里的田地、房产全都卖了,
换成粮食和银子,送到太祖的营里。太祖的皇后马氏当时还只是个普通的女子,
因为战乱和太祖失散了,是他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了马氏,把她送到太祖身边,
还帮着他们操办了婚事。二十一岁那年,太祖在和元军的战斗中失利,夜里营帐里来了刺客。
是他听到动静,冲进去和刺客搏斗,身中三刀,才保住了太祖的性命。第二年,
军队的后方被元军袭击,马皇后和年幼的燕王被困在营里,是他带着亲军冲进去,
把他们救了出来,自己身上被砍了七刀,差点就没活过来。
“大哥……” 朱重九喃喃地念着,眼角流下两行泪。他好像看到太祖站在金銮殿上,
笑着对他说:“重九,等天下太平了,咱们兄弟俩就回濠州,再吃一顿你煮的玉米粥。
”“大哥…… 我等不到了……”担架刚到金川门,朱重九的头歪了歪,没了气息。那年,
他三十六岁。2洪武三年秋七月甲戌,京师的天阴沉沉的,像是要塌下来一样。
太祖朱元璋正在奉天殿和大臣们商议政事,突然听见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只见一个侍卫连滚带爬地冲进来,跪在地上,声音发颤:“陛下!不好了!
逍遥王…… 逍遥王他……”“重九怎么了?” 朱元璋猛地站起来,
手里的朱笔 “啪” 地掉在地上,墨汁溅了一地。“逍遥王在太仓卫所巡防,遇倭寇突袭,
力战三昼夜,身被二十七创…… 刚刚在金川门…… 薨了!”“你说什么?
” 朱元璋的声音瞬间变得嘶哑,他冲过去,一把抓住侍卫的衣领,“你再说一遍!
重九怎么了?”侍卫吓得浑身发抖,重复道:“逍遥王…… 薨了……”朱元璋的手一松,
侍卫 “扑通” 一声坐在地上。他愣了愣,突然发出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重九!
我的重九啊!”这哭声像惊雷一样,在奉天殿里炸开。大臣们都慌了,纷纷跪在地上,
不敢抬头。他们从没见过太祖这样失态,哪怕是当年和元军血战,哪怕是定都南京时,
太祖都没有这样哭过。朱元璋踉踉跄跄地走出奉天殿,朝着金川门的方向望去。
天空下起了小雨,淅淅沥沥的,像是在为逍遥王落泪。他站在殿门口,
任凭雨水打湿他的龙袍,哭声越来越大,最后竟咳得弯下了腰,一口鲜血喷在地上,
染红了青石板。“陛下!” 丞相李善长赶紧上前,想要扶他,却被他一把推开。
“传朕的旨意!” 朱元璋抹了把脸上的血和泪,声音冰冷得像寒冬的雪,“辍朝七日!
朕要为逍遥王素服守灵!”“遵旨!”“还有!” 朱元璋的眼神变得无比锐利,
像是要吃人一样,“海关提举司的官员,还有太仓卫所的守军将领,全都给朕抓起来!
重九在前线血战,他们为什么不派兵增援?为什么让重九孤军奋战?朕要查!一定要查清楚!
”旨意一下,京师里顿时掀起了一场风暴。锦衣卫倾巢而出,
把海关提举司的一百二十个官员,还有太仓卫所的将领全都抓了起来,关在天牢里。第二天,
朱元璋穿着一身素白的衣服,亲自去太庙祭祀。他站在太庙里,看着列祖列宗的牌位,
又想起了重九。六岁那年,重九为了护着他,差点被地主打死;八岁那年,
重九牵着他的手乞讨,说要让他富贵;十七岁那年,重九散尽家财,
帮他募兵;二十一岁那年,重九替他挡刺客,身中三刀……“列祖列宗在上,
” 朱元璋对着牌位跪下,磕了三个头,“重九是朕的亲兄弟,是朕的救命恩人。
他为了守护大明的海疆,死在了倭寇手里。朕要是不为他报仇,
要是不把那些失职的官员处置了,朕就对不起重九,对不起天下百姓!”祭祀完毕,
朱元璋回到奉天殿,下令三司会审。审了三天三夜,终于查清楚了。原来,
海关提举司的官员收了倭寇的贿赂,故意隐瞒了倭寇在海上聚集的消息。
太仓卫所的将领害怕倭寇势大,不敢出兵增援,眼睁睁看着逍遥王和三百亲军战死在滩涂。
“好!好得很!” 朱元璋听完审讯结果,气得把御案都掀了,“这些狗官!拿着朕的俸禄,
吃着百姓的粮食,却勾结倭寇,害死了重九!朕要诛他们的九族!一个都不能留!
”旨意下达的那天,京师的刑场上挤满了人。一百二十个官员,连同他们的家人,
一共上千人,被押到刑场上。刽子手的刀光闪过,一颗颗头颅滚落在地,
鲜血染红了刑场的土地。百姓们站在旁边,没有一个人同情,反而纷纷拍手叫好:“杀得好!
这些狗官就该杀!”处置完海关的官员,
朱元璋又下了一道旨意:江浙布政使以下三十七名官员,全都谪戍云南。
“他们身为地方官员,没能管好海疆,没能保护好百姓,就该受罚!让他们去云南开荒,
好好反省!”做完这些,朱元璋还是觉得不够。他坐在御书房里,看着重九的画像,
眼泪又流了下来。画像上的重九,穿着一身软甲,笑容温和,眼神里满是坚定。“重九,
你等着,” 朱元璋对着画像说,“朕一定会为你报仇,一定会把那些倭寇赶尽杀绝!
朕要让他们知道,欺负大明的人,不管躲到哪里,朕都会把他们找出来,碎尸万段!
”就在这时,信国公汤和求见。汤和是太祖的老弟兄,也是重九的好朋友。他走进御书房,
见太祖穿着素服,眼睛红肿,心里也不好受。“陛下,” 汤和跪下,“臣请旨,率军征倭!
为逍遥王报仇!”朱元璋抬起头,看着汤和,眼神里闪过一丝光亮。“汤和,你愿意去?